正文 第6章 手勢是無聲的語言(1 / 1)

一般來說,習慣可以在千姿百態的手勢中體現出來。通過手勢我們也可以對人產生一定程度的了解。仔細觀察,你就會發覺其中的大學問。

不自然的手勢,會給交往造成障礙;優美動人的手勢,會使人感到心情愉快;柔和溫暖的手勢,會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感激;堅決果斷的手勢,會讓人感受到某種力量。

可見,手勢在交往中已經成為很重要的部分,它能夠加強語言的表達力,起到補充和說明的作用,甚至能夠作為一種獨立而有效的語言進行使用。

通常,明顯的、有意圖的手勢傳遞的信息量往往更大,如揮手表示再見,雙手比劃一定的尺度大小,豎起大拇指表示稱讚,豎起小拇指表示輕蔑,食指彎曲與拇指接觸,呈圓形,其餘三指張開,表示某件事情已經完成,即“OK”。

當然,這些手勢都是約定俗成的,但在不同國家地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理解可能會產生差異。通常,手指若不停彈動,多是他目前處在非常緊張的狀態中,借這種方式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以緩解緊張。

用手指輕輕地敲打桌麵,暗示這個人可能陷入到某種困境中,或是在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是處在猶豫中,也有可能是不耐煩,用這種方式來減輕煩躁的情緒。

一個人如果經常有無聊的手勢和動作,說明這個人的自製能力比較差,且比較重視表麵化的一些東西,虛榮心和表現欲望比較強烈。

如果習慣做非常有力量的手勢,說明這是一個有勇氣,有魄力,凡事敢作敢當,能夠承擔一定責任的人。這一類型的人做事果斷,一旦想做,就會付諸行動,而且有一定的韌性和毅力,不會輕易放棄。

習慣咬指甲或吮吸手指的人,讓人感覺極不舒服,甚至惡心,這樣的人無論外表多麼高大健壯,他們在心態上也還是比較幼稚的,因為真正成熟的人絕對不會有這樣的行為。

與人交往中,突然兩手緊緊地抱住胳膊,身體稍微有些向後仰或是雙手叉腰,身子前探,這都表示對對方的話持不讚成的態度。前一種姿勢動作含有輕視的意思,而後一種則表示欲與對方辯論,爭出個是非對錯來。

聽人講話時,雙手插進口袋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會讓對方產生不被信任的感覺。說錯話時,趕緊用手捂住嘴,作遮掩之勢,這樣的人多性格比較內向靦腆,說錯話後會非常後悔,感覺不好意思,並耿耿於懷。

手勢能夠傳達信息,對於漫不經心的動作,或是不健康的手勢,我們要堅決摒棄;而富有涵義的手勢,我們不妨多多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