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公共支出收益成本分析和評估(2 / 3)

如果計算出的IRR>rm,則說明資金投入這一項目能使投資人獲得更多的收益,在風險相同的條件下,比投資於其他項目獲益更多。因此從機會成本來看,進行這項投資是值得的。若IRR

rm的項目時,就可以根據IRR值的大小進行排隊,並根據預算按序選取,直到IRR0,則說明該項目消耗資源產生的淨收益流,大於市場收益率為rm的任何項目。因而,這項投資是有利可圖的。

(2)如果這時的淨收益現值等於零,即Bi=0,則說明其效果與市場投資的效果相同,這時是否適宜投資,要取決於政府對其他因素的考慮。

(3)如果計算出的淨收益現值是負數,即Bi0的項目時,就可以根據Bi值的大小進行排隊,並根據預算約束條件,按序選取。

相比較而言,現值法基本上能夠排除內部收益率法的三個問題,因此,它是廣泛使用的項目分析和評估方法。

(三)收益成本比率法

收益成本比率法又稱現值指數(PI)法。

“現值指數法”是在投資項目的壽命期內,計算所有的效益現值與成本現值之比,如果該比率大於1,則投資項目就是可行的。

這一方法也是文獻中廣泛提及的公共支出項目決策方法。其具體要求為:當收益B除以成本C的數值大於1時,則表明這一公共支出項目的投資或者撥款是合理的。在B/C>1的前提下,B/C數值越大,表明項目的投資價值就越大。B/C數值最大的項目,通常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投資項目。因此,評估人員可按其數值進行項目排隊。

必須指出,按“收益成本比率法”排隊的結果與按“現值法”排隊的結果會存在一定差異。

然而,根據收益成本比率法,它並不追求淨收益最大,而是追求總收益與總成本之間的比例最大,表現在圖上為B點,而這時的產出規模為Q2,顯然,這時並不是最優的投資方案,而是符合B/C為最大值的投資方案。

上述三種標準各有各的特點,且具有不同的適用性。一般而言,如果投資項目是不可分割的,則應采用淨現值法;如果投資項目是可分割的,則應采用現值指數法,優先采用現值指數高的項目;如果投資項目的收益可以用於再投資時,則可采用內含報酬率法。

第二節收益與成本的界定

一、界定收益與成本範圍的必要性

如前所述,公共支出項目評價與私人投資項目評價都可以采用收益成本分析的方法,但在收益和成本範圍的確定上存在很大區別。國內外學者都指出:公共支出項目的評價更加需要強調“長遠觀點”。所謂長遠觀點,就是除了考慮項目的自身收益和內部成本外,還要考慮項目的外部收益和外部成本,而公共支出項目的外部性加強,其外部收益和成本往往是長期存在。

私人部門投資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廠商在選擇項目時,決策人隻關心企業自身的利益和成本。公共部門的目標是社會福利最大化,必須考慮社會全體居民的收益,因此,除了考察項目的直接收益和成本外,還要考察項目產生的外部收益和成本,即外部效應。

二、直接外部效應與間接外部效應

不論什麼時候,隻要某人(如A)的效用或生產關係中含有由其他人決定的實際變量,而他人在作決定時並沒有考慮對A的福利影響,這時候就產生了外部效應。外部效應是一個中性詞彙,正外部效應表示外部收益,而負外部效應表示外部成本。外部效應又具體可以分為“直接外部效應”和“間接外部效應”。直接外部效應是指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消費和生產活動直接對其他人的生產和消費水平的影響效應。冒煙的煙囪是一個直接外部效應的例子。當人們生產一種產品時,對某種技術的應用可能伴隨著某些副產品(如煙)的產生。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會直接遭到煙的危害,如對個人身體和對農作物的損害等,就產生了直接外部損失。如果這種損害並不是直接的,而是空氣的汙染,進而形成酸雨,再由酸雨所引起的危害,則稱為間接外部損失。與直接外部效應相對應,間接外部效應是指生產者或消費者的行為,影響著經濟活動中的一組價格,因而通過改變預算約束線,對於其他消費者或生產者的福利產生影響。當一個行業生產擴大時,就會引起某些原材料需求擴大,進而導致某些生產要素的價格上漲。這就產生了間接負外部效應問題。一般說來,改變價格和利潤所產生的間接外部效應,並不改變直接外部效應。因此,進行收益成本分析時,我們通常隻考慮直接外部效應,而不考慮間接外部效應。這一原則也稱為“直接外部性原則”。否則,如果我們把間接外部效應也計算在內,一是過於複雜;二是會產生重複計算,可能高估成本或收益。

因此,我們可以把收益和成本的計算公式表述為:

項目收益=直接收益+外部直接收益

項目成本=直接成本+外部直接成本

對一條新建高速公路進行收益成本分析。其直接收益包括節省的上下班時間、增加的潛在閑暇時間和降低事故的成本、節油量等。直接成本包括修路成本、道路維修和養護成本,以及其他如設置路警所需成本等。

建設高速公路還會產生許多外部效應,如公路開通後周圍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公路附近的車庫、商店和餐館的利潤水平將隨著車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等。但是,這些都屬於間接的外部收益,因而不應當計入高速公路的收益,理由有以下兩點:一是這些收益隻是從社會的一個群體再分配到另一個群體,比如從過去的其他停車場轉到目前的停車場,是一種收入的再分配,社會總福利水平並沒有提高;二是由於間接外部收益反映車流量擴大而獲得的收益。如果把它們計算在內,就產生了重複計算問題。如何區分外部直接效應和外部間接效應,是項目評估的難點。根據中外專家的經驗,我們提出以下三個標準。

1.是否導致重複計算標準

如果將這些因素計算在內,會產生重複計算問題,則可以確認其不屬於直接外部效應。

2.相關性標準

與項目本身直接相關的因素,應當納入外部直接效應計算;如果相關性較小,就不能計算在內。比如,凡是通過價格轉移而產生的相關行業利潤或損失,就不應當計算在內。

3.社會總福利提升標準

如果這些因素有利於增加社會總福利,則應當納入外部直接效益計算,否則就不應當計算在內。

三、收益和成本的雙重博弈計算

在計算公共支出項目的收益時,既要計算直接收益(或成本),又要計算間接收益(或成本)。因此,我們往往會產生重複計算問題,稱為“雙重博弈計算”。這是項目評估的潛在難點。重複計算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麵:

(1)計算項目所引起的“從屬性利潤”(即“間接外部收益”),並把這種從屬利潤也作為項目收益的一部分計算在總收益內,使方案看起來特別有吸引力。例如:上例中高速公路的收益計算,如果把當地的飯店、汽車旅館、加油站收益也計算在內,就會產生收益的重複計算問題。有些甚至把建築水庫的建築商的利潤也計入收益,出現更加明顯的重複計算。

(2)將兩種背反的情況同時計算進收益,產生雙重計算。例如:政府在考察某項灌溉工程的收益時,往往會把“土地價值的增值”和“耕作這些土地獲得的淨收益增加”兩項因素都考慮進去,並重複計算其收益。事實上,如果農民耕作這些土地,就會獲得農作物的淨收益增加,但不可能獲得土地價值的增值;如果農民轉讓土地產權,就會獲得土地價值的增值,但同時也失去了前一種受益。因此,上述兩種受益不能同時獲得,通常隻能計算其中的一種。如果同時計算兩者,就會產生雙重計算錯誤( H·S·羅森:《財政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第232頁。)。當然,這種做法是否屬於計算上的錯誤仍存在爭議。例如:美國內務部開墾局曾經將雙重計算當作一項官方政策。該局關於成本/效益分析的說明書規定,土地灌溉的受益計算應當是土地價值的上升與耕作土地所獲得的淨收入現值之和。正確評估公共投資項目的收益與成本,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確定其收益與成本的範圍。由於公共投資項目的收益大部分是外部性的,因而收益計算非常困難。

第三節項目分析中的價格與貼現率

項目分析的第二個難題是如何確定價格與貼現率。公共支出項目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主要由政府免費提供;即使收費提供,也不完全按照市場價格規則來進行。例如:道路改建的收益不僅僅是道路通過能力的增加,也包括因此而引起的周邊房地產價格升值。因此,如果按照私人收益的計算方法確定項目受益,會產生計算上的困難。

同理,政府公共支出項目的成本,除投資額外,有時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道路改建過程中的房屋拆遷、原有道路功能喪失的成本等因素,都是無法用市場價格來反映的。因此,在項目的內部收益和外部收益、內部成本和外部成本範圍界定後,還需要解決以什麼價格進行計算的問題。我們有必要就如何確定公共支出項目評估價格展開專門研究。

一、影子價格、機會成本和無形成本

(一)影子價格和機會成本

1.市場價格

根據經濟學原理,市場交易中的均衡價格是在產品供給和需求達到均衡時的價格。

當市場的實際價格和產量達到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時,達到了帕累托最優狀態。因此,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中,市場價格是最能夠表現產品或服務成本和收益的。

現實中,由於市場失靈普遍存在,即使私人品也很難達到上述帕累托最優狀態。例如:某些生產要素存在供給的壟斷價格,或者由於稅收、政府補貼等因素,都會扭曲市場價格。

2.影子價格與機會成本

與市場主體不同,政府提供的服務,即公共品領域內大多數產品或服務不存在市場價格,即使有收費,也不能完全反映供求平衡的市場價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無法找到相應的市場價格。因此,我們需要進行價格調整,將市場價格轉換成影子價格。這樣才能客觀公正地反映公共資源的配置狀態。

影子價格是指在無法直接計算某些資源的使用價格,或者直接收益時使用的替代價格。機會成本是指放棄利用某一資源或者產生某一商品時的替代成本。影子價格與機會成本是一對相互聯係的概念,前者是從價格,即收益方麵來考察,後者是從成本方麵來考察。政府準備用鋼鐵修建一座橋梁,若鋼鐵是受政府補貼的行業。因接受政府補貼,故鋼材的市價低於邊際成本,以這一價格為依據所做出的項目預算並不能反映橋梁建造的真實機會成本。因此,我們在計算成本時,應當把政府的補貼包括在內。在這裏,機會成本是指用於生產鋼鐵資源的放棄成本,即用於鋼鐵生產的資源,在轉作其他生產時的邊際成本。為了計算出這一橋梁的真實邊際成本,我們有必要計算鋼材的影子價格。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把收益和成本的價格歸納為以下四種情況。

(1)市場存在,可以用市場價格來確定公共工程的成本和收益。

(2)市場存在但不完善,市場價格必須通過調整才能作為確定公共工程成本和收益的計算依據。這種調整,需要應用機會成本原理,采用影子價格方法來進行。假定某一公共支出項目需要耗費大量鋼材,其中30%是通過運用公權,以減少其他人的鋼材使用的方式獲得的,那麼,鋼材的真實成本就表現為這些廠商鋼材使用量放棄的價值,並通過市場價格反映出來;其餘70%則來自鋼鐵生產的增量部分,可通過加權平均,計算出鋼材的影子價格。

(3)市場沒有給出信號表明與均衡價格相關(即對決定起關鍵作用的)的外部成本和收益。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由政府來規定其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的價格,如人的生命價值。

(4)市場不存在,因此反映成本和收益的價格隻能通過推算來取得。在這種情況下,就產生了替代問題。 防洪工程的主要價值在於減少洪水危害,與工程未修建之前相比,增進了社會福利。我們是很難直接計算這一項目受益的,但可以以過去的損失來替代其收益。若我們能知道這一工程修建前的曆年平均損失和最高損失,這可以找到其影子價格。而防洪工程修建後,若這一損失能得到消除,則損失的價值就等於工程的直接收益。若該防洪工程是按50年一遇的標準修建的,則可以認為,修建防洪工程後的年收益,相當於工程修建前總50年損失的1/50。我們將以這種方法計算的價格稱為影子價格。此外,應當指出,當政府進行大規模投資時有可能引起某些資源的漲價,這會導致項目的預算支出上升。無論這種資源屬於壟斷供給,還是市場供給,其價格上漲因素也應當在項目成本計算時考慮在內。

(二)無形成本

如前例所述,要計算防洪工程收益的影子價格,必須準確計算其損失的經濟價值。但是,有些損失,如洪水減少的生命等,無法按現行辦法計算其經濟價值。這就必須引入另外一個概念,即無形成本。當然,因信息不對稱,人們往往會認為自己有“好運氣”而低估了風險,產生低估了人的生命價值的可能。在這方麵,世界銀行專家積累了許多成果。在我國,司法界也有對於生命價值的研究。但是,當前提出的5萬元標準,我們認為是被大大低估了的。而上海市2010年“11·15特大火災”中的58名遇難者,每人獲賠償為96萬元。(人民網 news.0898.net)

與生命價值的計算相比較,有些公共支出無形成本的計算難度更大。例如:由於沒有戰爭作為參照對象,國防支出很難找到一個可參照的直接或間接價格。因此,我們很難說清國防支出的適度規模,同理,我們也很難將社會福利支出、基礎設施建設支出和國防支出進行收益比較,類似的問題還有如“瀕臨滅絕物種的保護”政策的收益評估問題。這就告訴我們,並非無形成本都能找到計算的方法。

(三)機會成本、影子價格在項目評估中的應用

如何在公共支出項目評估中應用機會成本和影子價格的方法,我們提供以下案例參考:

1.高速公路的收益計算

高速公路的修建將會提高行路安全、減少車輛的磨損、節約出行時間。計算行路安全而獲得的收益,可以把減少的事故發生率乘以與事故相關的醫療成本綜合計算。其中,因事故減少而挽救的生命價值,應當按人的無形成本來確定。

計算生命價值的方法可以采用未來收入折現後的現值。減少車輛磨損的受益,可用工程信息加上成本信息來計算。節約出行時間的受益,可以用人們的平均工資來替代計算。

2.防洪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

防洪工程的收益除直接減少的人、財、物損失可以用影子價格計算外,我們還應當計算其他外部直接收益。例如:如果這一河流在城市周圍,則防洪工程不僅可以起防洪作用,還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還能使防洪工程周圍的土地價格升值,這部分收益,都屬於外部直接收益,因而也應當將其計算在內。這也說明為什麼在城市周邊建設工程要比偏遠地區更具有經濟意義。

但是,如果我們把修建防洪工程而增加的土地,以及在這一土地上修建娛樂設施的收益也計算在內就不合理了。因為我們已經計算了土地增值價值,如果再計算修建娛樂設施的收益,會產生重複計算。因此,這些收益屬於外部間接收益,因而不應當計算在項目的總收益內。

3.對於水庫建設的收益和成本分析

不同類型的水庫有不同的建設目的。有些水庫是為了獲得城市水源,有些是為了防洪和灌溉。但綜合起來看,水庫建設的收益,一是獲得清潔水源;二是防洪;三是灌溉和發電;四是養殖。水庫建設的成本,一是建設成本;二是因土地水淹而發生的成本,如移民、減少耕地等;三是工程的運行和養護費用;四是因生態環境的改變而引起的無形損失,如水流改道、原有景觀的破壞、下遊土壤的鹽漬化等。上述各種因素,既有內部收益,也有外部收益,既有內部成本,也有外部成本。如果把這些因素進行具體區分。

(1)收益分析。水庫建設的收益每年都存在,因而屬於年度收益。通常隻計算內部收益和外部直接收益。

城市型水庫的主要功能是獲得清潔水源,其收益可以按水庫修建以前,由於城市水體汙染而使自來水食用價值下降,居民購買純淨水的價值,或者按消除其汙染的費用來計算。對於缺水地區,應當按缺水而造成的企業淨損失來計算。如因此而產生的停工損失,利潤損失和工資收入下降等。

防洪的收益可以按未修水庫前政府每年的防洪費用,加上洪澇災害導致的生命財產的平均損失來計算。發電的收益可以按設計預定的發電量,以電力的市場價格來計算。擴大下遊灌溉麵積的收益可以按設計新增和改善的灌溉麵積,預計新增加的農業淨收入來計算。養魚的收益可以按預定放養的魚苗,成活率和當前的市場價值來計算。

庫區周圍的土地升值或者庫區建設後為旅遊業發展創造的受益,能否作為外部直接收益存在不同意見。由於這些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傾向於作為外部間接收益。

(2)一次性成本分析。一次性成本是指與工程建設有關的成本,不計算貼現。

A.工程建設費用按設計概算確定。其中,土地收購和補償費相當於庫區內的居民遷移費用,包括工廠、商店在內。通常應當按水庫區域內居民的土地補償、房屋補償的價值來計算。工廠、商店的遷移費用按有關政府標準計算。河流改道費用是指因水庫建設中的河流改道產生的附屬設施建設費用,如船閘、漁道等工程的建設支出。按工程概算成本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