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楊鵬雖然一開始描述自己家庭的問題那段很真誠、也很感人,但是當女嘉賓說不想看到他這一副臉時,他卻隻是引經據典來為自己辯駁,沒有說自己會如何改正,依然自信地說“我會用我的才能把你吸引過來!”接著,趙洪煒又問他如果此次應聘失敗了會怎麼看?楊鵬“退而求其次”的回答讓嘉賓劉琨很不滿意,或許正是因為此刻的不自信而和之前的過於自信形成了反差,用劉琨的話來說就是“這個落差過於巨大。”好在嘉賓做出了讓步,繼續問楊鵬助理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楊鵬再次引用“仁義禮智信”來回答這個問題,結果這樣的答案又引起了嘉賓顧歌的不滿:“你滿口的仁義禮智信,你知道在心理學當中,這叫規則化的人格,你可能會限於刻板,我希望你能真正突破自己!”
該誠實的時候沒有誠實,該自信的時候退而求其次,而自信的時候又沒有顯示自己的誠意,空談仁義禮智信,沒有把腳踩在地上,這正是楊鵬最終慘敗的原因。很多時候,選手失敗往往並不是由於專業知識不過關,而是非專業的素質不過關,能不能過關斬將,就看你能不能發現自己眼前這道坎兒,並克服它!
技能指導: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的。雖然當你在麵試賽場上麵對百般挑剔的麵試官們,你永遠都可能準備得不夠充分,但一定不能不去準備,“裸”裝去戰場相當於自戕。沒有絕對的麵試行家,也沒有誰能主宰未來的人生,唯一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就是最實用的應戰技巧。
不知己知彼,用人單位憑什麼偏偏選擇你?很多麵試者可能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準備做了不少,在人前顯得也很自信,但就是還不太了解崗位的特性,也不知自己符不符合對方要求,所以一遇到困難時就打退堂鼓了。
說得輕鬆一點,求職和找對象是一樣的,你不了解自己想找個什麼樣的,也不了解對方是不是適合你,這門親事怎麼能成呢?
說得嚴肅一點,如果在不知己知彼的情況下就站在了賽場上,對自己和企業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技能指導1:知己,麵試前先了解自己的優缺點。
第一,先在一張紙上寫出自己身上的優缺點,讓身邊的親朋好友做一個中肯的評價,或者讓他們說出你的優缺點。知道自己的優缺點並不難,難的是別人親口指出了你的優缺點,你卻死不承認,依然自信地告訴別人“我沒錯”、“我能行”。
第二,寫出自己的專業和非專業技能,並與企業招聘的要求一一比對,找出符合項。
第三,根據已經了解到的自身優缺點,結合自己的興趣,為自己擬定一個工作的大方向。通常企業在招聘時會以能力和經驗作為優先考慮的條件,但是沒有人願意終生從事一個沒有興趣的職業,我們不能說楊鵬千裏迢迢來應聘財經節目主持人就一定是喜歡這個職業,而對他退而舍之的助理工作就不感興趣,應該先看看自己興趣到底在哪裏。
第四,綜上三條因素,從最令你心動的崗位中選出一個來。
另外,即使你之前曾對主持人這一領域的某一塊內容有所涉獵,也不代表你可以通吃所有類型的主持人,主持人做不成就不代表你能做好一個助理。要非常了解自己的特質才能更好地去迎合一個崗位的需要。如果你想麵試成功,就必須向麵試官展示你在這個崗位上的優勢、經驗和能力,拿出真憑實據來,引經據典不過是無法令麵試官們信服的“空口言”罷了。
技能指導2:知彼,畫出“夢中情人”的樣子再追求
選手楊鵬雖然對自己很自信,但當嘉賓問及如果失敗怎麼辦時,他卻立刻回答會退一步爭取做個助理,這明顯是對目標不清晰的表現,在麵試時,這樣的回答是大忌。企業不需要一個連自己要的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你要找一個對象,你首先要知道你的“夢中情人”長什麼樣子再去追求對方,而不是先找一個女友,相處一段時間試試看到底是不是自己喜歡的那道“菜”。
同理,找工作也應該要對自己、對企業負責,不但要知道企業招聘的是什麼樣的職位,還應該想一想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心中的理想職位,如果這點你都還沒有想清楚,那麼也沒有千裏迢迢奔赴現場的必要了。如果你對自己的夢中情人不負責任,或許對方還會和你說句“再見”,如果你對企業不負責任,不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恐怕企業連大門都不會為你敞開,你連試驗的機會都沒有。
如果你實在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企業招聘的崗位,可以上網多查查資料,檢索一下崗位名詞,了解一下企業的背景文化,總之,多了解對方才能知道是否與心中所想吻合。
技能指導3:不要一味地說“我能行”、“我可以”
選手華波波和楊鵬一個是真正的自信,一個是“虛偽”地自信,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華波波自始至終表現出了對財經節目主持工作的熱愛不動搖,而楊鵬卻在第一次碰壁時選擇了逃避,選擇了其它的職業,即使再怎麼口口聲聲說“我能行”,也無法令人相信他真的能勝任。
自信是好事,但過猶不及,與其一味地自己說“我可以”,不如說服別人對你說“你一定可以的!”一個人是否有能力,自圓其說是沒有用的,就像沒有事實根據作為佐證的判斷是無法作為有力證據的。
當然,如果像楊鵬一樣,對自己的實力並不是很自信,有一些迂回之路還是可以走的,像楊鵬說的,可以從助理做起,隻是絕不是在應聘的那一刻,而是當你真正知道自己對目前的崗位不夠格之後,再做決定也不遲。
Part5心靈熨鬥: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看淡成功,但不代表不重視。
有時,我們為了表示對得來不易的東西的重視,總是很激動,很不淡定,但事實上,得之淡然是一種心態,不是代表不重視。
其實,在麵試時,類似“什麼都可以”的話最好不說,因為有時“什麼都行”的同時也意味著“什麼都不行”,職場人應該學會對自己的能力和企業的需要做一個細分,求職不等於撒網捕魚,捕到那條就算哪條,你應該盡量使自己的每一個回答都明確。企業的需求是無限的,就算一個人再優秀,也沒有隻有你能做到而別人做不到的事情,讓自己時刻淡定,保持清醒的頭腦才是長久立足之本。
話說回來,如果站在心理學的角度而言,淡然就是一種心態,一種處世的態度,而不是輕視,相反應該是更大的重視,在看淡眼前的成功的基礎上,重視這份來之不易的成果。
坦然麵對失敗,但不代表不爭取。
同樣的,失敗也是一種心境,我們不能因為失去了一樣東西而從此告別了一切需要,變得無欲無求。從這點來看,選手楊鵬退而求其次的心態是正確的,應聘不成功,說明他很可能是不能勝任或不適合這個行業,如果一直固執地追求下去,可能要花更多精力和時間,也無法保證最終的結果就一定是成功。
當理想無法實現時,在失落的同時,更應該及時變換腳步,讓自己離開得瀟灑一些,這並不代表就此放棄,如果中途有同樣的機會出現,你仍然可以義無反顧地去嚐試,去爭取。注意,坦然是一種心態,而非最終的行為,所以坦然絕不意味著就此放棄。
點亮心中的明燈,學會給自己希望。
無論最終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每個人的心裏都應該有一盞明燈,在漆黑的夜空中點亮希望。雖然楊鵬沒能在《中國職場好榜樣》的舞台笑到最後,但是他卻給自己點了一盞燈,他這樣說道:“我是一個小城市來的,來到這個大場麵非常害怕,我怕第一輪就都給我燈滅了,所以我帶了個燈,這盞燈誰滅我照誰,你們後悔去吧!我這盞燈是我自己楊鵬心中永遠不滅的燈,而且是我為了我那些跟我一樣的大學生,很普通的大學生,我為你們點的一盞燈,楊鵬,加油!中國職場好榜樣,加油!中國所有有夢想的大學生,加油!”
楊鵬的失敗本來讓現場的氣氛有些凝重,但是這一席發自肺腑的話過後,現場的氣氛又熱烈起來,在場觀眾無不被楊鵬的這盞明燈點亮,為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其實,這盞明燈恰是主持人需要的另一種心理素質和財富!
進入錄音棚時的期待與興奮,播報新聞時的天涯海角地對話和交流,收起耳麥後的成就感與享受,有時新聞傳播業這一行的從業者征服觀眾的不是話語,而是自己的內心世界。但前提是,你在征服別人之前,應該先把腳踩在地上,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件事,先征服自己才能征服觀眾!
?崗位點睛
1.如果主持人穿著旗裝華服,為博眼球而弄一些豔麗誇張的造型,就會給觀眾一種不真誠、不實在的錯覺。一旦觀眾為主持人打上了這樣的印象烙印,那麼節目的真實性就被打了折扣。
2.主持人最重要的是保證內容的紀實性和時效性,現場應變能力也是這一行業不小的考驗。主持的方向通常不會隨意改變,但講話風格卻可以因人而異。如果一個主持人見多識廣,諳熟各個領域的知識,可以適當發表自己的見解,給觀眾一些中肯的建議,這樣一個單純的主持節目就變得豐富和人性化了。
3.無論是哪一類節目的主持人,要想吃這碗飯還是要看形象的。隻不過隨著觀眾的眼光越來越挑剔,“年輕”、“漂亮”已不再是唯一品評一個主持人形象好壞的標準,有時有個性、有特點的人哪怕長得誇張一點,也不影響其“吸睛指數”。CCTV的節目主持人崔永元,用趙本山在小品中的一句玩笑話來形容他就是“一笑像哭似的!”,然而,正是這樣一副其貌不揚,黝黑扁平的臉為他贏得了不少觀眾緣。為什麼?因為他幽默、智慧、真誠、實在,他主持的節目真誠感人。
第九章:每天工作都不開心,你就危險了!
——心動崗位之旅遊組織人員
Part1崗位特性:讓快樂會傳染是一種能力
有一個崗位,類似導遊卻不是導遊,但就其崗位特性來說又勝似導遊,它就是與旅遊相關的組織人員,他們專門從事招攬、接待遊客,並為其提供相關的交通、住宿、餐飲、溝通、遊覽、文娛等六大環節的綜合性工作。這也組織者和導遊在本質上的差別。由於組織者這樣成熟且有一定規模的崗位在我國尚未成熟,因此組織者這樣的職業並不多見,可以說它是存在於特殊組織裏的特殊工作。
組織者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把快樂傳染給他人,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人與人之間,尤其是陌生人之間會存在無形的距離感,先消除了距離感,對方在心理上接受你接著才會聽進去你的話或聽命於你,當人與人之間在心理上排斥彼此時,就會導致談判崩潰、項目流產。因此,先用快樂感染他人,雙方在輕鬆融洽的氛圍中,才能互幫互助,詮釋一次快樂的旅行。
行業榜樣企業代表:地中海俱樂部
地中海俱樂部——ClubMed,是一家在法國注冊的“國際度假飯店集團”,通過細分市場,能夠滿足各個階層和級別旅客的需求。目前,地中海俱樂部在全球擁有80多個度假村,第一個度假村在我國成立是在2003年。
G.O,翻譯成中文就是“歡樂假期組織者”,任務是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和他們一起品嚐美食,體驗一係列豐富有趣的旅遊活動,比導遊更高級,因為你是整個度假村的靈魂人物。
榜樣求職探路:
通常,每半年或一年,不同國家的度假村之間就會換崗,這意味著你今年在中國工作,明年就可能有機會去泰國、馬爾代夫、日本工作。說白了,在這裏工作就像是在度假。隻是,這個看似“隨心所欲”的行業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隨興所至。
Part2選手求職故事:旅遊達人都是開心仔仔
案例一
來自廣東的劉森華今年21歲,他從小就是一個很愛笑,喜歡逗大家開心的一個人。用他自己的話來形容就是“這個職位和我的性格剛好很契合,就像一個夢中情人突然出現了一樣,我一定要去追求她,因為我現在還在讀大學,所以還沒有踏入社會,如果應聘成功,這將會是我人生第一份工作。Club Med G.O是我夢寐以求的一個職位,我知道在前麵它已經把兩張PASS卡給送了出去,所以我自己也製作了一張PASS卡,這是精神上的PASS卡,我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把它放在枕頭的旁邊看一下,我希望它可以鞭策我,讓我通過努力感動你們,用真正的那個PASS卡來換我這精神上的PASS卡。”
劉森華準備了兩個多月,就為成為地中海俱樂部的G.O,關於來應聘這一崗位的原因,劉森華的回答也很幹脆:“它可以旅遊,又可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但同時主持人對這樣一位年輕的選手也提出了質疑:“我看資料,你今年才21歲,你有去過很多國家嗎?你有這方麵的閱曆嗎?” 劉森華淡定地回答:“在我20歲的時候,我已經免費環遊世界80天,去了15個國家。在與不同國家的人交流之後,我更明白什麼才是我今後要走的道路,如果說在這個地球上,每個人都會有一個使命,那麼我的使命就是讓身邊的朋友都能快快樂樂,所以我想進入Club Med,做一名稱職的G.O,讓全世界的朋友都開開心心。”
劉森華年紀輕輕但已經是一個老旅行家了,這位“旅行家”能否打動評委呢?
案例二
王勳剛,今年26歲,來自美麗的八桂大地廣西,他是一隻在俄羅斯漂流了7年的“海歸”,他自信地說:“今天我來到《中國職場好榜樣》這個舞台,就注定了這一刻是我嶄新人生的開始,我選擇插上G.O的翅膀,放飛夢想。大家可以看到,我就像一個旅遊達人一樣,這頂帽子是我在法國的迪斯尼樂園買的,這個圍巾是我在莫斯科見證了曼聯歐冠奪冠的那一時刻,這身衣服是我在土耳其旅遊的時候到伊斯坦布爾旅遊的時候買的,在伊斯坦布爾它能體會到一個G.O的五個價值觀,第一是文化的多樣性,第二是自由,第三是開拓,第四是友好,第五是責任,在那個地方我體會到了這五種價值觀,所以我選擇了這件衣服,代表我今天的穿著形象。”
“俄羅斯海歸”,“旅遊達人”,在王勳剛身上除了能找到這樣的標簽,他還會多國語言,同時也是一名“型男”。但這樣一位“型男”卻被評委評為是一個“自始至終,從來沒有讀懂過父親的一個人。”他最終能打動評委,那到PASS卡嗎?
Part3嘉賓互動:剪不斷的風箏線
案例一
張怡筠:如果當G.O碰到像袁總這樣全世界到處跑的人,你會怎麼辦?
劉森華:首先,我肯定會微笑對他,慢慢去看他喜歡什麼東西。
黃健翔:他就喜歡有豔遇。
劉森華:那我就開始跟他聊豔遇。
黃健翔:關鍵在這。
劉森華:沉悶的時候,就表演魔術給他們看。
孫睿琦:我們找嘉賓過來,就請這兩位一直在懷疑你的人,看看會不會快樂?
黃健翔:把他們變沒了。
袁嶽:要求特別低,就是把我頭上變出頭發來。
黃健翔:這事違背科學。
劉森華:我想全場的觀眾,還有下麵評委一起來,我們把手伸出來,五指向下,手心向外,右手伸出來,右手翻過來,背靠背,十指緊扣,就像扣住一個女孩子的手一樣,十指緊扣,好,那我們往右轉一下,數三聲,1,2,3……
黃健翔:你看袁嶽老師握著女孩子的手,握得多緊,翻都翻不過來。
袁嶽:這個還是比較老套的!
劉森華:還有一個,這隻是熱身。
劉森華:把你的左手伸出來,為了表示這個魔術的真實性,我想請一位美女來抓住我的手。
黃健翔:那就睿琦。
孫睿琦:我來抓一下。
黃健翔:袁嶽先生你負責抓李光鬥的手。
劉森華:心跳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