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節 學會變通,另一片天(1 / 2)

變與不變,全在於自我選擇

生活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也會隨著自己心態的改變化而改變,要將自我的生活現狀與生活質量全麵改觀,首先就要改變自己的心態。心態決定一切,如果我們的心態消極倦怠,即使心中有無數美好的願望,也不會得到實現;如果我們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任何困難險阻也將變得易於解決,美滿幸福的日子也就離我們不遠了。

有一天,佛陀坐在金剛座上,慈祥地俯視著弟子們,以輕微而清晰的音聲開示弟子們道:

“世間有四種馬:第一種良馬,主人為它配上馬鞍,駕上轡頭,它能夠日行千裏,快速如流星。尤其可貴的是當主人一抬起手中的鞭子,它一見到鞭影,便能夠知道主人的心意,迅速緩急,前進後退,都能夠揣度得恰到好處,不差毫厘,這是能夠明察秋毫、洞察先機的第一等良駒。

“第二種好馬,當主人的鞭子打下來的時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馬上警覺,但是等鞭子打到了馬尾的毛端,它也能領受到主人的意思,奔躍飛騰,這是反應靈敏、矯健善走的好馬。

“第三種庸馬,不管主人幾度揚起皮鞭,見到鞭影,它不但遲鈍毫無反應,甚至皮鞭如雨點地揮打在皮毛上,它都無動於衷,等到主人動了怒氣,鞭棍交加打在結實的肉軀上,它才能有所察覺,順著主人的命令奔跑,這是後知後覺的平凡庸馬。

“第四種駑馬,主人揚起了鞭子,它視若無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也毫無知覺;等到主人盛怒了,雙腿夾緊馬鞍兩側的鐵錐,霎時痛刺骨髓,皮肉潰爛,它才如夢初醒,放足狂奔,這是愚劣無知、冥頑不化的駑馬。”

眾弟子聽後都若有所悟。

從佛陀的開示中,我們可以繼續發揮一下,在現代生活中,員工可以分成以下四種:

第一種是不用他人多講就會自動自發、積極努力地去做的員工;第二種是需要一些壓力才會認真去做的員工;第三種是即使有了壓力,也隻是不得已而為之,勉勉強強去做的員工;第四種是即使壓力很大,也是拖拖拉拉、不情不願而做的員工。

節約的都是利潤,浪費的都是成本

把心靈和一滴水融在一起,一滴水中也就有無盡的時空了。一念心起,功業已在。

有一天,儀山禪師在洗澡的時候,因為水太熱,就叫弟子提桶冷水來加。

有一個弟子奉命提了水來,將冷水加好,順手把剩下的水倒掉了。

看到弟子如此行事,儀山禪師不悅地批評道:“你怎麼如此浪費?世上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處,隻是價值大小不同而已。你怎麼能那麼輕易地將剩下的水倒掉!就是一滴水,如果把它澆到花草樹木上,不僅花草樹木喜歡,水本身也不失去它的價值,為什麼要白白地浪費呢?雖然隻是一滴水,但是價值無限大啊。”

那弟子聽後若有所悟,於是將自己的法名改為“滴水”,這就是後來非常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後來弘法傳道時,有人問他:“請問禪師,世上什麼功德最大?”

“滴水!”滴水和尚回答。

“虛空包容萬物,什麼可包容虛空?”那人又問道。

“滴水!”滴水和尚仍是一個答案。

那人似有所悟。

一滴水中有無盡的時空,一念中產生無限的事業。

要贏得他人的認同,必須懂得他人的需要

想要人才發揮他潛在的力量,千萬不要迷信那一份微薄的工資以及合同。合同是留不住人的,隻有讓他們發現自已努力工作還可以擁有更多的價值。

在古代,驢是很好的交通工具。“細雨騎驢入劍門”,是文人墨客津津樂道的人生一大快事。

但是大家應該都知道,驢的脾氣不是太好,不少騎驢的人都會被它反踢一腳。所以呢,要小心為妙。

很久以前有戶人家養了一頭非常剽悍的驢子。由於它脾氣非常暴躁又不服管教,還把主人踢得半死不活,所以大家一致決定要把它殺掉。

此時,來了一個瘋瘋癲癲的癩頭和尚。那個和尚說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家還是放這驢子一條生路吧。”

“不行,這驢子跟人有仇,專門踢人咬人,非殺不可!”大家一起嚷嚷。

“驢不作孽,人自作孽。”和尚說,“我可以在一個時辰內馴服得它服服帖帖,讓它拉磨馱人。不成你們再殺也不遲。”

大家都想看熱鬧,就答應說好啊,就看你和尚的啦。

那個和尚早就觀察到這驢子非常怕影子,一看到影子就暴躁不安,所以他就拉著韁繩,讓驢子迎著太陽。驢子看不到影子,就對他產生了好感,竟然乖乖跟他走了。

人們正驚奇不已的時候,和尚已經把驢子牽到磨房,給它戴上眼罩,然後附在驢耳朵上嘀咕了幾句,那驢子居然轉圈拉起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