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要做什麼才好,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他拚命地環顧四周,找他那兩個不見了的代言人。
這個參拜者顯然是心滿意足,他謝過大師,又踏上了行程。
在路上,這個參拜者遇到了那兩個正在往家走的侍從,他開始興致勃勃地告訴他們說,這位靜默大師是多麼開悟的一個人。
他說:“我問他佛是什麼,他馬上把臉轉到東轉到西,暗示說人類老是在到處找佛,但實際上,佛是在任何這樣的方向裏都找不到的。啊,他真是一位開悟的大師,他的教導是多麼意味深長啊!”
當侍從們回來後,靜默大師責備他們:“你們到哪裏去了這麼久?剛才我尷尬死了,差一點被一個好問的參拜者弄得身敗名裂。”
批評他人之前,先檢視自己是否正確
很多人願意發表與人不同的見解,習慣於批評他人,以示自己的高明。而人們的焦點也永遠放在被批評的事情上,很少人注意到那些批評的人是不是傻瓜,以至於那些傻瓜都有了追隨者。
在一個城市裏,住著一個傻瓜,他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瓜而感到苦惱。
有一天,一位禪師來到這座城市,傻瓜便跑來向禪師求助。
“你有什麼生命的困境呢?”禪師問。
“我不喜歡別人把我看成傻瓜,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別人把我看成是聰明人呢?”傻瓜問。
“這非常簡單,從現在開始,不管任何事情,你都給予最多最無理的批評,特別是對那些美好的事情加以批評。七天以後,大家都會認為你是聰明人了。”
“就這麼簡單嗎?那我該怎麼做呢?”
“例如,若有人說:‘今晚的月色很美。’你就立刻加以批評,直到別人相信月色對人生無用為止。若有人說:‘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愛。’你也立刻加以批評,直到別人相信愛對人生一點也不重要。若有人說:‘這本書寫得很好。’你仍然立即加以批評,直到別人相信人生根本不需要書。所有的事都這樣,你懂了嗎?”
“懂了,懂了。”傻瓜說,“但是隻要這麼簡單,人就會相信我不是傻瓜嗎?”
“相信我。我會在這裏停留七天,七天之後你來,我保證別人不管你的內在是不是傻瓜,他們都會認為你是聰明人了。”
傻瓜於是就照禪師教導的去做了,他不論聽到什麼事情,總是立刻跳起來批評,把他所知道的所有非理性的字眼都傾吐出來,直到別人相信他才停止。
七天之後,傻瓜來探望禪師,他的後麵跟隨著一千多個門徒,對傻瓜畢恭畢敬,並且稱呼他為“大師”。
最深的井,是自我迷失的心靈
每一個人都會在生活中碰到這樣那樣的“井”,如何才能讓自己不至於掉入其中呢?這需要我們在平時的為人處世上保持一顆正直的心靈,不被外界虛幻而華美的外表所迷惑。保持“心眼”的明亮,才能看透生活的真諦。
有一年輕學僧問性空禪師:“什麼是祖師西來意?”
性空禪師回答道:“假如有人掉進千尺深的井中,你能不憑借什麼東西把他救出來,我就告訴你。”
學僧歎了口氣,說:“近日湖南的暢禪師去世了。他也是像您這樣,講的話總不合乎常識。”
性空禪師就叫仰山慧寂禪師把學僧趕了出去。
仰山對老師的話也很納悶兒,後來忍不住問耽源禪師:“依你看,怎樣才能救出那井中的人呢?”
耽源禪師反問道:“癡漢,誰在井中?”
仰山無法回答,可是並不死心,又跑去問溈山禪師道:“老師!依你看,怎樣才能救出那井中之人?”
溈山禪師出其不意地大叫一聲仰山的名字:“慧寂!”
仰山立刻下意識地應道:“在。”
溈山禪師說:“從井裏出來了吧?”
溈山禪師立時頓悟。
性空所說“有人掉進千尺深的井”是指人們迷失了自己,當然隻能憑言傳身教(而不是什麼繩子之類的東西)去救人。
學僧的慧緣不足以聽懂禪師所說的話,竟沒想到這世上哪有那千尺深的真井呢?反而認為老師講的話不合常識,隻好當頭棒喝來促其醒悟。如此看來,所謂“市井小人”,大概就是指那些掉在“井”中不能自拔的低俗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