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節 錯誤陷阱,自我迷失(1 / 2)

驕傲會導致失敗,謙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做人要懂得謙虛的道理,如果學到一點本領就驕傲起來,那結果注定會是失敗。所以,做人要謙虛,做事要謹慎。

很久以前,有一座深山。山上古木參天,奇花遍地,人跡罕至。

隻有潺潺的溪水和偶爾的鳥鳴,才會打破這份寧靜。

在這座深山裏,住著一老一小兩個和尚。老和尚是位得道者,麵容清瘦,精神矍鑠,雪白的須眉下,雙目炯炯有神。小和尚雖然也希望能修得正果,卻不願像老和尚那樣整天修煉,因此,沒有多大的本事。

老和尚經過多年的苦心修煉,有了五種神奇的神通力。老和尚到處尋訪仙人,虛心求教,而其他仙人也常常贈給他各種仙果佳釀。老和尚從閻浮羅提來一大籃山上從沒見過的瓜果從北方的邯鄲國,他帶回了又香又軟的大米。老和尚每次帶回美味佳肴時,總要喚來小和尚:“年輕人,若是心術不正,總有一日你會喪失神通力的。”

可是小和尚對老和尚的苦口良言充耳不聞,反而以為老和尚讓他在眾人麵前出了醜,便到處誹謗老和尚,說老和尚是嫉妒他的本事,見不得年輕人比自己強。

流言傳到老和尚那裏,他隻是淡淡一笑,也不做任何辯解,因為他知道他的預言終有一天會變成現實。

果然,沒過多久,小和尚在一次表演中,竟然失足跌下來,眾人哄堂大笑。他試圖再次拔地而起,卻怎麼也升不上天空了。小和尚不甘心在眾人麵前丟人現眼,他一遍遍地施展各種神通,結果都失敗了,他所得到的是眾人嘲諷的笑聲,原來他的神通力已全部失去了。

一傳十,十傳百,小和尚失去神通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城。這時,全城百姓都讚揚老和尚品德高尚,本領非凡。同時,紛紛譴責小和尚心胸狹隘,品行低下,最後一致決定把小和尚驅逐出城。

沮喪的小和尚這才懊悔自己不該把老和尚的忠告當成耳旁風,可是一切都已晚了,他隻能在眾人的斥責聲中灰溜溜地離去。

僅憑感覺做事,容易出現錯誤

在生活中遇到事情要多思多想,不要聽到些什麼或看見些什麼就妄下結論。人的感覺器官是用來搜集信息的,如果不經過大腦分析就下定論,就會產生錯誤,甚至會傷害到你的親人和朋友,所以下結論和行動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否則就會釀成大錯。

一個老和尚帶著一個小和尚在雲遊中來到一個富有的家庭借宿。這家人對他們非常不友好,並且拒絕讓他們在舒適的臥室過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給他們找了一個角落。當他們鋪床時,老和尚發現牆上有一個洞,就順手把它修補好了。

小和尚問為什麼,老和尚答道:“有些事並不像它看上去那樣。”

第二晚,兩人又到了一個非常貧窮的農家借宿。主人夫婦倆對他們非常熱情,把僅有的一點點食物拿出來款待客人,然後又讓出自己的床鋪給他們。他們自己則在地上鋪了些稻草睡下。

第二天一早,他們發現農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原來他們唯一的生活來源——那頭奶牛死了。小和尚看到這種情況非常憤怒,他質問老和尚為什麼會這樣,第一個家庭什麼都有,老和尚還幫助他們修補牆洞,第二個家庭盡管如此貧窮還是熱情款待客人,而老和尚卻沒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並不像它看上去那樣。”老和尚答道,“當我們在地下室過夜時,我從牆洞看到牆裏麵堆滿了古代人藏於此地的金塊。因為主人被貪欲所迷惑,不願意分享他的財富,所以我把牆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是來召喚農夫的妻子的,我沒有辦法,隻好讓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並不像它看上去那樣。”

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

一個人如果缺少真才實學,就算他可以蒙騙別人一時,但最終會露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真正本質,露出腹中空空的馬腳,而成為他人的笑柄。所以,踏踏實實的做人做事,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做人的根本之道。

有一個和尚自稱“靜默大師”,其實他是一個騙子,沒有真正的悟性。

為了推銷他騙人的禪,他有兩個口若懸河的侍從代他回答問題,似乎是為了顯示他高深莫測的靜默禪,他自己從來不說一個字。

有一天,當他的兩個侍從不在家的時候,一個參拜者,到了他那裏,並且問:“大師,佛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