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琳一直說,是生活環境成就了她今天獨立而直率的個性,這也幫助了她在演藝圈的發展。看得出來,她是一個很重感情和戀舊的人。在她的心裏,親情、友情、愛情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在美國讀書,陳慧琳常會想起遠在香港的家,偶然更會回憶童年的難忘事。陳慧琳回憶說:“還記得我小學五、六年級時,有一次遇上十號風球,父親剛好在外公幹,家裏隻剩下媽媽和我們三姊弟。 我們不理窗外的風風雨雨,勉強入睡,怎料睡至淩晨四點左右,整幢大廈搖得很厲害,竟把我搖醒了。當時真的十分害怕,立刻叫醒身旁的大姐,但推了半天,她仍呼嚕呼嚕地在睡。我隻好無奈走出大廳燒了一根香,可是仍覺不放心,便回到房裏祈禱。但急速的心跳還不能平定,於是到媽的房裏去,原來她與小弟都被搖醒了。媽媽越想越覺得不安全,便匆匆執拾存折簿、證件,又叫醒大姊,拖著我們到私家車裏坐。最初還以為會安全些,但強風竟險些把車也吹翻了。看更見我們十分危險,便叫我們躲到看更房裏。這件事給我的印象很深。
“親情、友情交織成我的人生。或許我是個感情豐富的人吧! 小時喜歡看瓊瑤的《六個夢》。由一個老伯說故事給小孩聽作楔子,六個故事都出人意表,真想不到以前的故事能寫得這麼動人。 後來長大了,少了看瓊瑤的作品,因為結局多數是悲劇,我不想自己不開心,於是轉看衛斯理的小說。大學時則愛看亦舒的城市戀愛故事。現在口味又變了,因為工作繁忙,沒有太多精神看文字,所以轉看漫畫,尤其愛看《白鳥麗子》、及《出位學園》,因為這兩本漫畫令人看得特別開心。
“四年的大學生涯真的生活得很開心,第一年是foundation year,關於art的知識,要廣泛涉獵。第二年要選科,我選擇了graphic art,由於本身有興趣,所以一直成績不錯。書本上所學的知識現在雖然用不著,但我沒有後悔,也不覺得浪費了時間,因為所學到的永遠是屬於自己。有時我會回頭細想,假如自己不唱歌,我想我會去當graphic designer。
“四年的大學轉眼便過,我決定回港找工作。七月份打算先找一份暑期工,看自己適合做甚麼。 當時媽媽有個朋友在production house工作,我本想應征做員工,可惜當時沒有空缺,對方反而叫我casting,結果我被唱片公司看中,與張學友一齊拍卡拉ok,應了一句話,無心插柳柳成蔭,我便踏上娛樂圈之路。一個月後,我又接拍了新的廣告,剛巧在上海拍攝,回到我的故鄉,感覺那裹很美。”
陳慧琳很怕冷,以前她在日本和美國求學時,每到冬天,就會冷得不外出,也不想活動,整個人懶洋洋似的,沒有活力。那一刻,陳慧琳便會懷念在港的日子,因為在香港,即使冬天也不會下雪,而且又可以一家人“打邊爐”,不但東西吃下肚時感覺溫暖,一家人聚在一起那種感覺更溫暖,令她懷念萬分。
對於弟弟陳司翰,陳慧琳一直是照顧有加。現在的陳慧琳看似嬌滴滴的,好像什麼事都不會做的大小姐,其實小時候的她非常勤快,常常照顧自己的弟弟,不但幫他燙洗衣服,還幫他溫習功課、做飯等。因為陳慧琳比弟弟高六個班,而弟弟又覺得算術特別難,於是陳媽媽就會叫身為姐姐的陳慧琳幫忙。陳慧琳幫弟弟是很負責的,不但叫弟弟溫習功課,還要他將做錯的算術題重做一遍,看到弟弟的成績進步了,她也很開心,覺得好有滿足感。
陳司翰身材高大,外形俊朗,16歲前往英國留學,修讀建築係。或許是受到姐姐的影響,他一心想進入娛樂圈發展。於是在陳慧琳的引薦下,陳司翰進行了一年的秘密訓練,做足了準備之後,才向大眾公開。有“天後”姐姐的支持,陳司翰的發展頗為順利,演藝界人士多因為陳慧琳的緣故而對他照顧有加。與謝霆鋒、陳冠希不同的是,陳司翰是一個學院派偶像,他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對音樂也有一定的認識,精通各種樂器。也許是不夠老道的緣故,他的唱功中規中矩,真正的演藝才華還有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