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久前她收下了父親送她的嫁妝——藍色鑽石吊墜,在她心底,對於婚姻,原來還是有大大的期待。

“我和他很少吵架,可能大家時常分開兩地工作,見麵的機會很少,再見麵的時候也有說不完的話題。吵架好像是一年前吧,有時候男友會要求我出席他與朋友的聚會,可是我的工作實在太忙,回家隻想休息,我們也為此而爭吵過,後來他終於體諒我。兩個人在一起也不一定要浪漫,大家已不是小孩子了,不過如果有什麼紀念日,我們也會一起慶祝的:在家一起做菜、看電影玩遊戲機,已經是很浪漫的事。有些朋友會飛去巴黎吃一個下午茶慶祝生日,我覺得那樣是浪費,不是浪漫。如果有多些時間,我也希望和他一起去旅行,不隻是去歐洲吃一個下午茶。”

愛他,就給他自由,給他空間,多麼淺顯易懂的道理。

第三部分:上帝想象中的女子

在很多人眼中,娛樂圈就是一個“點石成金”的魔法世界——平凡的灰姑娘隻要一穿上水晶鞋,便會變成萬眾矚目的美麗公主。然而童話隻是童話,從穿上水晶鞋的那一刻起,到現在成為香港人心目中公認的“天後”,陳慧琳一走就是10年。

拍廣告順利入行

1995年,陳慧琳從美國設計學院畢業後返回中國香港,在陰差陽錯下拍了信用卡廣告,她身上那種獨特的高雅氣質吸引了不少娛樂圈人士的注意。

不久經朋友介紹,陳慧琳認識了她如今的經紀人鍾珍,並很快達成了合作共識。鍾珍當時就認為陳慧琳不僅形象健康,而且嗓音條件優越,於是推薦她去唱片公司試音,結果一舉被正東唱片高層相中,簽約成為其旗下歌手。

同年8月,在鍾珍的極力打造下,陳慧琳拍攝了電影處女作《仙樂飄飄》,並隨即推出其首張同名電影原聲大碟。次月,她又和陳曉東、陳建穎、邱穎欣等歌手推出音樂合輯《打開天空》,正式宣布加盟流行樂壇

在紐約四年的大學時光轉眼便過,1995年,陳慧琳大學畢業後決定回港找工作。七月份打算先找一份暑期工,看看自己適合做甚麼。當時陳媽媽有個朋友在production house工作,陳慧琳本想應聘去做員工,可惜當時沒有空缺,對方反而叫她casting。不久,陳慧琳得到一個機會接拍了一個信用卡的小廣告,之後,經朋友介紹,陳慧琳與以後自己的經理人鍾珍認識了,鍾珍對陳慧琳很賞識,安排她去唱片公司試音,結果陳慧琳被唱片公司看中,被安排與張學友一齊拍音樂特輯《洛杉磯戀曲1995》,無心插柳柳成蔭,陳慧琳從此踏上娛樂圈之路。1個月後,陳慧琳又接拍了新的廣告,剛巧在上海拍攝,或許是因為故鄉的原因,陳慧琳覺得那裏特別親切,雖然她是在香港出生也從未到過上海。她感覺上海特別美。同年9月陳慧琳同陳曉東、陳建穎、邱穎欣一起推出雜錦碟《打開天空》,並與正東唱片簽了長達9年的合約,正式加入樂壇。

正東(正東屬於寶麗金集團)及ufo都是行內有實力的機構,跟他們簽約有一定的保障,歌、影可以雙管齊下。

事實上唱片公司的計劃非常好,陳慧琳迅速地打開了局麵。按部就班地,經理人鍾珍又安排陳慧琳在ufo的電影中演出,令陳慧琳有個好的起步。相比周潤發、周星馳這類經過不少艱辛才有機會在電影中擔任角色的演員來說,陳慧琳真的太幸運了。一切很順利。

在拍廣告期間陳慧琳認識了不少圈中人,有一次其中有兩個廣告美術指導,把她介紹給ufo的執行董事鍾珍認識,而之後泰迪羅賓的製作公司也讓她去寶麗金試音,當時陳慧琳開始考慮到底應否進入娛樂圈,因為陳慧琳從小就過慣了富裕的生活,沒吃過苦,在她自己看來,她是一個怕辛苦的人,但這種辛苦絕非勞動方麵,而是當藝人所承受的精神壓力。 但細心考慮之下,陳慧琳覺得如果因為害怕而拒絕,無疑太懦弱了。她決定試一試自己的能力到底可以去到哪裏。

第一部戲《仙樂飄飄》就和郭富城搭檔。作為陳慧琳首次幕前演出的《仙樂飄飄》即獲提名第15屆香港金像獎“最佳新演員”,陳慧琳可謂開門紅,為今後的星途打下了基礎。在《仙樂飄飄》開拍之前記者采訪陳慧琳時問她,第一次拍電影就與天王合作心理壓力大不大;陳慧琳大大咧咧地說:“我可沒想過這問題,隻是怕自己演得不好,連累了導演苦心經營的作品。” 戲終於完成了,在陳慧琳感覺上,拍戲令人相當疲倦,因為“等”的時間比真正麵對鏡頭的時間要長很多,有時更從早上一直等到晚上,一大早七點就要做準備,可能到晚上十一點也沒拍好一個鏡頭。

拍戲是很難預料時間的,但是拍完戲後自己再看一遍時,感覺卻很有趣。陳慧琳唯一不滿的是自己的臉太胖了,講話又太緊張,說得太快也說得不大清楚。2005年陳慧琳的第一部戲是李誌毅的愛情片《天涯海角》,驟耳聽來似是苦情戲,而劇中陳慧琳扮演的亦是個患絕症的女孩,但她非常堅強,所以在戲中陳慧琳不需要過哭戲這一道難關。 當然,演這個角色也有一定難度,因為要揣摩垂死病人病心態。在演出前陳慧琳看了不少電視劇及電影作參考,盡量把自己的感情完全投入到這個垂死女孩的角色裏,可說是打破了固有的戲劇模式。

戲中女孩雖然知道自己生命短暫,但反而充滿希望,比別人更努力地掙紮求存,並在死前努力做事,以肯定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正因為出演這個角色,陳慧琳曾反思生存的意義之所在——其實做人最重要是對得起自己,活得開心並且不要做令自己後悔的事!所以要珍惜生命,不會做殘害自己的事。危險的運動如滑雪之類kelly也不會輕易嚐試。不過在安全設施充足的情況,kelly也會玩一些刺激遊戲,比如海洋公園的過山車。

除了演戲,唱歌是陳慧琳最大的興趣,往往很不自覺地陶醉在音樂的旋律及歌詞中。“要是你問我最喜歡哪一首歌,我會選《唔關你事》,我喜歡它突出的歌詞內容,十分扺死,至於《誰願放手》,則較易發揮。 其實在加入娛樂圈我也曾填寫過歌詞,希望更全麵地投入到歌唱領域裏。可是現實並不如想象般容易,因為填詞是十分高難度的工作,常常會碰到一些旋律配不上歌詞的情況,最後不得不放棄了!但這隻是暫時性的,我仍會繼續努力的。”

繼《醉迷情人》之後,陳慧琳又推出了一隻全新國語大碟《我不以為》,碟內收錄了十一首歌,隻有《寧願我會記不起》是廣東歌,陳慧琳做這些嚐試都是為打開亞洲市場奠定基礎。2005年6月還錄了日文歌,因為有唱片公司看中“醉迷情人”這首歌,因此就將它改寫成日文版。

以前陳慧琳從來沒想過會以日語來唱歌,雖然她曾在日本留學,但已四、五年沒接觸過日文了。然而對有兩年日語根基的陳慧琳來說,重拾日文不會是件很困難的事。何況閑來陳慧琳也愛聽日文歌,尤其是中森明菜及工藤靜香的歌,在她未入行時已很喜歡她們了。 聽她們的歌,也是學習日語的捷徑。

不過,陳慧琳說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隻願一切順利、平平安安、不斷有進步、事業有成……

“我說這麼多是否太貪心了?知足常樂,我不會想一些難以達成的願望來為難自己,反而會降低自己的目標,使自己容易達到,正如在這個圈發展,我隻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 遲些我會撥一些時間到台灣發展,宣傳國語大碟,同時也會兼顧拍戲,其實隻要把時間分配得當,應該可以應付得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