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章小結(1 / 1)

本章就企業文化與社會和諧發展問題展開探討。

1.企業理念與誠信文化。企業理念體係一般包含企業的使命、企業的目標、企業的價值觀、企業的宗旨、企業的精神和企業的服務理念等六個方麵的內容,它融合了企業員工優秀的文化底蘊,表達了企業對未來的憧憬和對事業的信念。企業理念體係六大要素應區別對待,同時企業理念體係六大要素又是緊密相關的。誠信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居重要的核心地位,並發揮著關鍵的支配作用。企業誠信文化建設的過程,是一個信仰、道德、理念、規則和行為不斷強化的過程,它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實現的,而是一種曆史的積累和沉澱所凝聚的力量。

2.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競爭力的結構可分為三個層麵:第一層麵表層的競爭力;第二層麵支撐平台的競爭力;第三層麵最基礎和最核心的競爭力,包括:(1)品牌文化;(2)企業理念;(3)企業價值觀;(4)企業形象;(5)企業創新能力;(6)企業特色;(7)人才;(8)企業倫理。所有這八要素構成企業最基礎和最核心的競爭力。

3.企業文化與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循環經濟要求以“3R”原則為經濟活動的行為準則:減量化原則、再使用原則、再循環原則。循環經濟作為一種科學的發展觀,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獨立特征,循環經濟與企業發展的關係體現在循環經濟對企業發展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企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承擔著重要責任:企業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承擔三重責任(經濟責任,而且還有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企業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角、企業是循環經濟“生產者責任製延伸”的承擔者。我們倡導建設綠色企業文化,實現現代公司可持續發展

4.企業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和諧社會,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路,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這是我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關係後作出的理性抉擇。我們建設和諧社會,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麵發展,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深化經濟體製改革的一個重要原則。企業文化建設在實現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企業作為社會的重要細胞,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如何通過培育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建設以人為本、健康和諧的企業環境,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基礎和保證,是時代賦予企業的神聖使命和重要的社會責任。

本章關鍵詞

企業文化企業理念誠信文化循環經濟和諧社會

複習思考題

1.企業理念與誠信文化關係如何?怎樣進行企業的誠信文化建設?

2.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有何關係?如何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3.什麼是循環經濟?如何建設綠色企業文化,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4.怎樣理解和諧社會相關概念與要求?如何創新企業文化,構建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