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朗依舊是每年都去鳳凰城辦一次畫展,每次他都會給雨花帶來一大堆書。明朗也是喜歡閱讀的,但是他書房裏的書早已經被雨花看完了。雖然明朗為了努力的讓雨花過上正常孩子的生活,讓她和明溪一起上學,一起畫畫。但似乎雨花依然過得很沉重,沉默寡言,每天看書,尤其是喜歡文學類。除此之外就是和明溪一起去畫畫,去四處寫生。這也讓明溪有了個伴兒。
明溪的媽媽走得早,明溪這孩子雖然極聰明懂事,但是卻也有些孤僻,這不免讓明朗有時候覺得對明溪有隱隱的他想愧疚。明溪還隻有五歲的時候,明朗就想過續弦,彌補明溪缺失的母愛。那時候有個女人對明朗父子很照顧,那女人是是明朗的仰慕者,是每次明溪都極力反對。他說,“爸爸,你愛那個女人嗎?”
“這輩子,我隻愛過你媽媽,我而且會永遠的隻愛你媽媽。”
“那你為什麼娶她?”
“明溪。因為你,你需要母愛,對不起,爸爸不能給你。”
“我有爸爸就好了,不要讓媽媽傷心。”極其平淡的句子卻寄托了那麼多的感情,這麼多年明朗也再未想過續弦。
明溪的媽媽,是個極其溫柔賢惠的女子。性格清淡如水,待人溫和。雖然她是一個大富商的女兒,卻從沒有富家小姐驕縱的壞脾氣。
她是如蘭花般清新高雅的女子。他是明朗心裏永遠的痛,也是明溪心裏永遠的缺失。靜文是難產而死的,明溪一出生她就走了,隻看了一眼明朗抱在懷裏的明溪她就永遠的走了。然而她卻是幸福著走的,她閉上眼睛的時候明朗看到了她嘴角的笑,仿佛是完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品,毫無遺憾的走了。
明溪記得母親的樣子也隻是從母親的相冊裏麵看到的,那個美麗溫柔的母親卻從來沒給過明溪一個溫暖的懷抱。從小,明溪就不願意和別的小朋友玩,因為別的小朋友都有媽媽來接送,而他沒有。每每想母親的時候明溪會長時間的對著鏡子看自己,仿佛想從鏡子裏的的自己看到母親一點點的輪廓,最終,他對於母親的印象值存在於那張母親留下的照片裏,父親的畫作裏。卻不是他自己感受到的樣子。這樣的明溪也就顯得更加的孤僻,獨來獨往。
可是雨花來了以後就不一樣了,明溪似乎很喜歡和雨花在一起。他甚至願意悄悄的陪著雨花,或許孩子長大了,需要個人來陪了。每當明朗看到明溪和雨花在一起的時候,他覺得明朗是那麼的高興。雖然大多數時候他們總是不說話,一個靜靜的畫畫,一個靜靜的看著天空,看著遠方。
你在風裏奔跑
我在遠處看你
你喜歡蒲公英飛滿天
我就為你種滿整片山
你說,你喜歡看星星
我就給你趕走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