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題為“最受歡迎的人和最不受歡迎的人”的社會調查,結果列“最受歡迎的人”之首的是富有才幹而為人謙虛的人;列“最不受歡迎的人”之首的是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好誇誇其談的人。
這項調查充分顯示出謙虛對一個人多麼重要。尤其是處於學習階段,你需要向別人學習,需要“踩著巨人的肩膀”前行,如果不懂得謙虛,沒有人會把成功的經驗傳授給你;如果剛學到一點皮毛就以為自己已是行家裏手,飄飄然自以為是,那麼,你永遠也不可能達到成功的頂端,你永遠也不可能走向生命的巔峰。
“越成熟的果實,頭垂得越低”,這是真正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後表現出來的謙虛的態度。成熟的果實知道它沒有花兒那麼豔麗多姿,它要把自己奉獻給人們,並且留下金色的種子,為來年的豐收出力;隻有那些半青不黃的果子才會得意洋洋地掛在梢頭,其實,此時的它最沒有價值。
謙虛指虛心、不自滿,能接受別人的意見和批評。它包括兩個要素:虛懷若穀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謹慎則是指細致嚴謹、小心慎重,有嚴密的科學態度和很強的責任心。《尚書·大禹謨》中說:“滿招損,謙受益。”意思是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害,謙虛謹慎能得到益處。這是我國古代總結出來的為人處世的道理。事實上,古往今來,對人類做出重要貢獻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學家,大都是謙虛謹慎的人。
為什麼要提倡謙虛謹慎呢?因為,人們對於新事物總是有一個從無知到有知、從淺入深逐步認識的過程。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和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是無限的,而一個女人無論多麼聰明,多麼有才華,她的知識和本領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每個人都應持有謙虛態度,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一個女人無論經驗多麼豐富,在錯綜複雜的客觀事物麵前,對問題的認識和處理也難免失於偏頗。因此,在待人接物和處理問題時,一定要持謹慎態度,切忌急躁輕率、魯莽冒失。
一個謙虛的女性,有自知之明,能夠比較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能夠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能夠正確處理個人和他人、個人和集體的關係。一個謹慎的女性,為人嚴謹慎重,觀察事物深入細致,分析問題縝密周全,待人接物熱情而不輕浮。
謙虛謹慎的對立麵是驕傲自滿。驕傲自滿的人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聽不進批評意見,不接受新事物,有了點成績就停步不前,盛氣淩人。
驕傲自滿是一個可怕的陷阱,使人不能自拔,以致招來失敗的禍殃。《三國演義》有關馬謖失街亭的故事,使人頗得教益。
馬謖為什麼會丟掉戰略要地街亭呢?是他不諳兵法、平庸無能嗎?不是。此人熟讀兵法,才氣過人,平素深受諸葛亮器重。當司馬懿的大軍向街亭推進時,馬謖自告奮勇,請求帶兵前去鎮守。行前,他聽不進諸葛亮對作戰形勢深謀遠慮的分析,自恃“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豈一街亭不能守耶?”及到街亭,又驕傲輕敵,違背諸葛亮所指授的具體作戰部署,並拒絕接受副將王平的正確意見。結果街亭失守,毀掉了諸葛亮進軍中原的大計,導致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悲劇。
需要注意區分的是:謙虛不等於自卑,謹慎不等於畏縮不前。謙虛的人自尊而尊人,虛心以求實,看到自己的不足後,振奮精神,努力進取;自卑卻是過低地估計自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與信心;謹慎則既不是膽怯和懦弱,也不是謹小慎微,畏縮不前,而是有實事求是、一絲不苟、深入細致的嚴密的科學態度。謹慎往往要和勇敢結合在一起,表現為膽大而心細,講究策略而又注重成效。
女性在為人處事上要講究謙虛謹慎,同樣,在學習知識上更應該保持謙虛的態度。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聆聽到良師的教誨。你向他人學習證明你藝不如人,你要尊重他人的學識、真心地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麵是有待學習提高的,謙虛的態度才是學習的態度。謙虛的態度是女性叩開學習大門的敲門磚,是不斷學到新知識、為成功鋪路搭橋的前提。
生命是短暫的,而知識卻是無止境的,所以古人說“學無止境。”我們時常愛犯這樣的毛病:滿足於一知半解,剛剛初窺門徑就覺自己儼然是個專家了,對同行們這個也瞧不起,那個也看不上。結果呢?永遠不會比當天的狀況進步,永遠停留在當時的狀況,永遠不要指望會獲得成功。
要想獲得成功,就要始終保持謙虛的態度,保持學習的熱情,要時刻對自己說:“我還需要學習,學習,再學習。”甚至在已經獲得成功之後,仍然不能為自己終於能“傲視群雄”而沾沾自喜——不行,你仍然要謙虛、要學習,隻有這樣才能保持你的成功。謙虛的態度、學習的態度應該是我們生活的常態,生命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知識越淵博,會越覺得自己無知。這樣,成功就會在你堅持不懈的學習中向你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