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1章 細節提高免疫力是健康的根本保障(1 / 2)

女性的許多疾病都是由身體的免疫力下降而引發的,而要想身體健康,就要通過各種方式健身練體,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人體免疫力是抵禦疾病,保持健康的天然屏障。強身健體需要了解其中的知識和科學道理。

(1)什麼是人體的免疫功能

人體免疫功能是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簡單地說,免疫功能就是人體內部存在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一般從兩個方麵來觀察人體的免疫功能,其一就是體液中的特異性抗體、溶菌酶、補體等;其二是人體的反應細胞,如淋巴細胞、漿細胞及巨噬細胞等。骨髓、胸腺和淋巴結是人體主要的免疫器官,骨髓幹細胞分化出來的淋巴細胞,一部分受胸腺的影響稱為胸腺依賴性淋巴細胞,即細胞,分布於淋巴結的副皮質區或脾髒;另一部分為骨髓依賴性淋巴細胞,即細胞,分布於淋巴結髓質、脾髒和骨髓。細胞主要負責細胞免疫,細胞主要負責體液免疫。當骨髓發生免疫功能受損時,可發生細胞及體液免疫皆缺乏的免疫病,通常稱為混合型的免疫缺陷病。胸腺中可提取多種免疫活性物質,主要有胸腺增生素和胸腺素等,它們對細胞有直接的影響。如果胸腺發生退行性變或損傷,可能產生免疫缺陷病、惡性腫瘤、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澱粉樣變性等疾病。

(2)免疫力的種類

人的免疫力有許多種,它們共同保護著人體,抵禦病原體的侵害。免疫力,按其產生的時間來分,有先天性的與後天性的;按其預防疾病的種類來分,有特異性的與非特異性的;特異性免疫力又分為體液免疫力與細胞免疫力;免疫力按其來源可分為自然的免疫力與獲得的免疫力;免疫力按其性質可分為自動免疫力與被動免疫力。

[1]先天性免疫力和後天性免疫力

先天性免疫力是指從母體落生時就有的免疫力。比如,人的完整的皮膚黏膜不僅可阻擋病菌的侵入,而且還能殺滅病菌;胃酸有滅菌作用;體內分泌的粘液中有溶菌酶可溶解細菌;血腦屏障可阻擋侵入體內的細菌進入腦組織,等等。6個月以內的嬰兒一般不得傳染病,是因為他在子宮內通過胎盤獲得了母親血液內的免疫物質。所有這些都是先天性免疫力。

[2]特異性免疫力和非特異性免疫

後天性免疫力是指生後產生的免疫力。比如有些傳染病,人隻要得一次就不會再得第二次,就是病後獲得終生免疫力。注射疫苗,也可產生免疫力。這些都是後天性免疫力。

人體內對任何細菌、病毒等致病病原體都有免疫作用的免疫力,叫非特異性免疫力。比如皮膚、黏膜及溶菌酶等。體內還有一類免疫力,是在細菌、病毒及它們的毒素等抗原物質刺激下,由免疫係統產生的免疫物質形成的。這些免疫物質可與細菌、病毒等結合在一起,使致病細菌和病毒失去致病力,從而達到保護身體的目的。不過,一種細菌隻能刺激人體產生一種免疫物質,這種免疫物質也隻能與相應的細菌相結合使其失去致病力,保護人免受這種細菌的感染,特異性特別強,故叫特異免疫力,它在預防傳染病方麵的作用特別顯著。這種特異性免疫力,胎兒從母體內可以獲得;母乳喂養的嬰兒,可從乳汁中獲得;直接注射丙種球蛋白,患傳染病以後及注射防疫針,均可獲得。

特異性免疫物質中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種。體液免疫物質是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平時叫做抗體,因其存在於體液之中,故而得名。人血丙種球蛋白、胎盤丙種球蛋白均為抗體。在人的免疫係統內有一種“T”淋巴細胞,在細菌、病毒等抗原物質刺激下可釋放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免疫物質,稱為淋巴因子,它能殺滅病菌和病毒。因其由細胞中來的,故叫細胞免疫物質。

[3]自然免疫力和獲得性免疫力

自然免疫力是人體內自然有的。獲得性免疫力是指從體外獲得的。

[4]自動免疫力和被動免疫力

自動免疫力是指人體通過抗原的刺激自己形成的免疫力,如打防疫針就是自動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