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羅葉就進了老板辦公室。老板看到羅葉精心裝訂好的策劃書,對我說:“羅葉,你的策劃能力一向不錯,這次我看好你。”回到座位上,焦急地等待著消息。一個小時過後,桌上的電話鈴響了起來,是老總叫羅葉進辦公室。剛推門進去,老板把兩本策劃書“啪”地丟到桌子上,翻開這兩本策劃書,羅葉頓時傻眼了,內容差不多,不同的是陸楠的那份改了幾個字。老板接著說:“你能跟我說說是怎麼回事?以前一直很信任你,這件事情讓我不得不懷疑你,你的策劃能力到底是不是真的!”羅葉試圖解釋,但是這個時候,解釋隻能越描越黑……一直把陸楠當妹妹看,羅葉沒想到關鍵時刻她居然這樣對他!鑒於在公司也沒出過什麼差錯,老板沒有證據,隻是懷疑他。後來,項目做得很成功,陸楠自然得到老板賞識,在項目慶功宴上出盡風頭。
而所謂的羅葉“抄襲”的事情也不知被誰傳了出來,不少同事都在羅葉背後指指點點。不久後,羅葉隻好跳槽了。
工作不會害人,隻有其他人才會害人。在職場上我們,經常會遇到所謂的工作害人的事情。譬如做了某某工作,付出不少結果收入沒增加。再譬如在升職的關鍵時刻,卻偏偏要出差。於是很多人感慨自己運氣不好,每到關鍵時刻,工作就會來害自己。事實上,工作是死的,職務也是死的,而職場卻是變化多端的。職場的活就在於職場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工作,而是人。所以當一個工作或者職務對你產生消極作用時,你必須要意識到,真正對你下手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在職場上的人。你的存在對他們構成了壓力,即使你是通過努力才獲得職位的提升,最終也很難扭轉處處受製於人的局麵。在職場高手看來,任何事物都可以拿來當作攻擊別人的武器。無論是誠心待人,還是工作都可能被攻擊,隻要於自有利,都可以加以利用。當你在職場上過得坎坎坷坷,感覺周圍的一切都似乎和自己過不去,無論是工作或者職務,處處都荊棘密布。我們應該學會把“暗算”變成機遇。
部門經理吩咐王成做個策劃書,要求下班前交一份關於策劃書的計劃給他。
下午,當王成興衝衝跑到經理辦公室時,房門緊鎖,於是王成等了一會兒,可始終沒瞧見經理的蹤影。這時經理的秘書從王成身邊走過,冷不防地丟了一句:“經理臨時有事外出,你不知道嗎?”王成自作聰明地將文案從經理的門縫裏塞進去走了。
孰料,第二天上班,經理劈頭蓋臉地問:“那份策劃計劃做好了嗎?為什麼不按時交給我?”王成支支吾吾地說:“昨天你不是臨時有事外出嗎?我從門縫裏塞到你辦公室裏了。”經理一聽火氣更大了:“做不出來不要緊,關鍵要實事求是,你做的策劃書,我壓根就沒瞧見!”
王成隱隱感覺到了事情的真相,那天她加班,而她是經理的秘書,有辦公室的鑰匙,要取走這份計劃書是輕而易舉的事,這次終於掉到她的“陷阱”裏了。
從那以後,王成學會了一招,隻要是經理交辦的事情,他都要親自交到經理手中,決不給像“她”一樣的小人可乘之機。兩年以後,由於工作出色,王成被安排去擔任總經理助理秘書。在公司的位置也越來越穩固,而那位喜歡耍小伎倆的她依然待在原來的位置上。
當你不幸遭到職場同事的“暗算”時,請把這種“暗算”當作一次機遇,認真總結分析,趨利避害。如果真能這樣做,即使一時失利,但憑借自身的實力,肯定會取得成功的。
第四節弱點,人人都有的明雷
現在的社會喧囂浮躁,人們總是輕易地暴露自己的弱點。同時他們又不知道應該要保護好自己的弱點。自己的逆鱗一次次的被別人攻擊,直到自己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因此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弱點。現在的人總是把事情看得輕而易舉,其結果要麼是僥幸,要麼是退卻。因為一般情況下完成一件事,在開始的時候,很難分辨誰為傑出之士,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傑出人士能顯露出來。浮躁的現代人總會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亦有時僥幸成功。他們的成功既是僥幸得來,所以他們凡事皆想僥幸成功。但是天下事哪有那多守株待兔的事呢?於是乎一遇困難,即刻退卻,這就成了現代人的一大弱點,也就是現代人一時僥幸成功,則譽滿天下;一時遇著困難頹廢退卻,則毀謗雲集。
現在的人們隻有徹底糾正這個弱點,遇事慎重,決機敏速,抱誌堅確,觀察明了,則談不上僥幸退卻,隻有百折千回,堅持不懈才能實現我們的最終目的。
現代人的第二個缺點就是妄想憑借已成勢力。本來自己是有才能的,因為想要憑借已成勢力,反而將自己本來具有的才能棄之一邊,不予理會發展。
人人都想坐享其成,都想借雞生蛋,而自己不努力,最終忘記自己既定的目的,在前進的道路上一事無成,自己也固碌碌無為而痛苦不堪。
現代人的第三個弱點就是虛慕文明。虛慕物質上的文明,其弊是可想而知的。至於虛慕人道主義,也是有害的。就人類的本質性質而言,凡是能堅忍的人,都含有幾分殘忍性,隻是時常勉強抑製,不輕易顯露出來。有時抑製不住,那殘忍性質也會淋漓盡致地流露出來。
比如曾文正破九江的時候,殺了許多人,所殺者未必皆是洪楊黨人,那就是他的殘忍性抑製不住的表現,也就是他除惡務盡的立場。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了多少人,用了若幹錢,直到德奧屈服,然後停戰。我們試想歐戰四年中,死亡非不多,損失非不大,協約各國為什麼不講和呢?這就是歐美人做事徹底的表現,也就是除惡務盡的辦法。
任何人都有弱點與不足,都希望改正它。接受新思想,隻要抓住弱點就能夠改變糾正自己的弱點。信仰可以改變人生,新思想可以排擠舊思想。隻有有意識地改變自己,才能真正達到目的。
克服弱點的第一步是學會接受自我。我們應該正確區分自己的弱點與想象的弱點,大多數有自卑感的人總是過多關注自我身上的弱點,也就是將目光焦點放在弱點上,對小事也耿耿於懷,以為每個人都會在意這些事,而實際上並非如此。
有些人過多強調自己性格上的弱點,自認為這就是缺點,然後又費盡心機地證明,“因為這個弱點,所以不能成功”。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先堅信我們每個人都能成功。再者我們必須決定自己打算要突出哪方麵優勢,而這一決定權就在於我們自己手中。一旦我們選擇突出自己的長處和優點,自卑感便逃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具有的一種強有力的能力。
人們性格中另一種普遍的弱點便是氣餒,氣餒必然失敗,但氣餒離成功並不遠,它就位於成功與失敗之間。如果我們能多堅持一下,多努力一下,結果可能大相徑庭,甚至皆然相反。
事實上,人無完人,金無足奇,而過多地把目光放在自己的缺陷和弱點上則是最愚蠢的做法。很多時候,什麼導致不幸,什麼帶來幸福常常不是我們所能預料的。因此,無論處於怎樣惡劣的環境,我們一定不能絕望,而要努力拚搏,堅定地克服自己的弱點,變劣勢為優勢,踏上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
第五節謊言,溝通信任的地雷
人人都說謊,這沒什麼大不了。因為在現代社會,謊言司空見慣,謊言是職場中最基本的交際手段之一,是告別舊戀情最善意的欺騙,是家長對孩子最真誠的愛護。隨處可見的謊言,騙別人,又被別人騙,究竟誰騙了誰?也許誰都無法說清。但是一個謊言無論編織的再怎麼精致,最終都會被拆穿。當真相出現的時候,對方受到的傷害無法想象,謊言始終是謊言,就算它再美麗,最終的結果也是痛苦的。
那人們為什麼還要說謊呢?人在職場,身不由己,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經曆過謊言,說謊或者被騙。謊言飄蕩在辦公室的任何一個角落,隻為換取別人的好感或回報,不管那好感的真假,隻為痛快一時,說不定,換來換去,換來的隻是一籮筐的謊言,彼此彼此,心照不宣。實際上一句謊言往往帶來的不是好處而恰恰的禍患。
從前有一隻老鷹,他是鳥中之王,常常在山穀上方飛翔找食物,而且不喜歡一些醜的事物。
有一天,他看到一棵很高的鬆樹,樹上有一隻母貓頭鷹,同時又看到他的巢裏有四顆蛋。當老鷹飛下去到巢邊準備吃那四顆蛋時,母貓頭鷹很恭敬的說:“鷹大王,你早啊!我想你現在一定不餓吧!”
“不!”老鷹說:“我很餓,我準備把你那四顆正在孵化的蛋吃了充饑,那一定非常可口的!”
“鷹王啊!”母貓頭鷹說:“假如你答應不吃我的孩子,我將永遠隻在晚上飛翔,專吃毒蛇和蠍子,而把小鳥和小鼠留給你吃,不知“網上玩曖昧”。她的這些行為對婚姻的危害是極其明顯的,阿芳還道你讚不讚成!”
“好啊!”老鷹說,“我就答應不吃你的小孩吧!但是我怎麼認識你的小孩呢?”
“不錯!我是應該告訴你的。我的小孩很容易辨認,他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鳥!”母貓頭鷹很得意地說。
一天,老鷹又在山上飛著,用銳利的目光尋找食物。不久,看見下麵一棵鬆樹上,有四隻小白鳥,很香甜地睡著,他就很快地飛下去。
但是當它正準備吃他們的時候,聽見他們“吱!吱!吱”的叫聲,並且長得很美麗很可愛。於是自言自語的說道:“嗯!這四隻美麗的小白鳥一定是母貓頭鷹的小孩吧!我不能吃他們。”
他一眼又看到鬆林上另一個鳥巢。鷹王飛去一看,巢內有四隻它從來沒見過的醜陋小鳥,並且叫聲非常難聽。“嗄!”鷹王叫著:
“這些醜陋的小鳥一定不是母貓頭鷹的小鳥。”於是把他們吃掉了。
正在這時候,母貓頭鷹飛回它的巢裏來,發覺鷹王吃掉他的小孩子,傷心地哭了!
“鷹王啊!你不遵守約定,吃掉我得孩子!教我怎麼辦呢?”
“請原諒我吧!”鷹王說:“我實在不知道他們是你的孩子,你不是說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嗎?但是我現在所吃的,卻是再難看的!”
生活的悲劇正是如此,我們常常用謊言去應付他人,最終自己又因謊言損失一切。謊言對婚姻的危害更大。有一個朋友,他時常被妻子的謊言包圍著,結果不得不走上了離婚的道路。
毅為婚姻家庭付出了許多,希望婚姻生活能夠美滿幸福。
隻是他的妻子阿芳並不懂這個道理,她不僅沒有給黃毅一個信任感,還處處玩“小手段”,耍“小心眼”,甚至欺騙黃毅,對黃毅隱瞞了她是曾離過婚的女人。作為離過婚的女人更應該明白,她的行為對婚姻的危害性,但她卻不懂得從失敗的婚姻中吸取教訓,更不懂得珍惜黃毅對她的愛,仍然我行我素,玩火自焚。
黃毅為了婚姻生活的幸福,放棄心愛的工作以結束兩地分居生活。但是依然於事無補,阿芳仍不改正自己的行為,最終黃毅隻好選擇離婚。
生活容不得半點虛假,當你用謊言欺騙他人的時候,也會讓自己吞下惡果。
在食堂吃了,他責怪道:“和你說過好幾次了,中午到家裏吃飯,你第六節客套話,難辨真假的響雷
客套話總能讓人心情愉快,但隻是虛偽之詞,並無真心,隻能說是戴著假麵具的虛偽話。那我們該如何分辨客套話呢?說客套話並不難,這尤其是商人的一技之長。如果商業行為中沒有客套話,人與人之間的聯係將無法順利維係。然而,隨著競爭的愈趨激烈,人們的耐性越來越少,商業往來也愈趨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