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美必有甚惡。
——[先秦]《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意譯:美的東西一定也有醜的一麵。
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先秦]《莊子·天道》
意譯:樸素的自然美是美中之最。
盡美矣,又盡善也。
——《論語·八佾》
意譯:藝術形式優美極了,思想內容也完全正確。
美不美,山中水;親不親,故鄉人。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三回
意譯:山中水,自然美;故鄉人,自然親。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唐]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
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意譯:像清水裏長出的荷花,天然明媚,沒有一絲人工的刻意裝飾。說明文學作品要像芙蓉出水一樣清新自然。
美色不同麵,皆佳於目;悲音不共聲,皆快於耳。
——[漢]王充《論衡·自紀篇》
意譯:美人的外貌不同,但都使人賞心悅目;悲壯的音樂各異,卻都顯得悅耳動聽。
虛淡中含義多。
——[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
意譯:空虛、平淡中卻深藏無窮的含義。說明藝術創造應給欣賞者留下較大的空間,使之想象去填補。
美物者貴依其本,讚事者宜本其實。
——[晉]左思《三都賦》
意譯:讚美一種事物,貴在依照它的本來麵目。
至味不慊,至方不文。
——《淮南子·說林訓》
意譯:最好的味道總是不濃厚的,最好的話總是不華麗的。說明平平淡淡才是真。
古人唱歌兼唱情。
——[唐]白居易《問楊瓊》
意譯:古時人唱歌能唱出真情實感。
情境固濃,然亦清華。
——[明]吳從先《小窗自記》
意譯:情境固然需要濃烈,但也要美麗而清幽。說明審美應在濃烈的氛圍中尋找清遠含蓄的感受。
沒人看花,花還是可愛;但有我看花,花也好像更高興了。
——胡適《嚐試集·看花》
文學本是占時間又占空間的一種藝術。
——聞一多《詩的格律》
戲劇可能深刻影響人的精神品質,可以說戲園子是教人怎樣做人的講壇。
——王朝聞《娛樂性與教育作用》
人體美是美中至美,美的東西是不為塗鴉而失卻其美的色澤的。
——劉海粟《漫話人體藝術》
一個最終被我們理解的詞,出現在另一首詩裏,一下子又變得那樣陌生。
——王家新《詞語》
短篇要想見好,非拚命去作不可,長篇有偷手。
——老舍《我怎樣寫短篇小說》
有生命的藝術常常是野生的,而不是溫室裏的。
——田漢《暴風雨中的生長》
無論什麼藝術品,我們總得站的遠遠的看,才能看得清楚。
——梁秋實《詩人勃酒雷克》
在戲劇中,演員既是藝術媒介,又是藝術家。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
誰用全身心去執著地尋求美,美才會悄悄地飛進他的心扉。
——宗征時《美是個任性的孩子》
真善生美,美生藝術,故藝術必具定真善美,而真善必須受美的調節。
——豐子愷《率真集》
美感經驗的特征就在物我兩忘。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
藝術的心靈不是突然湧現的靈泉,而是那越磨擦越光亮的銅鏡。
——鍾敬之《詩心》
文藝站在道德和哲學旁邊能並立而無愧。
——宗白華《論文藝的空靈與充實》
美不在乎外表,而在乎內在精神。
——郭沫若《神明時代的展開》
建築在美貌上的愛情,一旦美貌消失,它也會隨之消失。
——[英國]堂恩《挽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