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1 / 1)

廣告業在我國是一門新興產業,屬於知識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技術產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市場經濟發展程度、科技進步水平、綜合經濟實力和社會文化質量的重要反映。我國廣告業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才在春風化雨中得以恢複和發展,在經曆了20多年的探索與努力後,如今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與之相適應,作為廣告業發展的人才“輸送站”和“加油站”的中國廣告教育,2O年來發展的成績同樣令人振奮,這不僅表現為辦學數量的增長和規模的擴展,還表現為辦學模式的科學化以及辦學質量的顯著提升。廣告教育發展正在從“高速”走向“高質”,這是廣告學科發展的內在需要和必然趨勢。但客觀地講,2O年的廣告教育發展也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特別是廣告教育發展速度與廣告業發展速度明顯失,從而使廣告業缺乏理論的前瞻性和指導性。原因當然是多方麵的,教材建設不足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麵。

目前,廣告學專業的教材數量雖然很多,但大多重廣告實務而輕廣告理論。我們認為,廣告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廣告學重實務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我們隻重視培養學生的技能,而不是培養他們的理論素養和創新能力,這樣培養的學生將後勁不足。本教材在參考大量國內外同類教材的基礎上,取各家之長,把國外廣告理論和中國廣告實際相結合,同時還吸納了廣告理論和實務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一些相關專業如心理學、傳播學的最新成果也為我們所用,試圖構建適合中國情況的本土化廣告理論。本教材在重視理論建構和創新意識培養的同時,並沒有忽略廣告實務。目標是使學生既具有廣博的理論知識、深厚的理論素養,又具備較強的廣告實際工作能力。

本書大綱由劉昕遠擬定,各參編老師又做了補充和完善,最後劉昕遠完成統稿工作。參加本書編寫的均為高校講授廣告學的教師,他們是河北經貿大學的劉昕遠、馬月霞、曲桐鳳、範林芳,石家莊經濟學院的劉宇凡,河北師範大學的王誌東,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的王青泉。本書是編寫者多年教學、從業經驗和智慧的結晶,具體撰寫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三章、第九章劉昕遠,第二章、第十一章馬月霞,第四章劉宇凡,第五章、第十章曲桐鳳,第六章、第八章範林芳,第七章王誌東,第十二章王青泉。北京印刷學院的魏超和北京大學的王德濱審稿。

可以說,我們努力了。但由於學識、由於時間,加之廣告業的迅猛發展,本書錯誤和欠妥之處難免,敬請專家賜教,讀者指正。

劉昕遠

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