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人比人氣死人,找出不足突破平庸(1)(1 / 3)

俗話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不要拿別人的長處來比較自己的短處,而應在不足麵前找到自己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彌補缺憾力拔頭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要盲目模仿

每個事物與人都難免既有長處,也有缺點。《呂氏春秋》就說: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這就告訴我們,做人要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能夠正確地看待彼此之間的差異和不足,而不是對別人進行盲目地模仿。

有 一隻龍蝦,看見螃蟹身上有時呈現出好看的紅色,於是心生羨慕,便去問螃蟹,身上的紅色是怎樣形成的。螃蟹告訴龍蝦,是因為自己常常跑到陸地上曬太陽,強烈的陽光經常照照射著自己,所以身上便呈現出了這樣的紅色。龍蝦一聽,興奮不已,也想學螃蟹曬太陽。一躍跳到了岸上,結果很快就被火紅的太陽給曬死了。

卡耐基說:“讓我們不要模仿別人。讓我們找到自己,保持本色。”要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而不能盲目地模仿,迷失自我。

斯 威爾本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音樂家,作曲曾經給斯威爾帶來了從未夢想過的收入,他享受到了事業的成功。然而,就當他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不知是從哪一刻起,斯威爾的頭腦開始發熱。

斯威爾看到很多旅店老板、地產開發商、遊輪經營者等等都變成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而且一筆生意就能動輒千萬,於是他想自己也可以在這些領域取得像音樂一樣的輝煌成績,於是,斯威爾開始模仿那些企業家,開始把自己的時間大都用在了對陌生領域的關注上,他坐在會議室裏討論著一些他一知半解的事情。漸漸的,他用在作曲上的時間越來越少。盡管如此,斯威爾自我感覺很好:他擁有一輛漂亮的汽車,一艘時髦的遊艇,他感覺自己已經超越了自己卑微的出身--“隻不過是一個寫歌的”。他受到別人的尊重,至少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但是斯威爾並不知道,音樂家的頭腦是不適合做一個成功的商人的,很快斯威爾的理想王國開始塌陷。斯威爾不得不站到了他的債權人麵前,請求他們的寬恕。斯威爾雖然避免了破產,卻變得一無所有:沒有了房子,沒有了汽車,沒有了收入,甚至沒有了未來。

什麼都沒有了,反而使斯威爾的頭腦冷靜下來,他在最窘迫的時候想道:“我能作曲,我能彈奏樂器。”因此,斯威爾回歸了自我,組建起一支樂隊,並且很快,這支樂隊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後來,斯威爾的生活變得簡單,即使當他因工作而忙碌的時候,他內心仍然保持著一種平靜。他隻對那些跟自己的才能相關的事情感興趣。偶爾,有人會帶著一筆交易或一項建議找上門來。這時,斯威爾總是問自己四個問題:它跟音樂有關係嗎?我對它了解嗎?我需要它嗎?它能提高我的生命質量嗎?而回答常常是否定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盲目模仿的生活狀態絕不是明智之舉。人生最重要的是發現自我。在人生的航程中,有暗礁、有激流,碰上暗礁易擱淺,進入激流易翻船。這些皆因為我們對自己未來的方向不明確,對自己的定位不夠精確,所以迷失了自己。遺失了“自我”,就會在人生的航程中觸礁。

我們要正確看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問題,相信發揮自己的優勢、彌補不足才是最行之有效的策略。發揮自身潛伏的巨大潛能,堅定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不是盲目的模仿,才能戰勝一切艱難,取得最後的成功。

一個人隻有認清自我,不做不適合自己的事情,拒絕盲目的模仿和比較,回歸自我,才能在事業上取得一定的成就,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弱勢變優勢,認識不足是邁向成功的開始

強者並不是強大到不可戰勝,再強的強者也都有其弱點。弱者並不是弱小到隻能失敗,再弱的弱者都有其強項。所以,當自己的弱勢成為自己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的時候,不要畏懼它,而要對它有正確的認識,並加以改進,這就是你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很多時候,我們所有的努力,就是要找到這樣的一些支點,它微妙地改變著強弱之間的力量對比,從而讓強與弱之間的關係變得不那麼絕對,達到我們的目的。

破侖的父親是一個極高傲但是窮困的科西嘉貴族,盡管貧窮,但他仍然堅持要把拿破侖送進一個在布列訥的貴族學校。也正因為這樣,拿破侖進入學校經常被那些貴族子弟嘲諷。他們譏諷拿破侖的窮苦,並極力在他麵前誇耀富有。

每次麵對這些譏諷他的貴族子弟他都非常憤怒,卻無可奈何。後來拿破侖實在受不住了,寫信給父親,說道:“為了忍受這些外國孩子的嘲笑,我實在疲於解釋我的貧困了,他們唯一高於我的便是金錢,至於說到高尚的思想,他們是遠在我之下的。難道我應當在這些富有高傲的人之下謙卑下去嗎?”他父親很幹脆地回答道:“我們沒有錢,但是你必須在那裏讀書。”

在學校忍受了5年的嘲諷,更使拿破侖堅定了一定要出人頭地的決心,他發誓一定要做出一番成就來,讓那些曾經嘲諷他的人顏麵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