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人比人氣死人,找出不足突破平庸(1)(3 / 3)

那麼,染上這一惡習的人應該怎樣克服或調整這一性格上的弱點,而使其合理存在發展呢?

首先,要充分認識到拿別人的優點來折磨自己的害處。為了攻擊和傷害被嫉妒者,嫉妒者需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十分明確地投入其中,這無疑是給自己的工作投放了一貼減速劑,結果,落後的仍是嫉妒者自己。

其次,要心胸開闊,放開眼界。要知道“山外青山樓外樓,還有雄關在前頭”,比你強的人很多很多,光嫉妒一兩個人又有什麼用呢?關鍵在於發奮努力、迎頭趕上。

再次,要尊重別人。俗話說,若要受人尊重,先要尊重別人。要敢於正視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對於在某些方麵超過自己的人要心悅誠服。

最後,要喚醒你的積極嫉妒心理。因為凡事都是有兩麵性的,嫉妒有其消極的一麵,必定也有其積極的一麵。積極的嫉妒心理能夠產生自愛、自強、自奮、競爭的行動和意識。當你發現自己正隱隱地嫉妒一個在各方麵都比自己能幹的同事時,你就會暗下決心,並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超過他。從這個意義上講,嫉妒是你進步的助推器。

麵對別人的優勢,不要一味的嫉妒,而是應該在合理的範圍內進行有效的調整。不僅要剔除心中消極的嫉妒心理,更重要的是要能利用嫉妒心理,去促發自己奮發向上的決心和動力,使之成為自己自強不息的力量。

死要麵子活受罪

很多窮人總是找不到自己無法致富的原因,其實病因很簡單,就是窮人死要麵子,為自己本來已經不富裕的生活又戴上了沉重的枷鎖。愛麵子的心理往往讓窮人戴上自製的枷鎖,打腫了臉也要充胖子。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打腫臉充胖子當然是給別人看的,可那畢竟不是真的“胖”。這種人對現實的認識不足,不甘於在人前“掉價”的心理,隻能就會自欺欺人。

某高校,因為考慮到校內有很多來自貧困山區的學生,所以該校特意為貧困生開了一個特殊的售飯窗口,提供一些便宜的飯菜。社會各界也都對這一“善舉”給予了高度評價。大家認為這件事帶有補助的性質,能幫助很多貧困學子更好地完成學業。但結果卻並不如人所願。幾乎沒有同學到特殊售飯窗口來買飯,即使偶爾有人光顧這個窗口,也絕對不是貧困生。

讓學校沒有想到的是,貧困生也是很要“麵子”的。在這種專賣窗口買飯,就等於在眾目睽睽之下承認自己是“特困生”,有傷自尊心,很沒“麵子”,說不定還會被人罵作“窮鬼”。所以,就出現了沒有人在那個窗口買飯的尷尬局麵。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學生是“不食嗟來之食”,但事實上,他們的確為了保住麵子而失去了應該得到的補助和更好地完成學業的機會。無論是從長遠考慮,還是從現實出發,都是得不償失的。

貧窮雖然並不可恥,但也絕對不光榮。所以,很多窮人為了挽回尊嚴,而在人前顯富、掙麵子。他們沒有能力改變現實,就改變自己,盡量把自己偽裝得看似強大,看似闊綽,以便從中獲得心理上的補償。

現實生活中,最能為窮人掙來麵子的事,可能就是紅、白喜事。婚禮與葬禮往往要動用他們的積蓄,甚至還要透支欠債。

一般來說,婚禮是否有“麵子”,往往要通過當天的熱鬧程度、酒宴的規模、來賓的數量來確定,而為了滿足這些麵子,花的錢肯定不會少。婚宴花費雖然很大,但當事人畢竟還可以從中得到或多或少的好處,如心情舒暢、來客禮金等等;而奢侈的葬禮則純粹是一種為了做樣子給別人看的活動,死人是沒有機會享受了。其意義與其說是表達孝心,倒不如說是為了不使兒女“丟麵子”。

有 一個農民,是個愛麵子的人,手頭雖說不寬裕,可總是愛“露露臉”,今天東家要嫁女,明天西家要娶親,前麵的鄰居生小孩,後麵鄰居的小孩過生日,無論誰家遇上紅白喜事,不要人家來請,他就懷揣“禮包”登門了,他說:“禮多人不怪,關係就是靠這打下來的。”但是,並不厚實的家底哪經得起這番折騰?到了春天,家裏連買化肥、農藥的錢都拿不出,他隻好四處借錢。

富人之所以喜歡在眾人麵前顯得“寒酸”,是怕讓人看出自己有錢,免得招來麻煩;窮人之所以喜歡在眾人麵前炫耀,是怕讓人看出自己沒錢,丟了“麵子”。

有些人在餐館吃飯,所找回的零錢幾乎數都不數,就裝進口袋裏。換成那些真正的富人就不同了,如果他們認為賬單或菜單的價錢有出入時,一定會打破砂鍋問到底,直到自己完全了解,才會痛快地付錢。

真正的富人決不會像窮人那樣,在大庭廣眾之下,炫耀地掏錢,他生怕會引起歹徒的邪念。而“麵子”則是套在窮人脖子上的枷鎖,窮人為它付出的代價太慘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