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必須是個勇士,凡是在人類曆史上作出大貢獻的人都需要這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沒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勇氣,就不可能為新思想、新事物開道,為社會、為人類作出獨美千古、卓爾不群的貢獻。
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1473~1543)的最大成就是以科學的日心說否定了在西方統治達一千多年的地心說,把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了出來。
少年哥白尼常常在白天獨自觀察太陽“從太空中轉過”,從早晨的朝霞一直望到傍晚的夕輝。夜裏,他凝視著照亮天穹的那數不清的小小星辰。他要父母給他講太陽和星星的故事,他還經常向他的舅父、學問淵博的主教路加·瓦西多德請教。舅父送給他一些天文學的著作,哥白尼如饑似渴地咀嚼著,然後又轉回天空這本開卷的書上——因為這裏展現了更加有趣的有關星宿的故事。他越來越對“天上”的事情感興趣了。
他的哥哥發現後既詫異又擔心地說:“什麼,你要管起天上的事情了?天上的事有神學家操心,凡人豈能幹預!”
“為了讓人們望著天空不再感到害怕,我要一輩子研究它!”哥白尼舉起左手,神情堅定地說,“我還要叫星星和人交朋友,讓它給海船校正航線,給水手指引方向。”
“你要不聽我的勸告,這輩子你可有罪受了!”哥哥以教訓的口氣厲聲說道。
少年哥白尼斬釘截鐵地回答道:“我主意已定,什麼都不怕!”
第一架飛機的製造者蘭格力1930年作第一次飛行時,飛機掉到了水裏,四周充滿了譏笑聲。失敗的消息登在第二天美國各報上。但蘭格力不灰心,他相信毛病不在飛機,要求再試一試。然而第二次試飛由於一根繩子掛著了飛機的尾巴,飛機倒衝入水裏,蘭格力本人幾乎摔死,飛機從水裏拖上來時早已破碎不堪。翌日一早,美國全國各報都嘲笑他是“傻子”,教會的牧師們認為這是褻瀆了上帝,說“如果上帝的意思是叫人飛的,早就會替人生兩個翅膀。”有些守舊的科學家也說,地心吸力是不能戰勝的。政府也斷然拒絕了他再次試飛的要求。盡管蘭格力是在譏諷中鬱悶死去,盡管他的飛機放在華盛頓的國立博物院之初仍被人圍觀和嘲笑,但正是這架飛機,帶著蘭格力的創造和意誌,被後人送上了天,從而圓了人在空中飛翔之夢。
人類前行的曆史是一部與舊觀念、舊勢力決裂的曆史。舊觀念、舊勢力必然以臨死之前的瘋狂來扼殺新思想、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