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熱
1.老年人為什麼要重視低熱反應?
發熱是許多疾病的一個症狀,可是由於父母親年老,其發熱反應與青壯年不同。例如,青壯年得了肺炎,可能體溫都在38℃以上,但老人可有一半是低熱,發熱後退熱也慢;另外由於老人散熱功能的減退,所以也有可能因熱量蓄積而發高熱。所以對老人的低熱要引起重視。
2.哪些疾病可引起發熱?
引起發熱的疾病很多,老人中最常見的病因是感染,其中最多是呼吸道感染(支氣管感染或肺炎),其他如尿路感染、膽道感染、敗血症、惡性腫瘤、膠原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肌梗死等都是老人常見的發熱原因。
3.怎樣正確給父母量體溫?
量體溫的方法一般有3種:口溫、腋溫、肛溫。腋溫易於操作。如果是燒傷病人或者特殊情形下不能測腋溫時,可選擇測口溫或者肛溫。
食用冷、熱飲後不能立即量體溫!
測量體溫時,先將水銀柱甩至35℃以下,腋窩張開,將體溫計水銀處緊貼腋窩,夾緊5-7分鍾,將體溫計拿出(避免碰觸水銀)即可。沐浴後、剛吃過大量冷飲、運動後、腋窩出汗時不能馬上測量體溫。洗澡後要半個小時才能測量體溫;吃熱的或冷的食物、大熱天或大冷天剛從外麵進來或運動後,都應先休息半小時再測量;腋窩有汗時應先擦幹後再測量。
如必須用肛溫時,先用少許潤滑油潤滑水銀端,將水銀端插入肛門2.5厘米,測量時間5分鍾,用過的肛溫計可用75%酒精消毒。
4.正常體溫在哪個範圍?
腋溫測量36-37℃為正常值。使用口溫測量,其溫度標準36.3-37.2℃為正常體溫。肛溫測量,其正常體溫為36.5-37.70C。
5.怎樣區分發熱程度?
使用腋溫測量,其溫度標準36-37℃為正常體溫,37.1-38℃為低熱,38.1-39℃為中等發熱,39.1-40℃為高熱,40.1℃以上為超高熱。體溫如果為35.8℃也屬正常情況,低於35.8℃時,有可能是營養不良或者是癌症晚期患者、惡液質病人。
使用口溫測量,37.3-38℃為低熱,38.1-39℃為中等發熱,39.1-41℃為高熱。
6.發熱到什麼程度需要去醫院?
當感冒發熱達到中度以上時必須去醫院治療。
7.在家中就能使用的降溫方法有哪些?
(1)冷敷法:用冷水浸濕的毛巾、冰帽或冰袋敷在病人前額上,以降低頭部溫度。
(2)乙醇(酒精)擦浴法:通常用40%-50%的乙醇或60度白酒兌一半水,擦洗病人頸部、腋下、腹股溝、胭窩等處(病人有畏寒或寒戰時則不宜用此法)。
(3)溫水擦浴法:水溫在32-35℃左右,方法與酒精擦浴法相同。但是,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
(4)其他:因感冒而引起的發熱,要按時給老人服感冒藥如氨咖黃敏膠囊、板藍根衝劑、維C銀翹片等。如有咳嗽或稠痰不易咳出時,可用蒸汽吸入治療,有助於稀釋和排出痰液。
8.當父母出現發熱反應時要注意哪些生活細節?
(1)講究個人衛生:病人要注意口腔衛生,飯後漱口、早晚刷牙。口唇幹燥時可塗潤唇膏或塗食用植物油等。病人出汗較多時要及時擦幹,及時更換襯衣、內褲、被單,必要時用溫水擦澡。晚上用溫水泡腳,可促進血液循環,病人也會感到舒適。
(2)保持安靜:要讓老人臥床休息,以減輕體力消耗和心髒負擔。臥床期間,要勸老人多翻身或幫助他(她)勤翻身,有痰要盡量咳出來,防止繼發肺炎。
(3)保持室內及周圍環境清潔安靜:空氣新鮮,室內通風良好,冷天通風時要注意給老年人保暖。室內溫度保持在18-220C。為保持空氣濕潤,在空氣幹燥的冬天,可常往室內地上灑些水或在暖氣上放水槽、濕布,或啟用加濕器等。
9.對於長期臥床的發熱病人要注意些什麼?
(1)保護皮膚:隨著年齡增長,皮下脂肪逐漸減少,特別在一些骨突處,如肘部、肩腳骨、耳郭、尾骨、骼骨、躁骨、足跟及枕骨(後腦勺)等處,這些部位受壓時間長,易引起褥瘡。
故應經常翻身變換體位,對受壓部位要輔以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按摩時倒少許50%的酒精在手心內,然後用手掌按住皮膚做環形按摩。按摩手法要輕柔,先輕後重,最後撲上滑石粉,保持幹燥。對汗濕的內衣、床單、枕巾等應及時更換,並要保持床單平整、幹燥、無碎渣等物。
(2)注意病情變化: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和身邊熟悉的醫生聯係,最好記下一天內的體溫、脈搏、呼吸的變化以及飲食、大小便情況,供醫生參考。老年人病情變化快,因此要及時向醫生反映,采取恰當措施。①藥物降溫:隻要超過380C就給予退燒藥,例如美林之類的家庭常用退燒藥。②物理降溫:買些冰墊放在冰箱冷凍室內。一發熱就敷在頭上。如果超過38.50C,就把冰墊放在大動脈的地方,例如頭上、頸下、腹股溝等地方。用40%-50%的酒精擦浴。
等時間允許以後及時到醫院就醫。如果是自己處理沒有效果,也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相應的治療。
10.當身體出現發熱反應時應當馬上用退燒藥嗎?
不是。發高燒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製之一。我們的身體由升高體溫來調動自身的防禦係統殺死外來病菌(一般來說,病菌在39℃以上時就會死亡),從而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如果在感冒初起時(37-38.50C)使用藥物來退燒,會使體內的細菌暫時變成假死狀態,並使他們產生抗藥性,一旦死灰複燃,往往更難治療,所以還沒到高燒時先不要用藥。但持續高熱可嚴重地損害心、腦、肝和腎等器官,容易產生很多並發症。特別是老年體弱者,對體溫變化的耐受能力較差,所以出現高熱時要及時用藥物治療,但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11.發熱時怎麼安排飲食?
父母年老食欲較差,消化能力減弱,所以飲食宜清淡,要注重營養且易消化。老年人不需要過多的蛋白質,但至少應維持每天每千克體重有1克蛋白質。來源以牛奶、蛋類、豆製品等為主;還應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如新鮮綠葉蔬菜、水果等。同時應少食多餐,以促進食欲。要避免進食油膩的和刺激性的食物,更不能飲酒。
適當補充水分:多飲水以保證足夠的尿量,對於退熱有益。因為發燒出汗會使體內水分丟失,如不及時補充飲水,容易缺水。老年人一般對渴的感覺不太敏感,所以應主動給老人多喝水。可以喝白開水或少量的淡鹽水,多喝些果汁飲料,如柑橘汁、檸檬汁、鮮橙汁等。
12.發熱時間太久是怎麼一回事?
發熱時間太久醫學上叫發熱原因待查。大多數老年人待查的發熱是可以確診和治愈的。有資料顯示:老年人發熱有25%-35%的病因為感染,其中結核感染的概率遠高於年輕人;結締組織病占25%-31%(如類風濕關節炎、穎動脈炎等);惡性腫瘤占12%-23%。因此,老年人發熱要盡快查明其原因,以求得及時正確的治療。
13.老年人怎麼認識“甲型H,N,流感”等引起的發熱?
甲型H,N,流感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病原體是一種新型的甲型H,N,流感病毒,在人群中傳播。與以往或口前的季節性流感病毒不同,該病毒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對甲型H,N,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並可以相互傳染,人感染甲型H,N,後的早期症狀與普通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或嘔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紅等。2009年開始,甲型H,N,流感在全球範圍內大規模流行。2010年8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甲型H,N,流感大流行期已經結束。但為保險起見,在流感發生時,還是應盡早注射疫苗。
(二)身癢
1.內髒疾病可以導致全身瘙癢嗎?
胃、腸、肝、腎等內髒器官發生功能性或器質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尿毒症、肝髒病患者,常常有全身泛發的痙癢;某些腫瘤如白血病、淋巴肉瘤、何傑金病、草樣肉芽腫及惡性淋巴瘤的患者易發生皮膚痙癢。
2.哪些外界因素能致癢?
(1)溫度的變化常常引起皮膚的痙癢,冬季痙癢症與夏季痙癢症的患者對氣溫的變化極為敏感。被褥太熱、突然受熱或遇寒皆可能引起痙癢的發作。
(2)機械性摩擦或理化因素的刺激均可以引起局部的痙癢。例如某些人對羊毛敏感、某些堿性過強的肥皂、穿著化纖的毛織品等。
(3)此外消毒劑、殺蟲劑、除臭劑、染料等刺激物皆能使局部皮膚發癢。
3.老年人皮膚瘙癢與缺少微量元素有關嗎?
與體內缺錳有關。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體內缺錳,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的蛋白質分解產物難以排泄,致使神經感受器受刺激而產生痙癢感。據調查資料,冬季裏患皮膚痙癢的老人缺錳相當普遍。
4.當父母出現全身瘙癢時怎樣治療?
首先要治療糖尿病、腎炎、肝髒等內科疾病。如果肛門或女陰痙癢,要查明是否由於腸道寄生蟲、真菌,或滴蟲的感染,要應用適當的殺蟲和抗真菌的藥物。原因不明的慢性痙癢症往往與飲食和情緒有關。有的病人需改變食物或停止飲酒,痙癢才能減輕。精神緊張的病人應該心情舒暢,要適當的休息。以下介紹簡單內服用藥:
(1)抗組胺藥物應用:除撲爾敏、賽庚吒、非那根以外,還可應用息斯敏每次10毫克,每日1次;特非那丁每次60毫克,每日2次;新敏樂每次8毫克,每日2-3次;仙特敏每次10毫克,每日1次。
(2)對痙癢劇烈而影響睡眠者可用鎮靜、催眠劑,可根據病情適當選用。
5.皮膚瘙癢可用哪些中成藥?
中醫認為急性痙癢症多由於風、濕、熱所致,故以清熱祛風為治療原則,選用中成藥如黃連上清丸、清火桅麥片、維C銀翹片等治之。慢性病人,除部分病人由風、濕、熱引起外,多由血虛生風,或血癖氣滯所致,故以養血祛風,或兼活血化癖為治則,選用中成藥如六味地黃丸、祀菊地黃丸、阿膠補血顆粒治之。陰囊痙癢症和女陰痙癢症中醫認為多由肝膽濕熱引起,選用中成藥如龍膽瀉肝丸效果較佳。
如經以上處理仍然痙癢者應請專科醫師明確診斷用藥。
6.皮膚瘙癢怎樣外用藥物?
外用藥物治療的口的是解除或減輕痙癢。常用外用藥常含碳酸、薄荷腦、康香草酚、煤焦油溶液等止癢藥,根據病情配成洗劑、霜劑等。常用的有爐甘石洗劑,或酚爐甘石洗劑(爐甘石洗劑加1%康香草酚或1%薄荷腦)。也可以用皮質類固醇軟膏或霜劑。對女陰痙癢症或肛門痙癢症的患者應避免使用含刺激性的藥物。
7.冬天應在哪些方麵注意才能防止皮膚瘙癢?
冬季痙癢症發生的關鍵在於皮膚幹燥和受冷,所以住房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可擺放一些綠色的盆栽,或放上一盆水以增加空氣濕度。洗澡時水溫在犯℃左右,不宜搓擦,不宜過多使用香皂,避免搔抓,浴後可全身搽用潤膚液,以保持皮膚的滋潤,建議每日塗抹保濕霜或保濕乳液。在需要時還可口服抗過敏片劑如撲爾敏止癢鎮靜。飲食中要盡量多攝入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卷心菜等,少食用如咖啡、可樂以及酸辣刺激性食物等。
8.皮膚瘙癢怎樣從食物中補充微量元素?
缺少微量元素錳可以致癢,可以從食物中攝取,因老年人食量較小,故易缺錳。含錳較多的食物為堅果、粗糧、葉類菜、茶葉、豆類和菌類,故適當多吃這幾種食物,當有益處。
9.老年人皮膚瘙癢有必要定期體檢嗎?
皮膚痙癢要重視定期體檢,尤其要注意糖尿病和肝炎,因為這兩種疾病都能導致皮膚痙癢。有糖尿病家族史、中老年、肥胖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等都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有慢性肝炎家族史的也應注意是否因肝炎引起。
10.老年人皮膚瘙癢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戒除不良嗜好如煙、酒等刺激因素,飲食宜清淡,衣物要柔軟舒適,盡量避免使用化纖原料。
要適應天氣變化,加強運動鍛煉;避免殺蟲劑、除臭劑、劣質化妝品、花粉等刺激。
(三)異常出汗
1.最易導致出汗的有哪些病?
一般情況下,糖尿病、甲亢、高血壓、充血性心力衰竭、偏癱、脊柱外傷、腫瘤、結核等都會導致異常出汗,並伴隨明顯的相應症狀。這種情況下,必須及時控製病情,而後多汗情況就能解決。當然,還有些是沒有明顯疾病症狀的異常出汗。
這些疾病所致的異常出汗應及時去醫院就診,積極醫治原發疾病。
2.白天經常出汗是什麼原因?
白天出汗過多,中醫稱為自汗。無論冬夏,在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常汗出不止。這些人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點,中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
3.晚上經常出汗是什麼原因?
晚上出汗,睡著出汗,醒來汗止,中醫稱為“盜汗”。這些人常有手腳心熱、心煩、麵部發紅發熱、口咽幹燥等特點,中醫認為是陰虛表現。
4.頭部經常出汗是什麼原因?
頭汗過多,若暴飲暴食後出現頭麵部多汗,同時覺得上腹脹滿、口渴、不想吃飯,多為積食,可通過減少進食量、吃清淡飲食緩解,也可吃點消化藥;若伴隨肢體沉重無力,胃脹不適,想嘔吐,身體發熱,舌苔厚而黃膩,是脾胃有濕熱的表現,應注意清淡飲食。此外,老人和手術後身體虛弱的老年人,也會有頭汗過多的情況,多屬於氣虛。
5.手足心經常出汗是什麼原因?
手足心多汗且伴有手腳心熱、口咽幹燥等,中醫認為屬於陰虛有熱;若手足心多汗且伴隨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多屬於腸道內有積便的熱證,可服用通便藥;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隨口幹、牙齦腫痛等,多屬於胃熱,可服用清胃熱的中藥,如牛黃清胃丸、清胃黃連丸等。
6.汗液有臭味是什麼原因?
正常的汗沒有明顯的腥臭味,如果汗味腥臭,中醫認為多與熱證或濕熱證有關,屬肝熱,這種情況可通過清淡飲食,或用中藥菊花、茵陳等泡水飲用;若腥臭明顯,應找醫生診治。
7.老年人突現大汗淋漓正常嗎?
若在夏季悶熱的環境中,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胸悶、惡心、心慌、四肢無力、耳鳴、注意力不集中、體溫升高等情況,一般屬於中暑先兆,應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補充一些淡鹽水,短時間內可恢複正常,症狀不能恢複或嚴重者,要及時就醫。
如果長期臥床或重病的病人突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或大汗、呼吸急促等,則預示著病情的凶險。也有平時表現正常,在勞累後或情緒變化時出現大汗淋漓,伴有心前區異常疼痛等,則要警惕心肌梗死等心髒病的發生,應及時就診。
8.白天異常出汗怎麼防治?
飲食上可選擇山藥、豆漿、牛羊肉等,也可用黨參或黃芪燉雞,以補益機體,緩解氣虛。還可通過動作舒緩、動靜結合的運動增強體質,如練習太極拳、八段錦等。飲食療法可用瘦豬肉50克,浮小麥30克,黑豆30克,瘦豬肉洗淨切塊,加入浮小麥與黑豆煮熟,吃肉和豆,喝湯,每日1劑,可以輔助治療自汗。
平時自汗患者應注意勞逸結合,勤洗澡、更換衣被,保持身體清潔,注意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9.夜間異常出汗怎麼防治?
夜間睡時出汗(盜汗):飲食上可選擇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薑、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中醫認為盜汗多屬於陰虛內熱,治療上宜滋陰降火。如果患者夜寐盜汗、手足心熱、心煩口幹、舌紅少苔,中成藥可用知柏地黃丸治療。
10.異常出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麼?
(1)除了適當用些止汗劑外,在日常生活中要講究衛生,勤洗澡、勤換內衣褲和鞋襪,穿吸汗透氣性好的衣物,以便汗液及時蒸發,減少汗液在體表的停留。另外還應保持心情舒暢和情緒穩定,因為這些都是導致多汗的原因。天熱汗多時,人會感覺到皮膚豁糊糊的,很不舒服,想要緩解這種不適,建議選用爽身粉。另外,明礬具有“吸汗”功能,用明礬泡水洗澡,也是減少出汗而又不傷身體的一個好方法。
(2)除了對症的藥物治療外,應加強體育鍛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而在飲食方麵,同樣要進行最適合的食療調養。如屬陰虛或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並多食一些養陰清熱的食物和新鮮蔬菜等;氣虛的病人在此基礎上可用西洋參、太子參等養陰益氣之品。夏季多汗要喝些淡鹽水。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節好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濕度。
11.白天異常出汗可用哪些簡單實用的藥膳來改變?
白天出汗(自汗):中醫認為多由於肺氣虛弱,陽氣不足,與氣虛、血虛、陽虛、痰、濕等有關。建議可食用扁豆、栗子、豬肚、豬腰、核桃仁、豆腐皮、泥鰍、雞肉、鴨肉、雞蛋、芡實、山藥、黨參、白術等,或可試試以下兩款例湯:
(1)和黑色素瘤相互區別開來,如果是黑色素瘤就有惡變的可能,惡變的征兆一般是突然增大或擴散出小的衛星狀的黑色顆粒,就應該馬上治療。而老年斑沒有惡變,就不需要治療,一定要治療的話可以采取冷凍法、激光法和電離子法等除掉老年斑,而市場上一般的化妝品和保健品都很難去掉老年斑,所以最好不要隨便亂用,避免造成皮膚過敏等症狀。
4.在生活當中有哪些小竅門防治老年斑?
(1)老年斑如果數量很少,可以采取冷凍或激光法。如色斑數口較多時,宜用5一氟尿嚓吒軟膏外用,或采用經驗方法,每日3次拍打手背,拍打到發紅發熱,再摩擦100次。
(2)生薑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其中的薑辣素有很強的對抗脂褐素的作用。把薑洗淨切成片或絲,加入沸水衝泡10分鍾,再加一湯匙蜂蜜攪勻,每天飲用1杯不間斷,可明顯減輕老年斑。也可將薑切碎,拌上精鹽、味精、辣椒油等調料,長期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