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將維生素E、維生素A膠丸刺破,塗抹在老年斑處,每天3次。還可以每天服用維生素C500毫克和維生素E100毫克。其次是維生素A,Bi,$z,它們具有使皮膚柔膩、光滑、潤澤,皮膚皺紋舒展,消退色素,清除斑點的功效。
(4)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五髒六腑氣滯血癖,人的臉色就會晦暗萎黃,容易長出老年斑,還會出現性情急躁、心情鬱悶、月經不調、失眠多夢等症狀,隻有內調外治,標本兼治,才能徹底治愈。建議找正規中醫師調治。
紅棗湯:黃茂30克、紅棗20枚、豬瘦肉100克,燉服。適用於氣虛不固之自汗。
(2)黑豆圓肉大棗湯:太子參30克,黑豆50克,龍眼肉15-20克,大棗30克,豬瘦肉100克,燉服。適用於氣血虛之汗證。
12.夜間異常出汗可用哪些簡單實用的藥膳來改變?
夜間出汗(盜汗):盜汗是陰虛所致,大多是由於心血不足、心脾受損或先天不足及後天失調、血虛、陰虛為主。建議多選食葡萄、蓮子心、金櫻子、鴨肉、豬腰、烏魚、蚌肉、蛆肉、番茄、菠菜、山藥、蓮子、銀耳、鴨肉、雞蛋等。或取用粳米50克、山藥50克、黑木耳15克、百合15克、冰糖10克,共同熬粥吃,每日1次。也可用紅棗50克(去核)、浮小麥30克煎湯,吃棗喝湯,每日1劑。
13.臭汗症可用哪些簡單實用的藥膳來改變?
臭汗症:多因體內熱偏重,或濕熱內蘊所致,表現為腋下、足部及會陰部出汗特別多,有臭味。臭汗症忌食油膩煎炸香燥辛熱的物品,適宜常吃具有清熱利濕解毒的食物。
(1)橄欖蘿卜茶:每日取橄欖100克、鮮蘿卜500克,加水煎湯代茶飲。
(2)冬瓜惹仁湯:冬瓜500克連皮切塊,惹茵仁50克,加水煮湯,加鹽調味服食。
(四)老年斑
1.老年斑是一種皮膚病嗎?
老年斑,醫學上又被稱為脂溢性角化,是指在老年人皮膚上出現的一種脂褐質色素斑塊,大部分是在50歲以後開始出現,多見於高齡老人。這是因為日光照射、皮膚老化以及J漫性炎症等原因造成的,屬於一種良性表皮增生性腫瘤,一般多出現在麵部、額頭、背部、頸部、胸前等,有時候也可能出現在上肢等部位。開始剛出現時,是1個或數個黃褐色的扁平丘疹,顏色較淺,以後顏色會逐漸加深,變成深褐色,厚度也增加。
2.老年斑需要治療嗎?
老年斑是組織衰老的一種先兆斑,表示細胞進入了衰老階段。進入老年以後,細胞代謝機能減退,體內脂肪容易發生氧化,產生老年色素。這種色素因不能排出體外,於是沉積在細胞體上,從而形成老年斑。中醫認為進入老年期後肺氣虛衰、皮膚滕理失養,是長老年斑的根本原因。現代醫學認為,老年斑主要是由於老年人細胞代謝機能減弱,當飲食中攝取脂肪過多時,容易發生氧化,產生褐色素,這種色素是細胞本身不能排泄的廢物,它沉積在細胞體上,加速細胞的老化,從而形成老年斑。
3.老年斑惡變的可能性大嗎?
老年斑惡變的可能性很小。但要注意的是,要把老年斑和黑色素瘤相互區別開來,如果是黑色素瘤就有惡變的可能,惡變的征兆一般是突然增大或擴散出小的衛星狀的黑色顆粒,就應該馬上治療。而老年斑沒有惡變,就不需要治療,一定要治療的話可以采取冷凍法、激光法和電離子法等除掉老年斑,而市場上一般的化妝品和保健品都很難去掉老年斑,所以最好不要隨便亂用,避免造成皮膚過敏等症狀。
4.在生活當中有哪些小竅門防治老年斑?
(1)老年斑如果數量很少,可以采取冷凍或激光法。如色斑數口較多時,宜用5一氟尿P吒軟膏外用,或采用經驗方法,每日3次拍打手背,拍打到發紅發熱,再摩擦100次。
(2)生薑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其中的薑辣素有很強的對抗脂褐素的作用。把薑洗淨切成片或絲,加入沸水衝泡10分鍾,再加一湯匙蜂蜜攪勻,每天飲用1杯不間斷,可明顯減輕老年斑。也可將薑切碎,拌上精鹽、味精、辣椒油等調料,長期食用。
(3)將維生素E、維生素A膠丸刺破,塗抹在老年斑處,每天3次。還可以每天服用維生素C500毫克和維生素E100毫克。其次是維生素A,Bi,$z,它們具有使皮膚柔膩、光滑、潤澤,皮膚皺紋舒展,消退色素,清除斑點的功效。
(4)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五髒六腑氣滯血癖,人的臉色就會晦暗萎黃,容易長出老年斑,還會出現性情急躁、心情鬱悶、月經不調、失眠多夢等症狀,隻有內調外治,標本兼治,才能徹底治愈。建議找正規中醫師調治。
(五)全身浮腫
1.哪些疾病可引起浮腫?
心髒病、肝病、腎病、內分泌異常等疾病。
2.因疾病引起的浮腫都有哪些特點?
一般健康人在早晨醒後也可以出現極輕度的浮腫,但起床活動後浮腫現象在20分鍾之內徹底消失。如果在清晨醒後,頭麵部有明顯浮腫,特別是眼瞼浮腫,或伴有全身浮腫,則提示患有腎病或心髒病。一般來說,腎病引起的浮腫以頭麵部為主,清晨起床活動後,浮腫可以逐漸減輕。而心髒病引起的浮腫以全身浮腫、下肢浮腫為主,清晨起床活動後,浮腫不會消失,還可伴有胸悶、心慌、氣短等心髒病症狀。貧血患者也可伴有清晨浮腫,但浮腫程度相對輕一些。建議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明確情況。
3.早晨起床時浮腫,活動後消退是什麼原因?
早晨起床後,眼瞼及顏麵常出現輕度浮腫,下肢有凹陷性水腫或緊繃感,隨著活動,逐漸減輕消退,多發於女性。這種暫時的浮腫醫學上認為與神經精神因素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
4.浮腫會受環境高溫及體位的影響嗎?
有些人特別是在高溫環境或身體較胖又不愛活動者,受環境高溫的影響,皮膚血管擴散,體液滲透並積聚於皮下組織,常在手、足等處發生浮腫。夏天過後,則自行消退。但每到夏天必發,反複多年。
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可因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淤積造成浮腫,改變體位後一段時間,浮腫可自行減輕、消失。
5.有哪些藥物可以引起浮腫?
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睾丸酮、雄性激素、胰島素、硫服、甘草等藥物,可導致臉、手、足出現浮腫,停藥後浮腫會逐漸消退。
6.有冠心病等心髒病時要限製喝水嗎?
有冠心病等心髒不好的人,平日不能大量喝水,尤其是老年人,因為大量喝水後,水分通過腸道吸收進入血液,使血量大大增加,加重心髒負擔,使患者出現胸悶不適。另外,多餘的水分還會從血管滲透到身體各部分,使人出現浮腫。建議老年人一次喝水量不要超過100毫升,而且要盡量控製頻率。
7.家庭怎麼護理全身浮腫?
(1)出現浮腫時,要限製水分和鹽分的攝取;為了能排出身體多餘的水分,最好多吃有利尿作用的食物。情況嚴重無法減輕時,必須到正規醫院接受醫生的診斷。
(2)飲食除了要減少鹽分外,也可多吃含鉀的食物,因鉀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鹽分,含鉀的食物包括番茄、香蕉、紅薯等。
(3)保持樂觀情緒,長期堅持適當鍛煉,如散步、慢跑、健身器械鍛煉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
(4)選擇食物應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無機鹽、低脂肪、低膽固醇、少糖、少鹽為原則,芹菜、蘿卜、菠菜、西紅柿、大豆、蘑菇、大蒜、水果以及豆製品等食物可多吃一些。
(5)避免久坐久站,經常活動下肢,並注意經常上抬兩下肢。
(6)保證良好的睡眠,起居有規律。
8.能減輕全身浮腫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1>赤小豆、花生、大棗各loo克,放少許冰糖一起煮湯食用。
(2)綠豆、惹米仁各100克,同煮湯食用。
(3)鯉魚1條(重約250克),赤小豆100克,一起煮湯服用。
(4)母雞半隻或童子雞1隻,與黃茂100克一起蒸熟,喝湯吃雞肉。
(5)鴨1隻,與冬瓜1000克一起煮湯食用。
(6)鯉魚1條(重約250克),冬瓜500克,加水清燉,吃魚食瓜喝湯。
(7)冬瓜500克,赤小豆30克,加水適量,加鹽少許,吃瓜喝湯。
(8)玉米須、冬瓜皮、赤小豆各適量,煎湯代茶飲,連服至浮腫消失。
(六)消瘦
1.怎樣通過公式計算是否消瘦?
可以根據以下公式算出是否消瘦:用身高的厘米數減去100後乘以0.9,得出的答案就是標準體重。如個人身高180厘米,標準體重就是(180-100)x0.9=72千克,低於或高於標準體重10%都屬於正常現象。如果實際體重低於標準體重10%以上,就要考慮是否已消瘦了。
2.父母食欲正常,但逐漸消瘦是怎麼一回事?
食欲正常而體重減輕,是由於消化及吸收功能異常,或還有消化係統以外病因所致嘔吐、腹瀉,寄生蟲病等。
3.食量增加,體重反而減輕是什麼原因?
雖然進食較多,但消耗增加,使體重減輕,可能是因甲亢、糖尿病等疾病所致。
4.伴隨食欲減退,逐漸消瘦是怎麼一回事?
食欲減退,攝入的食物減少,身體分解代謝亢進而致體重減輕,如:①全身性疾病:感染、惡性腫瘤、血液病,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垂體前葉功能減退;②精神因素:憂鬱症,神經性厭食等;③消化係統疾病:慢性胃腸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胰腺疾病等;④嚴重創傷與燒傷:此時常有大量血漿滲出,蛋白質消耗量顯著增加等;⑤肺結核等消耗性疾病。
5.老人出現異常消瘦怎麼辦?
(1)找出原因,是否有潛在的慢性病,如腫瘤、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胃腸疾病等增加消耗或影響吸收的疾病,然後及時予以治療。衰老引起的消化吸收障礙,牙齒脫落、味覺減退等則應增加菜譜花樣,切細燉爛,使之刺激食欲又易於消化吸收。
(2)增加蛋白質的攝入,特別是動物性蛋白質。每餐正餐至少要包含170克質量好的蛋白質(如瘦肉、魚肉、蛋、豆腐等)。
(3)甜食易於吸收,脂肪類熱量高,應適當多吃些。
(4)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既占了體積又影響其他營養素吸收,應適當控製。
(5)每日多吃幾餐,盡量使總進食量增加些。
(6)補充多種維生素,以調整全身器官功能。適當補充些鋅,以改善食欲。
6.中醫怎樣用藥膳改善消瘦?
(1)參EE燉雞:黨參30克、黃茂30克、母雞肉150克、紅棗5枚、生薑3片,放入碗內加水適量蓋嚴,隔水燉2小時,加鹽、味精調味,吃肉飲湯。適用於形體消瘦、氣短、自汗、易感冒者。
(2)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30克、生薑15克、羊肉150克,加水適量,煮至羊肉爛熟為止,加鹽等調味,吃肉飲湯。
適用於形體消瘦,麵色不華,頭暈口眩,心悸失眠,肢體麻木,怕冷者。
(3)甲魚骨髓湯:甲魚1隻(去內髒及爪)、豬脊髓150克、生薑3片,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爛為止,加鹽等調味,吃肉飲湯。適用於形體消瘦,五心煩熱,腰酸遺精,兩足痞弱,口幹咽痛者。
(七)肥胖1.老年人身體發胖是“心寬體胖”嗎?
父母人到中老年後,身體開始發胖了,有人說是“心寬體胖”,是健康的表現。實際上,身體異常發胖並不好,以下是導致發胖的原因:
(1)運動量減少: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活動量、運動量多有不同程度地減少,如工作性質有了變換,且多數人改變為比較輕鬆的工作或者退居二線等,生活上也逐漸趨向穩定,工作的擔子減輕了,精神緊張程度也放鬆下來,因而飯吃得香、吃得多,無形之中攝入量大大超過身體需要量,時間長了就會造成肥胖。
(2)甜食、油炸食物吃得多。如油餅、油條、花生、瓜子等。
(3)飲食結構不合理。老年人生活清閑了,天天換著花樣做飯,天天燉魚燉肉,還有休閑食品攝入過多,如花生、瓜子天天吃,甜點和飲料不計量,時間長了也會導致肥胖。
(4)人體生理功能的改變。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各組織髒器功能也逐漸衰老,新陳代謝能力減低,尤其是更年期婦女,由於性激素分泌量減少,脂肪易堆積而導致肥胖。
2.凡是身體變胖,就會是“肥胖病”嗎?
不是人一“肥胖”,就會構成“肥胖病”,隻有體形嚴重失常、體重與身高比例嚴重失調,才可能構成肥胖病。如果體重因為飲食改善、鍛煉減少而發胖,並且發胖程度不嚴重,就未構成肥胖病,此時,不必驚慌。
3.怎樣通過公式計算確定得了肥胖病?
可以根據以下公式算出是否肥胖:用身高的厘米數減去100後乘以0.9,得出的答案就是本人標準體重。如個人身高180厘米,標準體重就是(180-100)x0.9=72千克,低於或高於標準體重10%都屬於正常現象。如果實際體重高於標準體重10%以上,就要考慮是否已肥胖了。
4.身體異常發胖可引起什麼危害?
(1)活動不便:大腹便便,體重嚴重超標,走路困難,彎腰費力,跑不動,蹲不下,無力氣,懶活動,給生活、勞動等帶來諸多不便。
(2)導致產生一係列的疾病:①關節炎與痛風,造成行動困難和血液循環不良;②背部與腿部的問題與疾病,主要是血液循環不良;③呼吸方麵的問題,出現氣喘、氣急等;④容易發生意外事故,主要是行動不便所致;⑤外科方麵的問題,主要是進行手術有困難;⑥肥胖人易患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卒中、腎髒病、肝與膽囊疾病等。
5.為了減肥可以不吃早餐或脂肪食物嗎?
父母中老年後,其就餐一定要正規,按時按量,不可不吃早飯或簡單對付一下。不吃早飯或吃不含脂肪的早餐不利於膽汁的排泄,容易患膽結石。因為夜間膽囊壁吸收膽汁中的水分,第二天早上吃含脂肪的食物(這裏指的是用油做的肉、蛋、菜)後,膽囊收縮排出膽汁參與消化吸收,等於清洗了一次膽囊。如果不吃早飯或不吃含有脂肪的早餐會使膽囊不收縮,膽囊不排出膽汁,膽囊會繼續吸收膽汁中的水分,直到吃中午飯時,這樣膽汁越來越豁稠,久而久之便形成結石。
6.肥胖者怎樣通過科學飲食來控製體重?
(1)應杜絕吃甜食、油炸食品,嚴格限製喝啤酒。
(2)超重過多的老年人可以在家按少吃多餐的原則,減少澱粉食物攝入,每天隻需150-200克,不夠的用副食來補充。晚餐盡量喝奶補鈣,或喝粥、喝湯、多吃綠葉菜、粗纖維蔬菜和水果。適時吃些粗糧,保持大便暢通,以利於新陳代謝,減少便秘帶來的自體中毒。
(3)逐步適量減食:根據自己的活動強度來確定每天需要的食量,然後逐步減少,但並不是限製食量。
(4)每天必須吃早餐:如不吃早餐不但會使你在上午失去必要的能量,而且可能使你在一天中不自覺地吃更多的東西。
(5)一天中最後一餐要吃少:因為人一般在晚上很少活動,消耗的能量少,吃太多很容易積聚脂肪。
(6)細嚼慢咽,不要挑食:減肥要以保持健康為前提,而各種食物對保持健康非常必要,所以不要挑食,要保持均衡飲食。
(-)多喝開水:水有助於新陳代謝,並能抑製食欲,隻是要根據醫生建議,否則會致腎功能受損或致水腫。
7.怎樣通過運動來控製體重?
(1)生命在於運動,肥胖者可在運動中調節體重,但不能過度過久的超負荷運動,否則會導致某些疾病的發生,如頸椎病、腰椎病、膽結石、脂肪肝、高血壓、冠心病等。如在等公共汽車時可以鍛煉頸部、腰部和肩部;在廚房做飯的間歇可以伸伸胳臂、踢踢腿、下蹲幾次;晚上看電視時不要坐著不動,可以一邊看一邊運動。
(2)每周堅持至少5天鍛煉,每天堅持半小時以上,運動到出微汗為止,這樣才能達到消耗脂肪的口的。也可以在每天晚飯看完電視新聞後散步1小時或雙休日去郊外遠足鍛煉,堅持下去體重就可以慢慢往下減。以每個月減0.5-1千克為宜,當達到正常體重時,晚餐可加50克澱粉食物。
(3)老年人的運動量以鍛煉後不出現胸憋氣喘為宜,不要過度勞累,避免情緒過於激動,引起高血壓、心絞痛發作。
老年人的鍛煉形式,身體好的可以扭秧歌,身體稍差的可以練太極拳之類,再差的或有明確疾病的以散步為主,要量力而行。
(4)老年人可以經常參加一些群體性活動,比自己一個人運動要有興趣些,如韻律操、打腰鼓、交際舞、打太極拳等,並要長期堅持。
(八)肌膚麻木
1.哪些疾病可引起j兒膚麻木?
老年人肌膚麻木是以症狀命名的疾病,類似於西醫的多種結締組織疾病(如風濕、類風濕疾病)。常見的有營養障礙疾病(如維生素缺乏症)、代謝及內分泌障礙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症等),以及其他疾病(如感染、腫瘤),在疾病過程中所發生的多發性神經炎及周圍神經損害,產生麻木;一些關節勞損性疾病,如腕管綜合征、網球肘、頸腰椎疾病等,也常以麻木、脹痛為主要症狀;高血壓、高血脂、腦動脈硬化引起的腦血管病變,也常以麻木作為主證或兼證。
2.中醫怎麼認識j兒膚麻木?
中醫認為“麻木”屬氣血的病變,臨床上常見正虛邪實、虛實夾雜的複雜變化。多因氣虛失運、血虛不榮、風濕痹阻、痰癖阻滯所致。麻木一證,以氣血虧虛為本,風寒濕邪及痰、癖為標。麻木病因雖有多端,而其病機皆為氣血不能正常運行流通,以至皮肉經脈失養所致。氣血不足、寒氣阻滯、血脈不通、氣血不能濡養經絡是麻木病症的基本病因病機。
3.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現麻木症狀要警惕什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