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七、內髒症狀(2 / 3)

3.藥物因素可引起失眠嗎?

睡前服用了引起神經興奮的藥物,如治療結核病的異煙腆,治療喘息的麻黃素、氨茶堿等,易產生興奮而難以入睡。

另外左旋多巴、苯妥英鈉等都能引起老年人失眠。左旋多巴不僅能引起失眠,而且還可引起噩夢,擾亂睡眠。夜間服用利尿劑會增加夜尿次數,造成再度入睡困難。另外,安眠藥或嗜酒者的戒斷反應也有失眠的表現。

4.情緒因素會引起失眠嗎?

情緒失控引起的心境上的改變,這種改變特別會在情緒不穩時表現出來,它可以是由某些突發事件引起,如特別的喜事或特別的悲傷、生氣等都可導致失眠。這種因突發事件引起的失眠隻是一種現象,可能是偶然發生的、暫時的;而更嚴重的失眠則是長期存在著睡不好的現象,他們的情緒持續性地處於低落狀態,緊張、害怕、擔心、懷疑、憤怒、憎恨、抑鬱、焦慮等情感不僅占據他們白天的感覺器官,而且就連晚上也仍然欲罷不能。

5.白天睡眠過多會影響睡眠嗎?

老年人白天沒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所以白天小睡過多,也是影響夜間老年人睡眠的原因之一。老年人一般磕睡多,在環境安靜,無所事事的情況下,白天小睡容易增多。適當控製白天睡眠,就能明顯改善夜間的睡眠質量。

6.環境和生活習慣會引起失眠嗎?

(1)環境原因:常見的有睡眠環境的突然改變,居室臨街、鄰居喧嘩、周圍環境嘈雜等。

(2)個體因素: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睡前飲茶、飲咖啡、吸煙等。

(3)老年人夜尿次數多,打亂了睡眠規律。

7.父母失眠能常用安眠藥嗎?

老年人失眠是一種複雜的現象,藥物治療隻能起部分作用,況且“是藥三分毒”!鎮靜劑不僅易成癮,產生藥物依賴,而且可對肝髒、神經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對記憶力也有損害。

所以,許多人希望“不藥而治”。

8.父母怎樣科學謹慎使用安眠藥和其他藥物?

一旦出現失眠,不能單靠藥物控製,首先要從生活方式、飲食、運動與心理方麵進行調理,效果不佳方才考慮藥物治療。適用於老年人的失眠藥多為中長半衰期的苯二氮罩類衍生物,如硝基安定、舒樂安定、硝基去氟安定等。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不要突然停藥或大劑量用藥,以防止引起“反跳”現象。

有些藥物在治療疾病時也能引起失眠,如老年人常用的抗高血壓藥、利尿劑、甲狀腺藥物、類固醇和中樞興奮藥等,在服用期間應提高警惕,必要時進行藥物調整。

9.老年人怎樣合理安排飲食促進睡眠?

老年人要合理安排飲食、不飲酒。退休老年人活動量減少,食欲差,飲食的規律性也不如退休之前,晚飯吃得早也吃得少,因而有時到了夜間臨睡前會感到饑餓,不吃點不行,吃了又影響睡眠。另外,有些老年人有飲酒習慣,又誤聽別人說睡前喝點酒能夠睡得更好,因而在睡前喜歡喝上幾口,結果反而降低睡眠質量。由此可見,應合理安排好飲食與作息時間,盡量將晚飯安排在下午6點鍾左右,晚飯後再吃點水果,或者在臨睡前2小時吃上1-2塊熱量高的小點心,以防止臨睡前饑餓感,切忌在睡前吃東西或飲酒。

10.老年人白天怎樣安排睡眠?

老年人白天應少睡,增加活動。老年人白天活動減少,由於活動不足,影響夜間睡眠質量,表現為睡眠變淺、易醒、早醒,而到了第二天卻感到昏昏欲睡。因此,老年人要盡量堅持白天清醒狀態,以保證夜間高質量睡眠。當然,並不是白天就不能睡,在下午1-2點有睡意時,可自然地少睡片刻,15-30分鍾即可。

11.老年人臨睡前有哪些注意事項?

(1)目垂前洗洗、少看電視:在臨睡前最好洗個熱水澡,可使全身放鬆易於入睡。如果沒有條件洗熱水澡,也要用熱水洗洗腳,多泡上一會兒,也可促使神經放鬆而促進睡眠。

(2)睡前保持心情平靜:老年人退休後,原先的生活節奏改變了,地位也發生很大的改變,此時應盡快適應並形成新的生活模式,同時加強心態調整,對事要保持平淡的心態,防止過憂過喜,避免情緒異常波動。否則,很容易因此而引起精神與心理方麵的某些障礙,表現為急躁、焦慮、憂鬱、抑鬱等,導致睡眠質量下降,易早醒;重者發生持續性的失眠,嚴重危害健康。

(3)忌睡前說話:因為說話容易使大腦興奮,思想活躍,從而影響睡眠。可以在睡前看一些專業書,專業書全是幹巴巴的理論,很容易入睡。不要看小說、雜誌,因為在情節精彩的情況下反而易導致失眠。

12.什麼樣的睡姿有利於睡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睡姿和睡眠周期,選擇最合適的睡眠時間及方式,以養成規律性的生理時鍾。一般主張向右側臥,微曲雙腿,全身自然放鬆,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無論是每晚的睡眠還是白天的小睡都要盡量保持在同一個時間上床和起床,節假日也不例外。

13.有哪些簡單實用的保健安眠療法?

(1)按摩:每天按摩太陽穴、百會穴(頭頂正中,兩耳尖連線的中點)數次,用保健木梳梳頭5分鍾,保持心情舒暢,解除煩惱,消除思想顧慮。

(2)填臍療法:取酸棗仁10克,研為細末,置肚臍中,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1換。

(3)敷足療法:取朱砂3-5克,加粗糊適量調勻,置於傷濕止痛膏上,貼敷於腳心湧泉穴上,包紮固定,每晚1次。

(4)中藥:酸棗仁巧克,生熟各半,構祀5-10粒,睡前咀嚼吞下,也可養心安神。

(5)柏樹葉裝枕頭可安眠:揀一些柏樹葉,洗淨曬幹,裝入枕頭,枕在頭下有一股清香味,使人感到舒適,可起到鎮靜安眠的效果。

14.中醫怎樣認識失眠?

按中醫辨證,失眠可分為心脾血虛、陰虛火旺、痰熱內擾等幾種常見類型。

15.心脾血虛引起的失眠有什麼特點?

心脾血虛:失眠特點多為輾轉不能入睡,至後半夜或近天亮才模糊入睡。此型常見於正常老年人和抑鬱症、老年性癡呆症等精神疾病,多伴有心悸、健忘、倦怠乏力、麵色蒼白。

常由思慮過度、勞逸失當、損傷心脾氣血,以致心神失養導致失眠。

可用小麥片(小麥軋扁)50克,紅棗巧枚,冰糖適量,水適量,煎成一碗,睡前2小時服。小麥能養心除煩、引人入睡,大棗有養血作用,糖水亦有除煩安眠的功效。或者用龍眼肉10-巧克,糯米巧克,煎成稀粥,臨睡前2小時服。龍眼肉有益心脾、補氣血、安神誌之功。

16.陰虛火旺型失眠有什麼特點?

失眠特點多為終點型,即早醒。一般入睡易,半夜醒後即不能再睡。多見於腦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等,伴有五心(即胸口和手足心)煩熱,或心悸、汗出、舌幹咽燥,或頭暈耳鳴。

多屬腎陰不足、心肝火旺,以致心神不寧。

可用蓮子肉、百合各30克,加水煎煮數沸後加白糖適量,每日1次,睡前2小時服。百合、蓮子肉都有養心安神作用,若火旺者與蓮子心同煮,以加強清心火。亦可用核桃仁、柏子仁各20克,加入大米煮粥或構祀子20克和瘦肉熬湯喝。

17.疾熱內擾型失眠有什麼特點?

失眠特點呈間斷性,即時睡時醒,睡亦不熟,呼之即醒,可伴有噩夢或夢魔,多見於有慢性消化不良者。伴有心煩、胸悶、痰多、口苦。多見於素嗜肥甘辛辣者,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響,即中醫所謂的“聚濕生痰”,久則生熱,上擾心神而致失眠。

18.為什麼葛筍、小米能促進睡眠?

葛筍50克去皮切片,搗汁,燉溫服,每日1次。葛筍性苦涼,能清熱化痰、鎮心安神。它的莖葉中有一種乳白色液體,具有類似鴉片的鎮靜安神功效而無鴉片的毒性,故有良好的催眠作用。

也可用小米15-20克,柑橘皮5克,煮粥,服用時加少量白糖,臨睡前食用。據現代藥理研究,小米中色氨酸和澱粉的含量都很高,食後可促使胰島素的分泌,提高腦內色氨酸含量,起催眠作用。

(六)嗜睡

1.老年人嗜睡是什麼原因?

(1)環境因素:老年人如果生活比較孤獨、單調,再加上體力欠佳、心髒功能不好,或患有骨關節病等,往往不愛活動,容易導致老人嗜睡。因此,如果是環境因素所致,老年人平時應充實生活,進行一些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活動,從而緩解嗜睡症狀。

(2)疾病因素:當老年人出現嗜睡狀態,應該考慮是否有腦部病變,如腦部的炎症、腦瘤、腦萎縮、腦動脈硬化症和腦血管疾病等,都會引起老人嗜睡的狀態。另外,老人甲狀腺功能低下或肺部感染等的早期症狀,也往往是精神萎靡和嗜睡。

(3)藥物因素:主要指安眠藥的副作用,因為有的安眠藥作用時間比較長。另外,若老年人有慢性腎功能衰竭或低白蛋白血症,容易出現安眠藥的後作用,表現為第二天起床後精神不佳,倦乏嗜睡。

2.老年人嗜睡有必要看醫生嗎?

對於老年人嗜睡切莫掉以輕心,不要一味地認為是年老體衰導致的嗜睡。尤其是當老年人嗜睡的情況比較嚴重時,更應該盡快谘詢專業醫生,請求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否則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3.過量食用油膩的脂肪類食物會引起嗜睡嗎?

食用了過於油膩的脂肪類菜肴後,人體消化脂肪時血液就要聚集到消化道上,這勢必影響大腦的血液供應量,使人飯後產生疲憊現象,進而導致嗜睡。

4.嗜睡者怎樣合理安排睡眠時間?

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以30-60分鍾為宜。有的老年人,晚上睡眠時間超過10個小時。其實,嗜睡與老年人血管硬化有關,睡眠時間過長的老年人比睡眠少的同齡老年人心髒病、腦卒中的發生率要高很多。另外,入睡狀態心率較慢,血液流動速度減緩,容易出現血栓。

5.父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嗜睡狀態?

(1)在了解老年人嗜睡的原因之後,子女應該注意適當的安排些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活動,使老年人感到生活充實而有意義,從而擺脫孤獨、寂寞感。

(2)在檢查老年人服用的藥物中,如果有用安眠藥引起的嗜睡,就應該停用、改用或減量應用安眠藥物。

(3)注意關心詢問父母的疾病情況,及時就醫,以防延誤治療。

(4)晨練後不宜繼續睡覺。

(5)飲食清淡簡單,但又要注意營養,葷素合理搭配。

6.父母有嗜睡狀況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1)經常嗜睡的人最好不要開車,不要上高樓和水庫湖邊等危險的地方,不要操作大型輪齒類機械工作,減少發生危險的可能性。

(2)如果體重超標,就要從健康減肥和控製體重入手。

研究證明,有相當一部分嗜睡患者在成功減肥之後都減輕甚至徹底消除了這種症狀。

(3)嗜睡患者如果白天實在無法抑製自己想睡覺的欲望,可以順其自然,在白天有規律地安排時間小睡一段或幾段。隻要形成規律,不影響正常生活,就不要把嗜睡當成病來看。

(4)子女對父母的嗜睡問題在心理上要重視。不要把嗜睡的人看成是懶惰、不能發揮自己能力的人,要讓他們感覺到別人對他們的支持,隻有這樣,才能增強父母信心,對緩解嗜睡有好處。

(七)惡心嘔吐

1.因胃腸道疾病引起的惡心嘔吐有什麼特點?

(1)潰瘍病、胃炎嘔吐後症狀可減輕,而胰腺炎、膽道疾病發生反複嘔吐後腹痛常不能緩解。

(2)嘔吐物中有血跡,或呈咖啡樣,提示上消化道出血,若為糞性嘔吐物,則提示低位腸梗阻、胃結腸屢等;胃腸梗阻可引起反複嘔吐,幽門梗阻時常有胃型、胃蠕動波、震水聲存在,而腸梗阻時則可見腸型及腸鳴音亢進。

2.心、腦、牙髒疾病也可引起惡心嘔吐嗎?

腎髒疾病可導致腎功能不全、尿毒症,常在早晨起床後、進餐前發生嘔吐;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除胸痛、胸悶、出汗外,常伴有惡心、嘔吐;腦血管意外、高血壓急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均可引起嘔吐。

3.反複嘔吐怎麼應急處理?

(1)禁食、禁飲水4-6小時,以防誤入氣管。嘔吐停止後逐漸進食。

(2)昏迷病人頭側位,及時擦淨口腔內嘔吐物,禁止用毛巾堵住鼻、口腔。警惕嘔吐物嗆入氣管。

(3)一般嘔吐可給予鎮靜藥、止吐藥治療,如安定、胃複安、阿托品、嗎丁琳等。服藥時間宜於睡前或飯前半小時。

(4)劇烈嘔吐者應盡快送醫院檢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