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親隨著年齡的增長月經有什麼變化?
45-55歲的婦女是由生育期過渡到老年期的一個生命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卵巢功能開始衰退。首先是黃體功能逐漸衰退,卵泡發育到一定程度,即自行萎縮,不再排卵;無黃體形成,表現為生育功能衰退;月經周期間隔時間延長,表現為間歇性閉經,由正常21-35天變為2-3個月或更長時間行經1次;經量可正常或較前減少,間隔時間逐漸延長到4-5個月或半年才行經1次,以後則完全停止。
2.什麼原因可導致月經失調?
月經失調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或是月經前或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症狀,病因可能是器質性病變或是功能失常。許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壓病、肝病、內分泌病、生殖道感染、腫瘤(如卵巢腫瘤、子宮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經失調。
3.中老年女性月經紊亂有哪幾種形式?
(1)月經周期延長或間歇閉經,月經量逐漸減少、行經時間逐漸變短,最後致月經停止而絕經,這是最常見的形式。
(2)月經周期縮短、頻發,月經量多,甚至出現陰道大出血,經期延長或淋漓不止,以後逐漸減少至絕經。
(3)月經突然停止,但較為少見。
4.月經不調需要做哪些檢查?
(1)卵巢功能檢查:①子宮內膜活檢;②陰道脫落細胞檢查;③宮頸豁液結晶檢查;④血清EZ,P測定;⑤基礎體溫測定。
(2)垂體功能檢查:①直接測定血LH,FSH水平及PRL水平;②垂體興奮試驗。
(3)蝶鞍CT檢查,了解有無垂體腺瘤。
(4)染色體檢查。
(5)B超檢查,了解卵巢有無多囊性改變。
(6)進一步檢查如:腹腔鏡檢查了解性腺狀態,有無發育不良、多囊卵巢、卵巢早衰等改變,磁共振檢查排除垂體腺瘤。
5.老年女性絕經後陰道長期不規則地出血應警惕什麼病?
要高度懷疑子宮內膜癌。表現為不規則陰道流血,特別是長期不規則地出血以及絕經後出血,更應重視。
6.中年女性月經量過多提示有什麼病?
可能是凝血障礙性疾病。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疲、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均可表現為子宮出血或月經量過多。需要檢查血常規,包括血小板計數和凝血、出血時間來明確診斷。
7.中老年婦女如何調理月經失調?
(1)緩解精神壓力,可從事一些全身運動,或多參與公眾活動,如遊泳、跑步、跳舞、打太極拳等,每周進行1-2次,每次30分鍾。
(2)要防寒避濕,避免淋雨、涉水、貪涼吹風、喝冷飲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涼,注意保暖。
(3)盡量防止手機、電磁爐等造成的輻射。
(4)不要濫用或經常大量使用抗生素,對女性而言可致月經失調、不排卵、閉經,這可能是藥物抑製和傷害了自身的抵抗力,導致了機體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