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整風運動(二)(1 / 3)

隻不過,就算是這樣的村子,也受到了科學門的影響--有幾座新起的屋子,用的是紅磚、水泥,透亮的玻璃窗,屋旁堆的是煤餅,而不是稻草柴火,村道上行過的大車的木輪子換成了更輕便的橡膠輪胎,屋前屋後晾曬的衣服,一看就是化學染的棉紡衣服,那顏色就算是過了水,依然鮮豔。 Ww WCOM

田裏到處能看到神豆、番薯、玉米、辣椒、番茄、西蘭花等各種新式作物。

此時已近入夜,透過玻璃窗,點點燈光亮了起來,卻不是油燈蠟燭,而是煤油燈,村民們在亮晃晃的油燈下吃著噴香的飯菜,女人們借著燈光,用縫紉機給孩子做衣服,有村民在送客時,打上了手電,雪亮的手電筒光在山路上照出老遠老遠。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幕,郭大路原本因這雪糖鋪夥計敷衍了事而一肚子的氣,慢慢平息了下來,大李朝的老百姓,是實實在在享受到了科學門帶來的好處的,隻不過,自己的步子實在是太快了點,人手又實在有限,以至於基層工作人員疲於奔命,草草了事。

正所謂,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基礎工作事無巨細,包羅萬象,最是難做,在1世紀,以種花家基層的執行能力,許多政策都要大打折扣,甚至走了樣,更不要自己在大李朝推行工業化了。

郭大路在心裏琢磨著,幹部問題是個大問題啊,其實因為時間和精力有限,郭大路一直沒有處理好幹部問題,義學免勉強算是他的幹部培訓學校,但具體教學工作都是由李華負責,他除了剛開頭幾期學生,此後難得去上課,雖然義學教室裏高高掛著後龍先生的畫像,但很多學生卻並沒有見過他的真人。

而且,學校畢竟是教育機構,和專業的幹部培訓機構還是有很大的差距,裏麵的學生都是憑自己的愛好在學校學習,並沒有什麼一致的理念團結在一起,非要有,那最多也就是同門之義。

可偏偏科學門又不同於修行門派,不煉丹,不修器,絕大部分學生徒有功德之力卻施不了法,本質上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還要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不是進入科學門在各地設立的工廠企業,就是被其他私人企業用高薪聘走。

用一盤散沙來形容郭大路擁有的骨幹人才,有些太過貶低,但是,沒有戰鬥力、凝聚力、紀律性,卻是肯定的。

郭大路突然想到,自己一直從1世紀引進工業和科技,怎麼就沒有想到引進製度呢?

如果請1世紀的專家,給身在大李朝的自己和科學門,設計一個相對先進的組織架構、幹部培訓機製、內部管理條例不知可不可行?

郭大路正在胡思亂想,一抬頭,崔老漢家到了。

崔老漢家比村裏其他人家要窮一點,家裏沒有安裝玻璃窗,也沒有煤油燈,就點了一個鬆明把子照明,鬆明把子煙大,屋子裏都是煙,陳青黛忍不住咳嗽了幾聲,顧氏忙向崔彩霞打了個眼色,崔彩霞進了裏屋翻騰了一會兒,取了兩根點了一半的蠟燭出來,心翼翼點上了。

烙餅、大蔥、麵醬、鹹菜炒肉絲、野兔肉等幾個菜擺上了桌,顧氏笑道:“兩位貴客快上桌吧,菜沒有,烙餅敞開吃。”

陳青黛忙道:“崔大娘客氣了,這菜已經很好了。”崔彩霞在旁邊快嘴快語道:“那是,去年咱們家還在吃橡子麵呢,哪知道今年就能吃到雪花一樣的白麵烙餅了,裏麵還打了好幾個雞蛋。”

崔老漢這才想起一件極重要的事--怎麼向老婆交待兒子跑到城裏打工去了這件大事!他此前一直為多收了三五鬥神豆卻沒多賺幾個錢而悶悶不樂,臨到快吃飯了,才想起來,兒子跑了這樣大的事,還沒同老伴過呢。

崔老漢漲紅著臉:“那個老婆子,有件事兒--”

顧氏利落地道:“有啥事兒吃了飯再唄,總不能讓兩位客人站著吧,陳姑娘身子骨可不太好,心累著。”

崔老漢再老實也知道這事兒拖不過去,一咬牙:“老婆子,兒子跑城裏去了,今兒吃飯不用擺他的筷子了。”

崔老漢剛準備接受老妻的盤問和埋怨,卻聽到女兒彩霞撲哧笑了一聲:“爹,咱們早就知道了。其實哥一直鬧著想去城裏務工,娘眼見著勸不住,就偷典了自己的銀釵讓他當盤纏呢,就算今兒沒有在你麵前過明路,也就這一兩,娘就悄悄送哥走了。”

崔老漢一怔,搖頭苦笑道:“這可好,感情一家子全都知道,就瞞著我一個人。得了,孩子想闖就讓他闖去吧,吃飯!”

大餅裹大蔥,沾著油炒過的麵醬吃,那個香!

鹹菜醃得也地道,鹹中帶酸,野兔肉有嚼勁,顧氏在裏麵放了點紅椒,辣得郭大路直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