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1 / 3)

揣,即揣度,指的是忖度人情、事理,權衡事物的利弊、得失,從中發現隱藏的真相。鬼穀子認為,募施大政於天下,必須善於“量天下之權,而揣諸侯之情”,即要全麵衡量一個國家的國情,據以決定自已的施政方案。即使是聖人,倘若不知揣的道理,也必將一事無成。因此,揣是一切計謀的基礎,也是論辯和遊說的根本方法。在現代商業活動中,我方為了達到某一目標,也必須預先準確判斷對方的心理,由表及裏地發掘其內心的東西,為說服對方做好充分的準備。

1.有所不為才毹有所為

《鬼穀子》中說:“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權,而揣諸侯之情。量權不審,不知強弱輕重之稱;揣情不審,不知隱匿變化之動靜。”其大意是,古代善於統治天下的人,必然首先徇天下各種力量的輕重,揣摩諸侯的實情。如果對權勢分析不全麵,就不可能了解諸侯力量的強弱虛實;如果揣摩諸侯的實情不夠全麵,就不可能掌握事物暗中變化的征兆。

商場如戰場。想要獲得成功,必定要先付出一定的代價。

辛亥革命前,是山西大德通票號最興盛的時候,但總經理高鈺沒有得意忘形,而是冷靜處事,凡重大進退總是三思而後行。當時,三歲的小兒溥儀被扶上了皇帝寶座,高鈺就看出天下將不安的苗頭,於是在經營上采取保守的做法。稍後,革命黨人在南方的活動加劇。高鈺便覺得事必大變,所以采取了急流勇退的方式,迅速收斂業務。高鈺的這一舉措。與當時票號界的隆盛局麵極不相稱,受到世人的譏諷。很快,他的收斂之計剛剛就緒,辛亥革命就爆發了!於是,絕大多數票號由於準備不足,猝不及防,在擠兌風潮的襲擊下紛紛關門!而在這些票號遭受這場滅頂之災時,大德通票號卻有備無患,安然渡過了這場金融風暴!

高鈺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知道票號的經營與政局關係極大,一有大的政變,就可能引起災難性的後果。因此,他密切關注時局的變化,以此為根據決定自己的經營策略,顯然這是一種十分明智的做法。

以“石油大王”的名號著稱於世的洛克菲勒,當初也是靠著料事如神的絕招打開了巨大財富的大門。1859年,當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出現了第一口油井時,洛克菲勒就看到了這項風險事業的前景。在別人畏縮不前的時候,他憑借非凡的冒險精神與合夥人爭購了安德魯斯一克拉克公司的股權。當他所經營的標準石洫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控製了美國出售全部煉製石油的90%時,他並沒有就此止步。到19世紀80年代,在利馬地區發現了一個大油田,因為含碳量很高,人們稱之為“酸油”。當時沒有人能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提煉它,因此隻賣一角五分一桶。而洛克菲勒認為這種石油總有一天會找到方法提煉,所以執意要買下這個油田。當時他的建議遭到董事會大部分人的;反對,而他卻說:“我將冒個人風險,自己拿出錢投資;這一產品。如果必要,拿出200萬或300萬。”他的決心終於取得了董事們的同意,實行這一決策。結果,才過了兩年時間,洛克菲勒就找到了煉製“酸油”的方法,油價一下子從一角五分漲到一元,標準石油公司在那裏建造了全世界最大的煉油廠,贏利猛增到了幾億美元。

有的時候,成功需要的是當局者丟卒保車的舉動;和具有遠見的眼光。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一個大將應;該具有的能力。

2.度於大小,謀於眾寡

《鬼穀子》中說:“何謂量權?日:度於大小,謀於眾寡;稱貨財有無,料人民多少、饒乏,有餘不足幾何?辨地形之險易,孰利孰害?謀慮孰長孰短?揆群臣之親疏,孰賢孰不肖?與賓客之智慧,孰少孰多?觀天時之禍福,孰吉孰凶?諸侯之親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變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側孰辨、孰知?如能知此者,是謂量權。”這段話的大意是,什麼叫量權呢?一般來說有十個方麵:一是度量國土的大小,謀算兵力的多少,衡量整個國家財貨的有無,估計百姓有多少,是豐足還是貧乏,豐足和貧乏者各有多少;二是分辨各國山川地貌的險峻與平易,考察哪處與己有利,哪處與己有害;三是分析各國的策略謀劃,弄清楚誰的策略更勝一籌;四是度量君臣的親疏關係,知道誰賢德、誰不肖;五是分析各諸侯所養的賓客,摸清誰是良才、誰是庸才;六是考察各諸侯的命運福禍,觀察誰吉利、誰凶險;七是考察諸侯的交誼,分析誰可以利用、誰不可利用;八是判斷各國老百姓的人心向背,哪國比較安定,哪國潛伏危機;九是考察國內的老百姓擁護誰、厭惡誰;十是考察不順從的勢力,哪些要提防,哪些可相契。如果能把上述十個方麵搞清楚,才是達到了“量權”的要求。

在戰爭中,必須對雙方的有關情況做全麵而綜合的分析,看哪些因素對我有利,哪些因素對我有害,並根據具體情況而設謀用兵,趨利而避危,以求克敵製勝。

春秋末年,伍子胥為報楚平王殺父殺兄之仇來到吳國,幫助闔閭奪取了吳王之位,受到了闔間的重用。伍子胥派人觀測天象,考察地理,又根據四方鄰國的實際情況,製訂出震懾鄰國的規劃。這些措施很快使吳國強盛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吳軍大舉進攻楚國,五戰五勝,最後攻陷了郢都,伍子胥終於報了殺父兄之仇,闔間也成就了自己的霸業。

要戰勝對手,必須先了解對手的實力,了解自己與對手共同的環境。知彼知己,才能揚長避短;度人量己,根據企業實際,以自己的優勢攻對手的短處,方能穩操勝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