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乖的May,從此以低十分的才智應對上司,偶爾犯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錯,果然上司有了笑臉,有時也會鼓勵、指點。同事們也不再冷漠,對待May友善了起來,也會分享一些經驗給她,從此May在公司裏一帆風順,步步高升。等她自己成了上司之後也發現,那些辦事從來不出錯,似乎不需要她指點的新人,確實一點也不可愛。沒有缺點的新人,和缺點太多的新人,同樣是上司最不喜歡的類型。任何一個有雄心、有策略、會管理的領導,都喜歡培養下屬而顯示自己的能力。即便是人才,也應該是自己栽培出來的,這也是為什麼有點小錯的Amy更討上司歡心的原因。
當然,前提是你不能是“爛泥扶不上牆”的新人,而是領悟力強,經過培養後能夠很快成長的新人。一個新人,最好是一間可以打七十五分的房子,這樣“設計師”才能慢慢指導你,盡情設計,享受“為人師”的快樂。 當然也不能做分數低於60分的新人,如果是連連犯錯,愚不可及的“朽木”,設計師是連修理你的興趣都沒有的,直接判你出局。
有些時候,急於表現自己,求得成功,難免會忽視身邊人的想法,顯得有點咄咄逼人,並且會錯過討教和進步的機會。很多時候做個好學生和聽眾是大有好處的,不管在什麼樣的年齡,身邊總有人是值得學習的,主動犯點無傷大雅的小錯,並且低姿態的主動求助、學習,會讓自己具備更多的人氣,獲更多的機會。有時候錯誤是不需要逃避的,按照常規,把工作做的絲毫不差,到很有可能說明,你隻會墨守成規,缺乏創意,沒有開拓精神。
在商機瞬息萬變的競爭社會裏,趨於保守的職員往往隻能被當作“墊底”的;要是你主動開拓進取,那麼犯一些不可避免並可以原諒的錯誤,其實是值得的,這說明你有進取心、有創意、有可塑性。失敗不要緊,可以讓上司發現你的特殊之處,而你的錯誤正好可以由上司糾正。當然,刻意犯錯時,你應該有把握能及時的扭轉敗局,並且這個錯誤並不是攸關全局的大錯誤,而隻是一點兩點小瑕疵,是可以挽回的,否則的話你就大錯特錯,真的失敗了。
$第二節 不要輕易負責任
“這件事我負全責”聽起來很酷,似乎你會因此給人留下有責任感,道德質量高尚,值得信任的好印象。但事實上這並不能讓老板對你真正有好感,與之相反,很有可能你會因為自己的鹵莽而陷入困境……
初入職場的新人總是會被教導: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能一出錯就找客觀原因。不敢勇於承擔責任,也不懂得彌補過錯的人是永遠也不會成就大事的。
大多數人都是遵照這樣的教導來做的,努力給人留下敬業,負責任、值得信賴的好印象,剛進入公司時,總是處處抱著謙虛學習的態度,對於前輩的要求一向都不會拒絕,甚至還會主動幫忙做事,攬責任上身。互相幫忙,本來是好事,但切記:與人交往,重要的是彼此盡力就可以了,並不是要為對方奉獻出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