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崇禎(再續)(1 / 2)

下邊的一切發生的太過行雲流水以至於崇禎根本就沒反應過來,曆史上上一次大臣們在皇上的大殿裏鬧騰好像還是誅殺王振的時候,這離崇禎的時代有一點遠,他沒有任何記憶,更何況當時撒潑的還是文臣,武將這麼搞好像還沒出現過。

這算是什麼?曆史上公認崇禎為人比較多疑,那我們就來模仿一下多疑的人的思維回路。

1:他在金殿之上這麼鬧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難道他說的都是真的?

2:不對不對,這些他描述的事情太過奇詭,怎麼可能是真的?他一定是認為如果他做出一副看淡生死的麵孔時我就會相信他,所以這些都是假的!

3:可是還是有問題啊?這些難道他想不到嗎?為什麼要作出這些拙劣的表演?還是說其實真的發生了他所說的事情!

。。。。。。

這個好像是一個無限循環,疑心病太重的話就很難從這個圈子裏走出去了。

但是所幸門口的小黃門的喊聲打斷了崇禎的思路,因為,孫承宗來了!

被大多數史學家稱為明末抗金第一人,頭腦人品無一不俱佳,在國家大義上也毫無汙點,真可謂是挽狂瀾於即倒,救明朝於危亡(雖然沒有成功)。

明朝有太多打嘴炮的大臣,那些農民兵叛亂的時候,有個大臣就吹牛逼說自己有秘策可以把這些農民兵全部給降服,這話不是向崇禎報告的,而是跟自己朋友聊天的時候吹牛打屁出來的,結果這幾句吹牛逼被崇禎給聽了去,他正愁沒人能管這個事情呢,立馬召見這個大臣,接著就把他給派到了前線。

可憐這個大臣哪裏有什麼招?他的辦法就是每個農民軍首領都給塞錢,告訴他們說我養著你們,你們就別出去鬧了啊,(見過宋朝的給外國錢來買和平的辦法沒有?)問題是這個時候明朝的財政年年赤字,自然災害不斷,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那些農民軍才反叛的,崇禎哪裏有這比錢來養一大批閑人?所以這個大臣把自己手裏的一點微薄啟動資金給花完了,就接著去找崇禎要。

崇禎挺幹脆的,要錢沒有,要命?你自己提頭來見吧!

結果這些名義上歸降了朝廷的農民軍一看沒錢了,琢磨著自己也不能餓死啊,一合計,就又都反叛了,這個大臣也讓崇禎給弄死了,誰讓你沒能耐還亂吹牛逼?(越到一個朝代的末年就越容易發生這樣的荒唐事)

但是,孫承宗同誌絕對不屬於這些個打嘴炮的人中的一員,在抗金這件事情上,他有真實的業績(清軍有一次打到了北京城下就是他帶領明朝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戰,這還隻是他所作所為的一點點),光憑這一點就足夠崇禎信任他了。信任他總好過信任一幫隻會說空話的大臣吧?

“宣孫承宗進殿!”

這條命令被一級一級傳遞,最後傳到孫承宗那裏,孫同誌走上金殿隻用了幾分鍾,但在焦急如焚的崇禎眼裏卻好像過了幾個世紀。

金殿上的氛圍令孫承宗一滯,一個大臣別打的鼻歪眼斜,旁邊圍了幾個大臣在給他摸前胸撫後背掐人中,居然就沒人管他們,平日裏大臣一個扣子扣不嚴都要念叨上三個小時的禦史們也不說話了,幾個地位比較高的大臣站在金殿最前邊鼻觀口口觀心,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吳三桂跪在金殿上低著頭,一言不發,但是看不見臉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而站在最高處的崇禎皇帝連坐著都懶得了,站在那裏像一個陀螺一樣轉來轉去,可見他有多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