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微臣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但是山海雄關不得有失,需立刻派遣軍隊增援,若山海關丟失,京畿之地將再無險可守,這個風險我們擔當不起。”孫承宗到底是幹這個的,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可是。”對於崇禎來說,沒兵不是問題,問題是沒兵,幾乎是傾盡全國之力才養出來的關寧精兵都無法擋住滿洲韃子的鐵蹄,其他軍隊送到前線去在崇禎看來根本就是去給敵人送人頭,更何況他也找不出來能支援前線的士兵了,崇禎麵露難色,“可是朕哪裏來的士兵支援前線啊!”
“山海關曆來便為天下第一雄關,易守難攻,雖然我大明士卒野戰不敵滿洲韃子,但是若據險而守尚能不落下風,滿洲韃子善奔襲,利野戰,騎兵眾多,但是攻城是他們的一貫弱點,山海關,沒那麼容易攻克,也不需要太精銳的士兵,陛下您隻需下令賜予我任意調兵遣將的權利,我必在山海關擋住滿清鐵蹄,不負陛下所托!”
吳三桂一開始複述完了自已的話就在一邊默默地聽著但是他聽說孫承宗自信有能力守住山海關一下子就慌了:“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將要麵對的是什麼對手!這樣怎麼就敢大言
不慚的宣稱守得住山海關,你要做大明朝的罪人嗎,這後果不是你孫大人一個人就能承擔的!”
孫承宗臉上有一點掛不住了,恐怕誰被當麵說他不行也都會生氣,何況還是被一個罪人說,但是孫承宗老大人年齡大了,喜怒不形於色,他轉身問吳三桂到:“神鬼之事,老夫向來不信,你口口聲聲說什麼韃子有什麼神仙相助,卻又拿不出一丁點證據,這讓我們如何信你!”
“證據!”吳三桂現在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關寧鐵騎一夜之內全部覆滅就是證據!關外諸多堡壘幾日就全數被金軍攻克就是證據!你到底還想要我提供什麼證據!難道要我把後金軍的人頭都擺在你麵前你才會相信嗎!”
“嗬嗬”大約是剛才那個挨揍的大臣的好友發話了,“這可不定,你們關寧軍的戰鬥力我們也都是知道的,本來打起滿洲韃子就是勝少負多,根本不是一個級別,被人家給打敗了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你他娘的有種再說一遍!”吳三桂轉過頭去尋找那個說話的大臣,但是沒有人理他,顯然諸文臣已經看到了前一個大臣的遭遇,有種沒種不是靠說的,更不是靠吳三桂來定奪的,於是都一言不發的站在那裏,吳三桂總不能衝上去挨個收拾,於是轉回頭繼續死盯著孫承宗。
孫承宗很惱火,連帶著語氣也不像當初那麼平和了:“若敵人真有神仙相助,這戰事老夫便沒招了,想你吳三桂大少爺也是關寧軍新一代軍官的佼佼者,你這麼反駁老夫,想必是已經想到了克敵製勝的先機了?不如說出來,讓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聽個明白,見個分曉,也不要讓我們枉做了惡人不是?”
“我!你!”論起口才來吳三桂自然敵不過三朝元老孫承宗孫大人,他要是有法子還至於關外寸土未曾保護的下來,全部失陷於敵手嗎?可孫承宗這麼一頂頂大帽子扣下來,就好像是他明明有戰勝敵軍的法子卻一直敝掃自珍就等著看朝堂這幫大臣出糗,天可憐他哪裏有什麼法子!
吳三桂想了想,眼中由憤恨轉為了堅毅,他衝著孫承宗跪了下來,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然後站了起來,語氣也變得很平穩:“孫大人,我吳三桂丟失關外全部土地與堡壘,又孤身一人跑回京城,已是必死,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對你們說的每一句關於後金軍的戰事情報都是屬實的,絕無半句謊言,我現在是在懇求您,不要輕敵,為了這關內的漢族百姓,也為了我大明朝的百年氣運,是輸是贏,這場戰爭,就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