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有效時間管理二:分清輕重緩急(1)(1 / 2)

一分鍾經理傑爾先生慢慢地說道:“根據你的人生目標,你就可以把所要做的事情製定一個順序,有助你實現目標的,你就把它放在前麵,依次為之。把所有的事情都排一個順序,並把它記在一張紙上,就成了事情表,養成這樣一個良好習慣,會使你每做一件事,就向你的目標靠近一步。”

時間運籌的標準

眾所周知,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製定一個順序表,你會對突然湧來的大量事務手足無措。

工作時,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一會兒要複印,一會兒要接電話……既無聊又浪費時間。由這個經驗可知,在工作進行時必須解決的事情實在很多。在工作單位中,地位高的人,瑣碎的事可以交待屬下去做,而中級幹部可支配的部下就比較少,而一些完全沒有屬下的工作人員,或是自己開店的人,複印等瑣事就必須要自己做。

可是,忙於瑣碎的事往往會影響重要工作的進展。有些人會覺得工作愈忙愈好,但是忙著瑣碎的事和忙著正事,這中間有很大的差別。即使是同樣花時間工作,其一分一秒的價值卻完全不同。

明確行動目標

一天的事情有很多,有些是迫在眉睫的,而有一些是可以暫且緩一緩的,也就是說事有輕重緩急。

有些非生理需要的事情,就難於判斷出哪些重要而哪些不重要了。比如說,A和B同時與你預定在八點鍾約會,約誰合適呢?這時候選擇與誰約會,就要看你的目的究竟是什麼了。你要找女朋友,而A約你正是這個意思,你會毫不猶豫地去與A約會;而你需要升遷,B約你也恰好是這個意思,毫無餘地,你要去會見B。也就是說,要根據自己的某些目標來確定,如果這兩個方麵你都沒有興趣,那就隻好用拋硬幣來決定了。

有一位公司的經理去拜訪卡耐基先生,看到卡耐基幹淨整潔的辦公桌感到很驚訝,他問卡耐基說:“卡耐基先生,你沒處理的信件放在哪兒呢?”

卡耐基說:“我的信件都處理完了。”

“那你今天沒幹的事情又推給誰了呢?”這位經理緊接著問。

“我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了。”卡耐基微笑著回答。看到這位公司經理困惑的神態,卡耐基解釋說:“原因很簡單,我知道我所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隻能處理一件事情,於是我就按照所要處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列一個順序表,然後就一件一件地處理。結果,完了。”說到這兒,卡耐基雙手一攤,聳了聳肩膀。

“噢,我明白了,謝謝你,卡耐基先生。”

幾周以後,這位公司經理請卡耐基參觀其寬敞的辦公室,對卡耐基說:“卡耐基先生,感謝你教給了我處理事務的方法。過去,在我這寬大的辦公室裏,我要處理的文件、信件等等,都是堆得和小山一樣,一張桌子不夠,就用三張桌子。自從用了你說的方法以後,情況好多了,瞧,再也沒有沒處理完的事情了。”

這位公司經理,就這樣找到了處理的辦法。幾年以後,他成為美國社會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我們為了個人事業的發展,也一定要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製定出一個計劃來。我們可以每天早上製定一個順序表,然後再加上一個進度表,就會更有利於我們向自己的目標前進了。

行動五個層次

行動可以分為五個層次:重要且緊急、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繁忙以及浪費時間。

重要且緊急

這些是必須立刻或在近期內要做好的工作。例如,老板要你在明天早上十點鍾以前提出一份報告、你的汽車引擎有堵塞的情形、生產前陣痛已經到了每三分鍾痛一次。

現在,除非是這些情況都同時出現(老天,請不要讓這種情形發生吧),否則你就能夠處理它們。因此它們的緊急和重要性,要比其他每一件事都優先。如果拖延是造成緊急的因素,則現在已經不能再拖延了。在這些情形下,時間管理就不會出什麼問題了。

重要但不緊急

對這一類工作的注意,可分辨出一個人辦事有沒有效率。

我們的生活中,大多數所謂重要的事情都不是緊急的,我們可以現在或稍後再做。在很多情形之下似乎可以一直拖延下去;而在太多的情形下,我們確定這樣拖延著。這些都是我們“永遠沒有著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