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農區鼠害控製技術規程(1 / 2)

一、標準概況

本標準2010年5月20日由農業部公告第1390號發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標準編號:NY/T1856-2010,發布日期:2010年5月20日,實施日期:2010年9月1日。

本標準內容包括範圍、規範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控製指標、農田控製適期、控製措施、防治效果調查7個方麵。標準正式文本附後。

二、審定意見

受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委托,種植業管理司於2009年10月22日在北京組織召開了《農區鼠害防控技術規範》標準審定會。專家組聽取了標準起草組工作彙報,對送審稿的格式、內容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審議,經充分討論形成如下意見:

1.該標準層次清晰、結構合理,符合GB/T1.1-2000《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的要求。

2.該標準在大量調研試驗的基礎上,係統總結了國內多年來農區鼠害控製工作經驗,借鑒了國外鼠害控製的先進做法和相關行業標準,充分考慮了我國農區的多種環境因素和農區害鼠種類的多樣性,切合我國鼠害控製的實際情況,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3.該標準各項技術指標設置科學合理、內容全麵、方法實用、便於操作,對農區鼠害控製工作具有指導和規範作用,居國內領先水平。

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審定。建議將標準名稱改為《農區鼠害控製技術規程》,並按專家組意見對標準文本和編製說明進一步修改後報農業部作為推薦性標準發布。

專家組組長:施大釗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ICS65020

B16

NY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

NY/T1586-2010

農區鼠害控製技術規程

2010-05-20發布

2010-09-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發布

前言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提出並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郭永旺、梁桂梅、楊再學、蔣凡、海淑珍、王華弟、白音、黃立勝、曲昌明、袁誌強。

農區鼠害控製技術規程

1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農區(農田和農舍區)鼠害控製指標、控製適期、控製措施及控製效果調查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農區鼠害控製活動;也可作為其他環境控製鼠害技術的參考。

2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文件。

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範總則

NY/T1481農區鼠害監測技術規範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3.1

控製指標

為防止鼠害損失超過經濟閾值而設立的需采取控製措施的鼠密度指標。

3.2

毒餌站

鼠類能夠進入,家禽、家畜等不能進入取食、盛放毒餌的裝置,也稱毒餌盒。

3.3

粉跡法

在一定時間內采用規定大小的滑石粉塊調查室內鼠類數量的方法。

3.4

陽性率

采用粉跡法調查鼠密度,有鼠跡粉塊數(陽性粉塊數)占總有效粉塊數的百分率。

3.5

弓箭(地箭)法

使用相同型號的若幹弓箭,在鼠洞口安放一夜(或一晝夜)捕獲鼠的數量,用於鼢鼠等地下鼠相對數量的調查方法。

4控製指標

4.1農舍區

鼠密度為2%。

4.2農田區

春季鼠密度為3%;秋(冬)季鼠密度為5%。

4.3農區鼠傳疾病發生區

鼠傳疾病流行地區執行衛生部門對相關病種防疫的控製指標。

5農田控製適期

春季:害鼠繁殖高峰期前或農作物播種前;

秋(冬)季:害鼠種群數量高峰期前或農作物成熟收獲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