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兵臨城下(1 / 3)

東昱,崇平七年,秋。

八月十六,圓月當空,天邊卻是腥紅一片,猶如血色。

皇城內外火光四起,入目皆是殘垣斷壁;護城河浮屍如萍,簡直人間煉獄……

曾經繁華、祥和的京都台城,一夜之間,血流成河!

驚呼、慘叫,混雜著兵刃相交的撞擊聲,以及衛氏鐵騎奔行的嘈雜聲響,即便身處三重宮牆之內的太極殿,也震耳欲聾。

年方八歲的幼帝蕭安再撐不住,驚弓之鳥般霍然從龍椅上蹦起來,撲向一旁軟榻上坐著的昭仁太後荀元惜。

“母後,衛大都督……不,衛廷!衛廷他真的反了?他怎麼會反?他怎麼可能起兵謀反?嗚……”

母後說,他是陛下,是天子,是文武百官的主心骨,越是國朝危急之時,越要鎮定,不能叫下方一眾文臣看輕,更應該讓外麵那些誓死捍衛皇權的將士安心……

可是,他真的害怕啊!

聽養子一連三問,話末隱帶哭腔,荀元惜不忍苛責,心疼地伸手摟住他。

是啊,南驅烏羌、北逐戎狄,助她安內攘外的衛大都督,怎麼毫無征兆的,突然就反了?

她也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事到如今,再追溯緣由,已沒有太大意義,隻希望,衛廷能看在安兒年紀尚幼,又無大才的份上,放他一條生路。

朱唇微抿,荀元惜沒再跟養子講什麼皇帝威儀,隻將他牢牢抱在懷中,溫柔拍撫。

九層玉階之下,文臣們安靜地侍立著,對幼帝的膽小怯懦視而不見,卻都仰著頭,眼巴巴瞅著荀太後。

衛氏逆賊已逼近皇宮內苑,何以太後娘娘還不見有所動作?

他們絕不相信,太後會束手待斃!

畢竟,她可是先帝暴斃,東昱內憂外患之際,以雷霆手段斬殺諸侯密使、鎮壓滿朝文武,懷抱當時尚在繈褓中的幼帝,臨朝稱製,代行皇權的昭仁太後啊!

然而,麵對群臣滿含期待的目光,荀元惜麵上神色淡淡,心下卻覺無比諷刺。

嗬……

這些酸儒書生,平日裏,不是總說她“牝雞司晨,禮法不容”嗎?

而今國難當頭,他們卻都惶惶無計,隻盼她有後招!

後招?

她哪還有什麼後招?

荀元惜無聲苦笑,待要說什麼,大敞開的殿門處,卻是光影一閃。

“報——”黃門令元召旋風般奔進來,“叛軍已過金門橋!”

金門橋……

難道,宮門已破?

從兵臨城下,至今,還不到三個時辰!

在京的武將已傾巢出動,禁軍也都拚死抵抗,怎麼會……

怎麼會這麼快?

蕭安驚恐不已,兩手緊攢著他母後的衣襟,埋頭縮肩、佝僂著背,鵪鶉一樣伏在她懷中瑟瑟發抖。

群臣也再難維持表麵的鎮定,紛紛驚呼。

“什麼!”

“怎麼可能?”

“劉、竇二將何在?不是已率勤王之師,從臨沂和江寧趕來救駕?”

“叛軍砸開第二重宮牆,劉將軍就已戰死。之後,竇將軍……”喉嚨哽了哽,元召一臉沉痛,“竇將軍迎上衛廷,不過幾個回合,便被斬落馬下!”

此言一出,群臣愕然。

劉旌德與竇岩也是悍勇猛將,對上那衛廷,竟如此不堪一擊?

群臣七嘴八舌地追問,元召卻不再答,“噗通”一聲,就地跪下。

“主子,元召鬥膽,懇請主子與陛下由華林園出延禧門,暫避鍾山!鍾山森木林立,山路難行,叛軍常年在外,不熟悉地勢,或能抵擋一陣。召便可護送主子與陛下北渡長江,去往臨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