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是一種幸福,它和智慧一樣寶貴,其價值勝於黃金。
錢鍾書先生說:“婚姻就像個圍城,城裏的人往外擠,城外的人往裏擠。”生活也不正是如此,身居繁華都市的人,往往追求寂寞平靜的田園生活;而身在林深竹海的鄉人,卻又很是向往燈紅酒綠的都市生活。
其實,平靜是福,真正生活在喧囂吵鬧的都市中的人們,可能更懂得平靜的彌足珍貴。與平靜的生活相比,追逐名利的生活是多麼不值得一提。平靜的生活是在真理的海洋中,在急流波濤之下,不受風暴的侵擾,保持永恒的安寧。
心靈的平靜是智慧美麗的珍寶,它來自於長期、耐心的自我控製,心靈的安寧意味著一種成熟的經曆以及對於事物規律的不同尋常的了解。
人人向往平靜,然而,生活的海洋裏因為有名譽、金錢、房子等在興風作浪而難得寧靜。許多人整日被自己的欲望所驅使,好像胸中燃燒著熊熊烈火一樣。一旦受到挫折,一旦得不到滿足,便好似掉入寒冷的冰窯中一般。生命如此大喜大悲,哪裏有平靜可言?人們因為毫無節製的狂熱而騷動不安,因為不加控製欲望而浮沉波動。隻有明智之人,才能夠控製和引導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才能夠控製心靈所經曆的風風雨雨。
是的,環境影響心態,快節奏的生活,無節製的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以及令人難以承受的噪聲等等都讓人難以平靜,環境的攪拌機隨時都在把人們心中的平靜撕個粉碎,讓人遭受浮躁、煩惱之苦。然而,生命的本身是寧靜的,隻有內心不為外物所惑,不為環境所擾,才能做到像陶淵明那樣身在鬧市而無車馬之喧,正所謂“心遠地自偏”。
一個人如果能丟開雜念,就能在喧鬧的環境中體會到內心的平靜。
有一個小和尚,每次坐禪時都幻覺有一隻大蜘蛛在他眼前織網,無論怎麼趕都不走,他隻好求助於師父。師父就讓他坐禪時拿一支筆,等蜘蛛來了就在它身上畫個記號,看它來自何方。小和尚照師父交待的去做,當蜘蛛來時他就在它身上畫了個圓圈,蜘蛛走後,他便安然入定了。
當小和尚做完功一看,卻發現那個圓圈在自己的肚子上。原來困擾小和尚的不是蜘蛛,而是他自己,蜘蛛就在他心裏,因為他心不靜,所以才感到難以入定,正像佛家所說:“心地不空,不空所以不靈”。
平靜是一種心態,是生命盛開的鮮花,是靈魂成熟的果實。平靜在心,在於修身養性,平靜地處不在,隻要有一顆平靜之心。追求平靜者,便能心胸開闊,不為誘惑,坦蕩自然。
平靜是一種幸福,它和智慧一樣寶貴,其價值勝於黃金。真正的平靜是心理的平衡,是心靈的安靜,是穩定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