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一時的榮辱——控製好情緒的轉換器(1 / 2)

壞情緒會來,也會去。沒什麼了不得。

喧囂的都市,快節奏的生活,一切都像在賽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人難免會發生情緒波動,難免會急躁,如果再碰上點不順心的事,那發點脾氣在所難免。喜怒哀樂,乃人之常情,無可非議,但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控製,聽之任之,則會成為人生成功的一大障礙。樂極則會生悲,而盛怒之下更容易做出傻事、蠢事,事後又滿世界求購後悔藥。

生活之中,我們感受周圍的事物,形成我們的觀念,做出我們的判斷,無一不是由我們的心靈來進行。然而,不好的情緒常常幹擾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出現種種偏差。因此,成功的人能成功地駕馭情緒,而失敗的人讓情緒駕馭。憤怒時,不能控製怒火,使周圍的合作者望而卻步;消沉時,放縱自己的萎靡,把許多稍縱即逝的機會白白浪費。

“氣大傷身”,這真是句千古不變的真理。無論什麼原因產生的憤怒,都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認為,人發怒時,可導致消化係統的生理功能發生紊亂,體內的腎上腺激素含量顯著增高,會導致心跳加快,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缺血,心絞痛,心律失常等。總之,情緒失控有百害而無一利,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我們不由得想起一位既能製己之怒,又能激他人之怒,以怒殺之的“情”場高手,那就是《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在魏主曹睿封76歲的王朗為軍師來戰蜀兵的一段情節中,本想“隻用一席話,管教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而退”的王朗,結果卻被諸葛亮輕搖三寸之舌,給活活氣死。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在惱恨暴怒之下,疾呼:“既生瑜,何生亮”,最後口吐鮮血而亡的故事更是人人皆知。而“空城計”一節中,諸葛亮麵對馬謖街亭失守,蜀漢軍連遭重挫,司馬懿引十幾萬大軍兵臨城下的危急局麵,竟然能夠不急不躁,從容應對,僅一句“大勢去矣”而已,然後引小童二人,攜琴一張,於城上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雖為空城,琴聲卻絲毫不虛,使得司馬將軍以為城中有伏兵,諸葛軍師勝券在握,不得不引兵急速退去,實在是高。

發怒固然有損健康,但怒而不泄同樣對健康無益。怒氣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排解,會對身體造成極大傷害。正確的態度是疏泄怒氣,采用恰當的方法釋放心中的怒氣。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製止怒氣的產生。修身養性,學會寬容是製怒的最好方法。遇到不隨意的事,沉著冷靜,頭腦清醒,保持理智,不感情用事,用平和的心態去麵對突然的險境,才能使自己走出人生的低潮。

一名初探歌壇的歌手,他滿懷信心地把自製的錄音帶寄給某位知名製作人。然後,他就日夜守候在電話機旁等候回音。

第一天,他因為滿懷期望,所以情緒極好,逢人就大談抱負。第17天,他因為情況不明,所以情緒起伏,胡亂罵人。第37天,他因為前程未卜,所情緒低落,悶不吭聲。第57天,他因為期望落空,所以情緒壞透,拿起電話就罵人。沒想到電話正是那位名製作打來的。他為此而毀了期望,自斷了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