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人同時到醫院去看病,並且分別拍了X光片,其中一個原本就生了大病,得了癌症,另一個隻是做例行的健康檢查。
但是由於醫生取錯了照片,結果給了他們相反的診斷,那一位病況不佳的人,聽到身體已恢複,滿心歡喜,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居然真的完全康複了。
而另一位本來沒病的人,經過醫生的宣判,內心起了很大的恐懼,整天焦慮不安,失去了生存的勇氣,意誌消沉,抵抗力也跟著減弱,結果還真的生了重病。
看到這則故事,真的是哭笑不得,因心理壓力而得被醫生診出“重病”的人是該怨醫生呢還是怨自己?烏斯蒂諾夫曾經說過:“自認命中注定逃不出心靈監獄的人,會把布置牢房當作惟一的工作。”以為自己得了癌症,於是便陷入不治之症的恐慌中,腦子裏考慮更多的是“後事”,哪裏還有心思尋開心,結果被自己打敗。而真的癌症患者卻用樂觀的力量戰勝了疾病,戰勝了自己。
更多的時候,人們不是敗給外界,而是敗給自己。俗話說:“哀莫大於心死”,絕望和悲觀是死亡的代名詞,隻有挑戰自我,永不言敗者才是人生最大的贏家。
戰勝自己就是最大的勝利。與其說是戰勝了疾病,不如說是戰勝了自己。工作不順利時,我們常常會找種種借口,認為是領導故意刁難,把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交給我;認為最近健康狀況欠佳,才導致效率不高等等……心想偷懶,卻把偷懶理由正當化,總認為期限還有三天、明天、後天拚一下,今天不妨放鬆一下。
實際上,戰勝困難要比打敗自己相對容易,所以有人說:“我”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戰勝自己靠的是信心,人有了信心就會產生力量。人與人之間,弱者與強者之間,成功與失敗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意誌力量的差異。人一旦有了意誌的力量,就能戰勝自身的各種弱點。
我國遊泳教練張健用50個小時橫渡渤海海峽成功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連續遊泳超過100公裏的人。然而,在這成功的背後,卻曾經隱藏著失敗的危機,張健在遊至中程時曾有過放棄的想法。前幾年報道說,世界上著名的遊泳健將弗洛倫絲·查德威克,在第一次從卡得林那島遊向加利福尼亞海灣時,見前麵大霧茫茫,便放棄了挑戰,而此時距岸僅一海裏。很顯然,他並不是不具備能力,而是心理出了問題。
人生最大的挑戰就是挑戰自己,這是因為其他敵人都容易戰勝,惟獨自己是最難戰勝的。有位作家說得好:“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是一種心智的勝利;自己被自己感動了,是一種心靈的升華;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大凡說服了,感動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