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衝動——冷靜與理性是獨到的涵養(1 / 1)

理性是知識、智慧的獨到涵養,更是理智、大度的深刻感悟。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臨近高考還有23天的那天早上,在一個時常洋溢著歡樂笑聲的班集體裏,同學們正在全神貫注地填著誌願表。一切都是那麼的平靜,誰也不敢相信暴風雨會光速般地向他們襲來……

小雨,全級師生公認的一匹“黑馬”,擁有無限的前程。但他做事很衝動,隻要情緒一來就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冷靜,什麼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其實他並不想傷害別人,更不想毀了自己的前途。那是理智與他無緣呢,還是他自己放棄了對理智的索求?

這一次,待他冷靜下來後,他才發現自己不想發生的一切已成了現實。他把一位同學的雙眼給打瞎了,年滿18歲的他將要麵臨嚴峻的刑事處罰。他在彷徨中收拾好書包離開了教室。從那以後同學們再也沒有見過他……

太不理智、太不成熟啊!很多人如是慨歎。

什麼是成熟?

成熟意味著由複雜走向簡單。就像一位少女不必像所有的少女的婚期一樣,舉行那種繁瑣的儀式,而是選擇簡單的方式,用一個電話就把所有的繁文縟禮都省略了,然後輕鬆地上路,把真正屬於自身的快樂獨自享受,而蜜月的路途便會變得很長。

成熟意味著一種從容。就像去超市購物,你可以讓成熟的購物成為一種好心情。不必再把任何一項購買的意象構思得如此縝密才去實施,而幾乎是在遊覽般的欣賞中,就完成了過去要有不少的心智才能作出的決定。

成熟者有許多不同於常人的心理特征,如能主動、直接地將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興趣和活動中;具有對別人表示同情、親切或愛的能力;能夠接納自己的一切,好壞優劣都如此;能夠準確、客觀地知覺現實和接受現實;知道自己的現狀和特點;能著眼未來,行為的動力來自長期的目標和計劃。然而,有一點我們絕對不可以忘記——那就是冷靜。

是的,冷靜是成熟者應有的特質。冷靜不隻在於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它更在於一個人如何給自己準確定位,如何麵對各種複雜的局勢,如何處理生活中、事業上突如其來的變化。

每個人都渴望走向成熟,那麼,讓我們先保持冷靜。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遇到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你在外麵做生意失敗了;回到家中突然遇到父母不幸去世;太太被老板炒了魷魚;孩子踢球把鄰居家的玻璃打碎了,人家找上門來等等。假使你麵對上述情形,你會有“發瘋”的感覺吧。其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和事,就是因在突發情況下的不理性,而使事情發生惡變,自己也在其中成了受害者。

曾聽說過這樣一件事:一位大學畢業生應聘於一家公司搞產品營銷,公司提出試用三個月。三個月過去了,這位大學生沒有接到正式聘用的通知,於是他一怒之下憤然提出辭職,公司一位副經理請他再考慮一下,他越發火冒三丈,說了很多過激的抱怨的話。對方終於也動了氣,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其實公司不但已決定正式聘用他,還準備提拔他為營銷部的副主任。這麼一鬧,人家無論如何也不用他了。這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因他的不理性而白白地喪失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在生活當中,理性地麵對社會百態,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提升至較高品位。理性處事,是為人的素質體現,也是情感的睿智反映。韓信肯受胯下之辱,非但不是怯懦,恰恰體現了他過人的理性。劉邦在與項羽決戰在即,正要韓信出兵相助之時,韓信提出要劉邦封他為“假齊王”,劉邦勃然大怒,大罵韓信不該在這個時候要求封為假齊王。然而一經張良提醒,馬上恢複冷靜,轉而罵道,大丈夫要當王須當個真王,怎麼可以要求封為假齊王?遂當即封韓信為齊王,從而使韓信出兵,打敗了強敵項羽,最終奪得了天下。如果當時劉邦不能理性地分析局勢,那天下最終屬誰所有,尚不是個定數。

生活裏有太多的逆境,它是生活中的偶然,但在理智麵前偶然會轉化為令人快慰的必然,偶然與必然盡管有理論上的反差,但它可在理性和智慧中達到完美的統一。以理性麵對社會,有利於順境與逆境的反思,可既利社會又利自己;以理性麵對生活,有利於苦樂中的曆練,可盡享人生中的愜意;以理性麵對他人,有利於善惡中的辨識,可近君子而遠小人;以理性麵對名利,有利於道德上的不斷完善,可提高人品和素質;以理性麵對坎坷,有利於安危中的權衡,可除惡保康寧。理性使我們大度、理智、無私和聰穎。

理性是知識、智慧的獨到涵養,更是理智、大度的深刻感悟。我們麵對著一個高速發展的物質世界,我們必須具有人性的成熟美。否則,就是成功送到我們麵前,還是難免在毛躁中去與失敗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