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挫折——生活因“不幸”而多彩多姿(2 / 2)

然而,挫折並不保證你會得到完全綻開的利益花朵,它隻提供利益的種子。你必須找出這顆種子,並且以明確的目標給它養分並栽培它;否則它不可能開花結果。上帝正冷眼旁觀那些企圖不勞而獲的人。

麵對厄運,人一般有兩種反應:一種是很在乎,一種是不在乎。心理素質好的人不會把倒黴當作什麼事兒,可心理素質稍微差一些的人就不同了。他們認為上天不公,於是怨天尤人,甚至心懷怨恨,於是以前一個熱情的人也會變得冷漠,以前一個善良慈愛的人也會開始生恨。

於是在陌生人問路時,他會不理不睬,或者故意指錯方向;馬路上有人丟了東西,他看在眼裏,絕不會喊他一下;散步時踩到一塊石子,不是踢到路邊去,而是踢到路中間;單位來了新同事,沒有給他一個微笑,而是冷眼欺生;有人遇到倒黴事,他更加不會安慰幾句,而是站在一旁幸災樂禍;有人做了好事,他也不滿,全是一股嫉妒之心;等等。

倒黴之後,是保持正常的心態,還是帶著惡意去生活,其實是一個態度的選擇,而且是一種很重要的選擇,每個人都繞不過去的。選擇善意的人心情是明朗的、愉快的、坦蕩的、溫馨的;選擇惡意的人,心境常常是陰暗的、煩躁的、猥瑣的。這種善說不上大善,這種惡說不上大惡。但日積月累著善意和惡意,卻會使人發生質的分化。向善會使人升華為高尚,向惡會使人墮落為卑劣。向善的人會生活平靜,一步步走向成功;向惡的人會事事覺得不順,一步步走向失意。比如生活中,國人最討厭也最常見的“長舌婦”或者“長舌男”,幾乎每個單位都會有。仔細觀察一下,我們會驚訝地發現,這些人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些生活中的失意者。一個家庭幸福、工作順利的人,一般不會做這種事。這類人不做正經事或者做不了正經事,就無事生非,平日連看人的眼神都不對,鬼鬼祟祟、伸頭探腦,打探人的隱私,散布一些流言,今天搗鼓張三,明天搗鼓李四,人見人怕,還自以為得意。但如果把精力放在這上頭,就說明他或她的日子已經不妙了。一個在生活中被人害怕的人,肯定是一個被孤立的人,在別人心裏又是最沒有分量的人,當然會被人輕視。被人輕視又會造成他或她更大的失落和不如意。如此惡性循環,終至變態扭曲,狂躁不安,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這種人既不會有家庭幸福,也不可能享受到同事朋友間的友誼,事業也難有所成。

向善,多一點生活的善意,是一種生活的選擇,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你日積月累的是陽光,生活自然會充滿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