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射擊比賽女子十米氣步槍決賽的現場,杜麗僅以499.6環屈曲位居第五位。在錯失金牌之後,杜麗在賽場落淚的場景牽動全中國人的心。大家對她沒有半點責備,有的是惋惜,心疼,安慰和鼓勵,一聲聲“杜麗不哭,相信自己”,一句句“我們心中的杜麗永遠是第一”。之後的女子50米步槍三姿比賽中,杜麗重整旗鼓,調整心態,沒有了先前的壓力,輕鬆上陣。終於在4天以後,一舉奪得了金牌。其實,無論輸贏,杜麗在國人心理永遠是好樣的。在人生的賽場上,杜麗永遠是最燦爛的一個。
同樣來自男子10米氣步槍的朱啟南,怪自己沒有發揮自己最好的潛力,怪自己就這樣和金牌失之交臂,站在領獎台的朱啟南上卻哭的像個孩子。可是大家卻大聲地告訴了他:“啟南不哭,一次的失意,不能奪走你一生的勝利。你是最棒的,我們永遠愛你!”在朱啟南的淚花中,我們對於他的愛依然燦爛閃耀。
還有來自美國的射擊名將埃蒙斯,在8月17日的男子50米步槍三姿比賽中,以4.4環的一槍震蒙了全世界數以億計的觀眾。而在四年前,埃蒙斯在同樣擁有大比分的優勢領先對手的情況下,最後一槍卻將子彈射到中國選手賈占波的槍靶上,兩次均與金牌擦身而過。放 下槍後,埃蒙斯一臉無奈,但是他還是大度地擁抱了奪得金牌的邱健,祝賀邱健贏得了金牌。而她的妻子在接受一個采訪時說道:
“我和埃蒙斯不需要獎牌來證明我們的能力,所以我們能夠以平常心來麵對這件事情。”埃蒙斯雖然未能摘得金牌,但妻子對於他的失敗卻是一個評價:很“酷!”埃蒙斯帶給我們每個人對於奧林匹克精神的詮釋同樣值得我們為其驕傲、喝彩!
這一幕幕就發生在剛剛結束不久的2008北京奧運會上,像類似這樣的故事不止一次的上演。其實,無論你來自任何國度,無論你是任何膚色種族,無論你是成敗或輸贏,隻要站在奧運的賽場上,就同樣接受我們的鮮花和掌聲,這掌聲可以逾越國界、逾越榮辱、逾越距離。賽場上的勝負都是暫時的,隻要我們勇敢的正視輸贏!
人生中沒有永遠的成功,也沒有永遠的失敗。所以在麵對“得”的時候,我們不必欣喜若狂,在麵對“失”的時候,也不必心灰意冷。無論得意還是失意,都要讓自己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因為人生中一時的得誌並不能說明你將會一世得誌,而一時的挫折也不代表你一生都要窮困潦倒。
輸贏隻是一種相對的概念,並不能作為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全部砝碼!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隻有在失敗中積累經驗才能贏取成功。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成功了,但經過時間的證明,我們當時的所作所為卻是失敗!作為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無論麵對工作還是麵對生活,都不要太看重結果,更不要贏則大喜,輸則大悲。如果一個人太看重勝負的結果,就會變得急功近利,最終的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讓自己輸得一塌糊塗!
我們要學會看淡成功和失敗,這樣才會輕鬆、積極。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這樣的人生態度,不是消極,而是對人生的一種領悟。
請你記住:成功背後往往潛伏著失敗,失敗之中也常常孕育著成功。
比賽的時候,老師常常說,比賽第二,友誼第一。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的精神!人生也是如此,努力了,奮鬥了,不管前途是怎麼樣,奮鬥的曆程遠比結果來的寶貴、充實!人生的輸贏,不是由 一時的成敗所能決定的,現在的輸贏不能決定以後的成敗。別把結果太放在心上,你越在意,可能越得不到。自己努力了,輸贏一樣值得喝彩!
人就是在經曆跌倒再爬起、爬起再跌倒的無數個輪回後,才深知自己到底要追逐什麼,才能體味到人生的價值到底何在。人生就是一個輸和贏組合,失敗和成功不是偶然也不是必然,勇敢地做出你的選擇吧,你的選擇很可能就是下一個輝煌。人生的關鍵就在於:隻要你做了,看透了所謂的“輸贏”,你就擁有了真正的人生!
在人的一生中,沒有永遠的失敗,更沒有永遠的成功。如果你從來沒有輸給過別人,證明你也從來沒有贏過。隻有輸過得人,才能夠體會到贏的喜悅,也是有贏過的人,才能夠淡定地麵對輸了的結局。
人生不是棋局,不可能一局定輸贏;人生也不是比武,不可能一招定成敗。人生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馬拉鬆比賽,不會因為你一時的輸贏,就使你走不到終點,而是因為執著和堅持,最終贏得自己的人生。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20幾歲千萬不可太計較得失
美國“經濟教父”格林斯潘曾經說過:“麵對事情有些時候要不計較得失,學會舍得放棄,這種放棄也是有機的舍取。”學會取舍,人才能活的輕鬆,才能超脫、自然,回歸於恬淡生活。看透得失的道理,才能更加“快捷”的把握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