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20幾歲要明白——得失之間是柳暗花明的風景(2)(1 / 2)

要想獲得幸福,很多時候要看一個人是否知道取舍。想要的太多,往往“得到”就會變成人生的包袱。任何事、任何人都不可能永遠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得、失都不是關鍵,重要的是得之所得,失所該失!

有位哲人說:如果你不能成為大道,那就當一條小路;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就當一顆星星!不計較得失,不在乎成敗,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取舍的鑰匙。得失成敗不要緊,重要的是做一個最好的你!

那怎麼才能做好呢?要懂得取舍!把得與失放在相同位置上去看待,有些東西必須要得到,但有的東西還是失去為好。如果不分清紅皂白 一味去追求,結果很可能會被這些得到的東西給壓死,最後“自食惡果”。

得到的越多,身上的負擔也就越重,責任也就越大!人生在世,也不過就是短短幾十年,總是活在痛苦的壓力之中,怎麼能幸幸福福地生活呢?金錢、美女還是要在能力允許範圍內去追求的。但結果並不太重要,用心、用實際行動去奮鬥就行了!沒有結果也許是最好結果,如果得到的是壞結果還不如不要呢!

壞結果還不如品味過程來得快樂,欲望太多就成了累贅。還有什麼能比淡泊寬廣的心胸更讓人充實和滿足的呢?選擇淡泊,學會舍取,請你繼續走自己輕鬆的路。也許,經曆了更多的人情世故,才會在最後一刹那洞悉一切。不計較得失,追尋本心,才能得到平靜和喜悅!

得失,人生的一大秘訣,隻要有付出,就一定有收獲!成功是得,也意味著失。一個人的成長不在於有無得失,而在於如何得失。有一得就有一失,得失就是取舍。

日本東京島村產業公司及丸芳物產公司董事長島村芳雄,發明了著名的“原價銷售法”,他利用這個方法從一個一貧如洗的小人物變成了一位產業大亨。

島村芳雄初到東京,在一家包裝材料廠上班,因為薪水很低,時常沒錢買東西。他下班後惟一的樂趣就是在街上閑逛,看人們走來走去,看他們穿的衣服和拿的東西。

一天,島村像往常一樣在大街上閑逛,忽然,他發現很多人手中都提著一個紙袋,這些紙袋都是商店給顧客提供的。於是,島村就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做紙袋的生意一定不錯,肯定會賺大錢。

因為自己沒有錢,也缺乏實幹的經驗,島村創造性地發明了一種叫做“原價銷售法”的銷售方法。所謂的原價銷售法,意思是說:先以一定的價格買進,然後以同樣的價格賣出,自己沒賺一分錢。

島村第一步的計劃是這樣的:先從麻產地岡山以5角錢的價格大量買進45厘米規格的麻繩,然後按原價賣給東京一帶的紙袋工廠。

雖然沒有利潤,但是卻打出了名聲,東京的紙袋商們都知道了“島村的繩索”,於是,訂貨單就像雪片一樣飛到了島村的桌子上。

島村看看時機成熟,就開始了自己的第二部計劃:他拿著購貨收據,到訂貨客戶處說:

“您看,到現在為止,我一分錢都沒賺。再這樣下去,我會破產的,如果您願意我繼續為您服務,請您幫幫我吧。”

客戶被島村的誠實和真摯的訴說感動了,他們主動把交貨的價格提高到了5角5分錢。之後,島村又跑到岡山麻繩廠,對廠商說:“您看看這些訂單,您賣給我一條5角錢,我賣的時候還是5角錢,我原價購進然後原價賣出,因此才得到了這麼多的訂貨。再這樣做下去,我看我隻有倒閉一條路可走了。”

岡山廠商一看那些收據,都感覺不可商議。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甘願做不賺錢生意的人。於是,廠商們主動把價格降到了每條4角5分錢。

如此一來,島村賺了一個差價。以每天1000萬條的交貨量計算,島村一天的就能賺100萬元。島村就這樣成了一個大富翁!

時代華納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迪克·帕森斯認為,自己得到過的最佳建議是“在談判中不要寸利必爭,要給人點甜頭。”真正的智者,絕對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他們往往高瞻遠矚,給自己更大的生存空間,擴張自己產業賴以發展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