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幾歲,忘記曾經的鮮花和掌聲
明華在大學時代是個風雲人物,他做過學生會主席,幾乎每個學期都能拿到獎學金,簡直是拿獎拿到手軟,被稱為“校園三大精英之一”。大學畢業後,他順利地從幾百人中脫穎而出,進入到北京一家著名的企業工作。參加了工作,他的目標很簡單——還和大學時一樣,努力去做一個出色的人。
他從踏進公司大門的那一天,就開始在自己的工作中認真執行的執行自己的目標,處處事事從最簡單最普通的事情做起:每天第一個到辦公室,幫助領導擦桌子、掃地、擦電腦、開飲水機,幾乎成了辦 公室裏必不可少的“管家婆”。他對待本職工作更是十二萬分的盡心,加班加點毫無怨言……他的出色表現為他贏得了不少讚譽,老板看在眼裏,也記在心裏。
年終加薪時,老板給他很多獎金,但他發現,老板給自己加的薪水並不是所有員工中最高的。第二年老板提拔人才,隻把他提升成了副主管,對於公司這樣的決定,他很不滿意,因為和他一塊進公司的那個業務員被任命為部門經理。這讓他陷入了苦悶之中。
兩年來,他認為自己退步了,沒有了以前那麼多的光環,也沒有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環境,他覺得自己並不是公司裏最優秀最出色的年輕人,於是他就給當記者的父親寫了一封信,訴說了自己的煩惱,希望從父親那兒能找到答案。
很快,他收到了父親從北京寄來的回信。記者父親在回信中這樣寫道:
“我曾經采訪過一個世界馬拉鬆長跑冠軍,我問他,‘你在臨近終點前怎麼想的?’他回答說:‘臨近終點前,我什麼都沒想,我隻知道自己在跑,一步一步地繼續向前跑!’”
“親愛的孩子,為什麼你感到自己很不快樂呢,也許是你大學時獲得的那些榮譽讓你產生了無形的壓力,你始終都在和以前的你賽跑,其實,你已經很優秀了!為什麼你自己沒有發現呢!”
“我在這裏要告訴你的是:其實,一個人如果想獲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須明白人生就和長跑一樣,忘記了以前跑過的路,步子才能邁得更矯健,才能跑得更快,那麼你與下一次更大成功的距離才會越來越短!”
日曆不可能翻回到昨天,時間也不可能為了你停留。鮮花和掌聲終將會成為曆史,沒有人能挽留過去,過去再驕傲,也不能代表今天的成績和明天的輝煌。就像一朵美麗花一樣,花開時鮮豔芬芳,但花謝時,終將成為泥土。隻有放下過去,不斷地向前看,才能不斷地製造出芳香,相伴人生之路。
每個人的過去都不再回來,我們隻有好好經營今天,對於未來的日子,不管現在的你偉大抑或平凡,高尚抑或鄙俗,以前的路平坦還是坎坷,我們都要牢記——我們站在同一個時間起跑線上——真正有實力的人,絕對能創造一個嶄新的輝煌!
榮譽隻能代表過去,不要老沉浸在過去之中,將自己迷失在鮮花和掌聲中。一件事的成就不隻是看它贏得了多少金錢,應該是它為我們贏得了多少經驗和樂趣,從上麵學到了多少有用的東西。
榮譽並不一定是好東西,過去的榮譽也隻能代表過去。想獲得成功,我們必須學會忘記。忘記並不是放棄,而是為了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忘記目的,就是讓自己拋下包袱,輕裝上陣!
不讓孫悟空的痛苦重演——掙脫“思想緊箍咒”
孫悟空的頭上戴著一個緊箍咒,一不聽話唐僧就會給他念短經,讓他好好反省反省。不得不說觀音姐姐的這件法寶真是強悍,任你孫猴子十八般武藝、七十二路變化全不管用,隻好任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和尚“驅使”!
我們每個人的腦門上也戴著這樣一個緊箍咒,隻是自己不知道罷了。這個緊箍咒看不見摸不著,完全是隱形的。往往一些原本很簡單的生活,因為我們的思想就變得複雜起來。我們就像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被戴上了緊箍咒一樣,生活的咒語讓我們疲憊不堪甚至痛不欲生起來。
人之所以為人,在於我們有思想,但人之所以有人的無奈之處,也在於我們有思想。
有一則有關蘇東坡和佛印禪師的故事。蘇東坡和佛印禪師是好朋友,兩個人經常在一起打坐參禪,潛心悟道,交流討論。一天,蘇東坡打坐靜悟一番,感覺心有所得,就即興寫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意思是說,我覺得我已經成佛了,八風(喜怒哀樂貪嗔癡欲)絲毫不能影響我。然後,他就派了一個家丁,把這首詩送給了江對麵的佛印禪師。
佛印禪師看了蘇軾的詩,提起筆在後麵寫了一個“屁”字。蘇東坡看後大發雷霆、火冒三丈,立即叫人備船,過江去質問佛印禪師:“你憑什麼說我是個屁,難道我的真實感受就這麼惡心?”佛印禪師笑著說,“你不是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個屁就把你吹過江了?”
大學士蘇東坡在自己的思想中想要得到的是佛印禪師一個讚許,沒想到佛印禪師沒有按常規出牌,寫下的竟是個“屁”,我們的大學士就這樣被屁給吹過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