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態度”,到目前為止,在各種做人的基本要素中,我還是第一次提及“態度”的重要性。“態度”或許不是成功的決定性條件,但在我看來,它卻是每個優秀的人必不可少的美德。一個人如果沒有好的態度,那即便他有再高深的學問、再廣博的知識,他也算不上是優秀的。此外,一個人如果沒有好的態度,即便是一些唾手可得的東西,要想得到,也會變得難上加難。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當同別人打交道時,最容易讓別人接受的,並不是完全靠知識或見識,更多的則是取決於我們對待別人的良好態度。
兒子,我希望你能認真地看我寫給你的每一封信,不管是我曾經寫過的,還是現在寫給你的。因為這些信都是我對你的諄諄告誡;都是我這麼多年來經驗與智慧的累積;更是我愛你的證明。除對你以外,我還從來沒有過這樣一種強烈的願望,一種將自己的心得教給別人的願望。我明白,你目前為自己將來著想的心情,還比不上我為你著想的心情那麼急切。對現在的你來說,因為受年齡所限,可能無法真正了解我的這些話到底有什麼用。但是隻要你稍稍有點兒耐心,認真地聽進我所說的話,總有一天你會知道,了解和學習這些生活的哲理對你來說是絕對有用的。
第7封信多問是求知的捷徑
孩子,看了前些天你給我寫的一封信,我非常高興,從信中,我感覺到你正在逐漸成長,開始思索很多對你的將來有益的問題。在信中你問了我許多關於生活的問題,雖然其中的有些問題在像我這樣的成年人看來非常幼稚,但我仍然為你的這種勤於發問的精神而高興。
翻開世界科學史,幾乎所有偉大的科學家都是將“為什麼”掛在嘴邊,幾乎所有的科學成就都源於科學家們對某種現象的好奇。對事物持強烈的好奇心,是任何發明創造的基礎。
其實,在學習的過程中,重要的不是能否得出正確的答案,關鍵是要保持一種質疑的精神,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很多成功者的事例證明,懷疑是最容易引起學生的探究反射的,有了這種探究反射,思維的火花也就隨之產生了。可見,世間的發明有千千萬,絕大多數的起點都在於一個“問”字。
問別人“為什麼”並不是一件丟麵子的事情,它不僅表現出了謙虛的學習態度,也表現出對別人的尊敬。不管向誰請教,發問的態度必須是誠懇認真,要有一種求知的態度。想從別人身上得到知識的唯一途徑就在於你能使別人感覺到你確實承認和敬佩他們高深的知識。
要學到真學問真本領,唯一的方法就是勤於發問,有一個充滿問號的大腦。
看到這裏你可能要問我,既然提問這麼重要,應當怎麼來提問呢?你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有價值的,學會怎樣提問,問到要害處,關鍵在於要掌握提問的基本方法,學會把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疑難問題提出來。在這裏,我把我學生時代關於提問的一些心得告訴你:
如果某個知識是在什麼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或派生出來的,或者與什麼舊知識有相關但又搞不清的,那就在此提問;如果對某個問題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不是那樣,搞不清或說不出來,就可據此提問。例如:一種計算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就在算理上下功夫提問。這道題應怎樣列式?為什麼這樣列式?依據是什麼?有沒有多種或更好的解法?就抓住主要問題提問。
孩子,提問是一種能力。隻有敢於提問,善於提問,才能夠在求知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我希望你今後能夠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多提問的習慣。
第8封信做一個輕鬆的學習者
孩子,我希望你在學生時代能取得驕人的成績,但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你背負這種希望,整日像個書呆子一樣苦讀,沒有絲毫笑臉,完全不像一個健康樂觀的青年人。我更希望看到你能以一種快樂的心態去學習,做一個輕鬆的學習者。
要做一個輕鬆快樂的學習者,就要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一些人覺得自己天生就不會學習,而且這種狀況無法更改。就像一個人無法改變自己的身高或樂感一樣,人們對自己天生的學習能力無能為力。他們相信自己永遠學不會如何更好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