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1 / 3)

吳新雄將紅袖章一套上了街,向群眾宣講交通規則,協助交警指揮交通,在他的帶領下,市委市府各部委辦局一百多名負責人一齊臂佩紅袖章上陣,奔赴城市各交通要道口“執勤”市長當“組長”,局長當“路長”,嚴格執法。平常對交通混亂司空見慣,近乎麻木而且本身也參與“製造”混亂的市民,見市長和那麼多局長們上路“執勤”,這才省悟到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遵守交通規則不單是簡單的“綠燈行、紅燈停”,它直接關係到城市形象,關係至改善投資環境和發展經濟,關係到城市的現代化。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意義也在此。廣大市民增強了創建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變“要我做”為“我要做”。與此同時,修整了一些破損的路麵,補充、健全了相關的交通管理法規和衛生條例,提高了市民的文明意識和法製觀念,城市道路髒亂差的局麵開始扭轉。

江陰的東、南、西、北四門的城鄉結合部,也是城市的邊緣地帶,長期以來,露天糞坑,散亂四處;地勢低窪,遇雨成災,垃圾遍地,堆積如山。市民怨聲載道。市委書記翟懷新和市長吳新雄幾次前往察看,受到激憤群眾的圍困。

“住這種地方,豬狗一般。”一位婦女話語尖刻,“你們當領導的來住住看,怕一天也蹲不下去。”“人民政府是為人民的,”一個小青年接上話,“如果不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那還叫什麼人民政府?千脆把人民兩個字拿掉:“老大難多少年了,政府視而不見,議而不決,何時才見天日啊?”一位老者歎道。

吳新雄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他有些尷尬,甚至有點狼狽,這跟當年他去周莊動員炸化肥廠建電廠時的遭遇差不多,隻是性質有所不同。他賠著笑臉說:“大夥」I批評得對,說,有什麼意見,繼續說。”牢騷,怪話,夾雜著罵人的習慣用語都發泄出來了。現場突然平靜得像一潭死水,也就幾秒鍾的間隔,一個聲音打破了寂寥市長,表個態吧!”“市政府一定在最短的時間內,十天,至多半個月解決問題。”吳新雄拉大了嗓門,“否則,我這個市長寧可不當,引咎辭職。”現場並未出現電視中類似場麵有過的掌聲,大家夥要看行動。

回到市府,吳新雄召集衛生、城建、財政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會商,“倒計時”製定實施方案。第二天,五百餘萬元的資金一步到位,也就半個月時間,四門城鄉結合部的露天糞坑全部清除幹淨,新建二十三座水衝式標準公廁和一百多隻標準垃圾箱,並全部鋪設了下水管道。

看吧,這是城市南郊的一片開闊的田野,翠堤柳煙,飄渺蜃氣,依然可見,但這裏已不再寧靜,藍晶晶的天幕下,高塔聳立,這可不是啥鄉鎮企業,而是一座日處理兩萬噸廢水的汙水處理廠。他們在全國縣級市中,率先實現了汙水處理零的突破。

接下去,一鼓作氣,他們又投入一千多萬元,在遠離市區的澄東建成了衛生填埋場,優美的水庫林帶成了自然屏障,杜絕了二次汙染,確保了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在這同時,造形新穎的垃圾箱和密封式垃圾中轉站,在市區街頭巷尾合理擺布,過去那種髒亂差的狀況一去不返了。

城市麵貌的改觀,單憑修修補補、小打小敲是不行的,得有大動作大舉措。

前幾年,已先後改造和拓寬了二十七條道路,對改善城市交通,方便市民起到一些作用,但還遠遠不夠。市委市府決定動一次大手術,即“六路”大會戰。由市委副書記王偉成任會戰總指揮、副市長梅振銓為副總指揮。

所謂“六路”是指全長四十二公裏的六條城市交通主幹道。在一年時間內要完成六條道路的建設,是一場硬仗。王偉成在“六路”工程動員大會上說:“既然是大會戰,就要有大會戰的勇氣和氣魄。明年十月二十八日是六路工程竣工的曰子,除了不可抗拒的因素,除了地震和戰爭,我們沒有理由延誤竣工。十月二十八日的剪彩是一定要剪的。完成了,剪竣工的綢帶;完不成,剪我們指揮部成員的手指!”上萬名建設者披星戴月,群策群力,以無堅不摧的意誌,克服了無數困難,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完成了三年的工作量。在“六路”工程的基礎上,如今濱江路等一批更高等級的城市主幹道又通車了。

在江陰采訪的日日夜夜,我曾無數次坐著轎車往返於濱江大道,且不說兩側開闊的視野、寬幅綠化帶和連片的廠房,單就路麵來說,坦蕩如砥,行駛快速平穩,車輪絕塵生風,真是少有的愜意!我問司機阿龍感覺如何。憨厚的阿龍笑道比在高速公路上開車過癮。”如今,濱江大道已經成為江陰人的驕傲,來到江陰的人不到濱江大道去體驗一番,那絕對是一種遺憾。

想當年,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機器的轟鳴不絕於耳,道路不斷地向前沿伸,供電局、園林局的職工也融入了建設大軍,路造到哪裏,燈就裝到哪裏,樹就種到哪裏,具有江陰特色的“一街一燈一景,一路一樹一花”的畫麵神奇般地展現在世人麵前。接著,又拉開了修建周長二十一點四公裏環城綠化帶的序幕。八大公園的興建也全麵展開,沒用多少時曰,光明行矚江陰小橋流水,曲徑通幽,林木扶疏,假山流泉,姹紫嫣紅,鳥雀?I啾的誘人景象就變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