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便調味米飯
1.原料
上等粳米,即要求顆粒飽滿整齊,色澤、口味正常,水分在14%以下的新加工粳米。醬油、料酒、幹蘑菇、海帶等各適量。
2.製作方法
(1)浸泡:將大米淘洗後,在常溫下進行第一次浸泡,使之吸水膨脹,達到原大米重量的125%~130%。
(2)蒸煮:在常壓下進行第一次蒸煮,時間10~20分鍾。
(3)二次浸泡和蒸煮:在60℃以上熱水中進行20~60秒鍾浸泡,使其重量達到原來大米重量的160%~180%。如前進行10~20分鍾的二次蒸煮。
(4)第三次浸泡:用60℃以上的熱水進行第三次浸泡,20~60秒,此時米飯重量為原大米重量的200%~230%,此即為方便米飯。若在此次浸泡液中加進用醬油、料酒、海帶及幹蘑菇等製成的調味液,則得出的即為調味米飯。
(5)包裝:將此米飯按定量進行袋裝或裝進容器,並加以密封,即得成品,可保存較長時間。
(6)食用方法:打開封口即可食用,但以熱開水加熱10~15分鍾或用微波爐加熱2~3分鍾則更好。
3.產品特點
本產品米飯粒較硬,黏度小,易裝袋,米飯粒又不易破碎,食用快速方便。
(二)八寶糯米飯罐頭
1.原料
糯米55千克,海參7.0千克,瘦豬肉6.5千克,蓮子5.5千克,桂圓肉1.5千克,大棗1.5千克,枸杞子1.5千克,冰糖8千克,花生油2千克,水10千克。
2.操作要點
(1)原料加工
①糯米加工。a.篩選:除去帶殼米粒、稻穀粒、砂石等雜質,除去黃米粒、黴粒及蟲蝕粒等雜物;b.浸泡:將淘洗幹淨的糯米用清水浸泡,浸泡的時間一般為8~12小時,以完全浸透為準。在浸泡的過程中,務必使糯米全部浸沒在水中,並每隔3~4小時換一次水;c.蒸煮:將浸透的糯米淘洗一次,撈出後用蒸汽蒸煮,煮熟備用。
②海參的加工。a.冷水浸泡:先用冷水將海參浸泡10~16小時,水溫應控製在20℃以下;b.水煮:把浸泡過的海參撈出,放入夾層鍋中,加清水浸過海參,通入蒸汽加熱到95℃~100℃,並保溫30~40分鍾,關閉蒸汽,停止加熱,繼續浸泡1.5~2小時後,試海參是否變軟;c.去內髒:把變軟的海參用剪刀開肚,去除內髒、腸膜和沙,洗淨後,再加熱15分鍾,並繼續浸泡1~2小時,到海參無硬心為止。每千克幹海參水發後控製在4千克左右。在整個水發過程中,海參切勿接觸油分,以免海參腐爛溶化;也應避免接觸鹽分,以免影響海參的吸水膨脹;d.切塊油炒:把水發好、洗淨的海參瀝幹後,切成小丁塊,放入燒至七八成熱的油鍋裏炒一下,撈出控油、備用。
③瘦豬肉的加工。將分割的凍肉放在水中進行解凍(水溫不超過25℃,時間不超過16小時),以解凍完全、肉質不變為準。然後將解凍肉清洗幹淨,除去血汙、血管、血筋、肥膘,切成小肉丁。將小肉丁用花生油炒熟,備用。
④蓮子的加工。a.浸泡:用清水浸泡10~20小時,以浸透不裂口為準;b.去衣:把浸透的蓮子投入3.5%的碳酸鈉溶液中煮沸1~2分鍾(以衣膜易脫除為準),堿液與蓮子之比為2∶1。立即用冷水漂洗,邊洗邊揉搓,去淨蓮子衣膜;c.漂洗:用流動的水漂洗30分鍾,洗淨堿液;d.預煮:將0.2%的檸檬酸溶液加熱至60℃~70℃,投入蓮子,蓮子與酸液之比為1∶2。升溫至95℃~98℃,時間為3~8分鍾,以煮透心為準。然後用流動水漂洗15分鍾;e.除蓮心:把蓮子掰開成兩半,除去蓮心。漂洗30分鍾,注意中間換水,將蓮衣及蓮心洗除幹淨。並剔除斑點、蟲蛀變色及碎爛蓮子,備用。
⑤桂圓肉、枸杞子、大棗的加工:將大棗洗淨,去核後切成條狀,備用;將桂圓肉洗淨,切成條狀;將枸杞子洗淨,除去雜質,備用。
(2)混合:按配方要求,準確稱量配料。先將冰糖溶於水中,再將各種配料攪拌混合均勻。
(3)裝袋:把混合後的八寶糯米飯準確稱量裝袋,每袋淨含量為180克。注意八寶糯米飯應冷卻至40℃以下方可裝袋,並要使用專用工具裝袋,以防止沾汙袋口,影響封口。蒸煮袋采用三層複合袋(PET/AI/CPP),規格為130毫米×170毫米。
(4)封口:采用國產真空充氣包裝機封口。封口時,真空度應控製在0.090~0.095兆帕。封口時間以2~2.5秒為宜,以封密、封牢、不漏氣為準。
(5)殺菌:121℃,30分鍾,反壓0.150兆帕。
(6)保溫試驗:產品經冷卻後,擦幹表麵,及時逐包檢查,剔除不合格品,把產品存放在37℃的保溫室內保溫7天,然後進行包裝,即為成品。
3.產品特點
本品飯粒基本成型,海參、瘦豬肉、桂圓肉、枸杞子等形態基本完好,與糯米飯混合均勻,營養豐富,香甜可口,便於攜帶,食用方便,並具有一定的滋補功能,是一種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食用前,用熱開水或微波爐加熱幾分鍾,口感更好。
(三)四喜飯團
1.原料
四喜飯2千克,紅魚子50克,酸梅50克,醋酸菜50克,醃薑片50克,黑芝麻25克,白芝麻25克,紫菜1張。
2.製作方法
(1)製四喜飯:大米2千克,水2.3千克,糖30克,醋精60克,鹽20克,雞精10克。
①製糖醋水:鍋內加水煮沸,投入糖、鹽、雞精,涼後投入醋精。
②煮飯:將大米洗淨,浸泡2小時後,濾去水分,放入沸水鍋內煮,待水燒幹時,即用文火燜熟,然後倒入木盆內。加入糖醋水攪勻,用扇扇涼,蓋上濕紗布待用。
(2)製飯團:將四喜飯分成50團,捏成餅,分別將酸梅、紅魚子、醋酸菜放於中央,包嚴成1.5厘米厚的扁三角形,把紫菜剪成1.5厘米寬,把包餡的飯團圍住。其他飯團蘸上黑芝麻和白芝麻。
(3)盤飾:食用時,將不同麵飾的飯團交錯排放於平盤中,四周用醃薑片、鮮竹葉點綴。
3.產品特點
本品為節日食品,式樣別致,便於攜帶。
(四)方便米粉絲
1.原料
大米
2.工藝流程
大米→除糠→浸泡→衝洗→瀝水→磨粉→過篩→攪拌→蒸煮→初榨→細榨→成型→分粉→複蒸→烘幹→檢驗→包裝→入庫
3.操作要點
(1)原料處理:用大米做原料,除去糠麩後,稱重,放入浸米槽中,用水浸泡,水量以蓋過大米10厘米為宜。浸泡0.5小時,連水一起放入浸米槽下的籮筐內,邊放邊攪拌,並用清水衝洗。洗好的米在籮筐內靜置2~4小時,瀝去米中過量的水分(使含水量低於30%),再用磨粉機將米粉碎成幹磨粉,幹磨粉經往複式振動篩(50目)過篩,落入盛粉槽。幹磨粉在此停留0.5小時以上,以使粉料顆粒表麵的水分滲入內部,達到內外水分均勻分布。
(2)蒸煮成型:取過篩的幹磨粉稱重,每40千克一批,倒入攪拌蒸煮桶中,根據所測定的幹磨粉的含水量換算出應添加的水量,使粉料含水量達到38%。開動攪拌機使粉料與水攪拌均勻,通蒸汽蒸煮4~5分鍾,進行擠壓成型。先粗壓,後細壓,使粉料擠壓成直徑為0.6毫米的米粉絲。粉料從壓榨機的孔板處擠出,形成四條米粉帶,同步落到長達10米的冷卻輸送帶上,送至切料台,切成22厘米長的米粉段,再折疊成U形塊,平鋪於多孔鋁板上,置於蒸煮櫃中,蒸煮10~16分鍾,然後轉移到烘房。
(3)烘幹檢測:米粉經第二次蒸煮後裝在烘車上,連車推入烘房內的烘道,通過絞車牽引,使烘車逆熱風方向徐徐向前移動。溫度為(40±2)℃,風量大於425立方米/小時。米粉在烘房內烘3~5小時,至含水量11%~13%為止。烘車推出,先進行感官檢驗,符合要求的裝入塑料袋封口,而後由化驗人員抽樣檢查米粉理化指標,合格產品驗收入庫,即為成品。
4.產品特點
本品外觀類似波紋方便麵條,食用方便,用開水短時間衝泡,加入湯料,即可食用。
(五)翡翠米涼粉
1.原料
優質大米、鮮車前草、石灰。
2.工藝流程
選料→原料預處理→磨漿→煮製→冷卻→成品
3.操作要點
(1)選料、預處理:選摘新鮮的車前草,將車前草嫩葉用清水洗幹淨,切碎;大米淘洗幹淨,並用涼水浸泡2~3小時。
(2)磨漿:把切碎的車前草葉和泡好的大米一同入磨打漿。
(3)煮製:將磨好的漿料放入鍋內,加少許石灰,並加熱煮沸,同時用擀麵杖在鍋裏不停攪動,漿料愈煮愈濃,愈應加快攪拌速度,直至難以攪動為止。
(4)冷卻:迅速將煮製好的漿料倒入盆內進行冷卻,冷後即為成品。
4.產品特點
本品具有碧綠如翡翠的特點,清熱降暑,明目利尿,毫無苦味。食用時,可根據個人所好,加糖成甜食;也可加鹽、醋、香油等調料,清香可口,是炎熱夏季祛暑之佳品。
(六)營養米粉片
1.原料
糙米粉900克,蕨粉100克,黑砂糖300克,桑葉粉20克,牡蠣粉30克,食鹽20克。
2.製作方法
(1)混合、揉團:將糙米粉、蕨粉和食鹽混合後,投入到1千克含有黑砂糖的沸水中,充分糅成團。
(2)做丸、蒸製:將揉好的麵團,做成丸子狀,入蒸鍋內蒸近1小時後取出。
(3)配料:加入桑葉粉和若幹水,然後用搗米杵不斷搗攪,在捏和攪拌時配進牡蠣粉,繼續攪勻,即可得黏稠性、延伸性好的米粉團。
(4)擀片、成型:在案板上薄薄撒上一層熱糙米粉,迅速將米粉團用擀麵杖擀成麵片,切成長條形。
(5)烘烤:將切好的米粉片入烤爐烘烤,先用文火幹燥至稍硬一些後,在150℃下烘焙15分鍾。
(6)冷卻、包裝:將焙好的米粉片出爐冷卻後,進行定量包裝,即為成品。
3.產品特點
本品營養豐富,鬆脆味美,具有咬勁,無吸濕性,易保存,可作為理想的應急食品。
(七)米粉麵包
1.原料
米粉10千克,蔗糖0.75千克,精製植物油0.6千克,酵母0.3千克,羧甲基纖維素(即CMC)0.3千克,水若幹。
2.製作方法
(1)混料:先將原料中除油以外的全部用料進行混合均勻後,再加入油脂混勻。
(2)發酵:在溫度30℃、相對濕度87%條件下進行發酵2小時。
(3)焙烤:在溫度185℃下焙烤35分鍾,即為成品。
3.產品特點
本品質地較粗糙,為麵包新品種,不僅可提高大米(碎米、米屑)利用率,還可為一些患有消化道過敏症的特殊病人提供低蛋白食品。
(八)水磨糯米粉
1.原料
糯米、水。
2.製作方法
(1)水洗、浸泡:將糯米先用水翻洗去掉塵雜;再用水浸泡,浸泡時間為3~4小時,時間長短與季節有關,天冷浸泡時間長些,天熱浸泡時間短些。浸洗程度,以手指用力能搓碎米粒為好,洗米的水應符合衛生標準。
(2)磨漿:將浸泡好的米濾去水,再加入1~2倍潔淨水,用水磨機將其磨成漿液。
(3)過篩、重磨:得到的漿液過80~100目的篩網,篩上粗粉粒再返回,加適量的水重磨,與原漿液合並。
(4)脫水:將磨漿液用壓濾機脫水至含水為40%~45%,得生粉。
(5)破碎、幹燥:將生粉破碎後,用60℃~70℃的熱風予以幹燥,即可得成品糯米粉。
3.產品特點
本品既可用於做湯丸,也可以做糕點,如製作江米團子和皮糖點心等。
(九)速溶方便營養粉
1.原料
大米38%,大豆24.4%,米坯12%,玉米5%,奶粉2.6%,蛋黃粉3%,砂糖15%。
2.工藝流程
配料→混合→預處理→擠壓膨化→切割→幹燥→冷卻→磨粉→過篩→包裝→成品
3.操作要點
(1)配料、混合:將各原輔料按上百分比稱重後,放入混合器,進行充分混合,再送入預處理。
(2)預處理:在較好的混合機如螺旋錐形混合器內,對上混合料進行噴水或噴蒸汽,使物料的水分調整至20%左右。然後將物料送入擠壓膨化機內。
(3)擠壓膨化、切割:由於螺旋擠壓機的摩擦生熱,糊狀物在120℃~160℃的溫度下產生澱粉糊化,受高壓力作用,通過微細小孔的網片擠出,在擠出的瞬間因壓力驟降,米粉立即迅速膨脹而失水幹燥,形成有蜂窩狀組織的固形物,最後經旋轉切割刀切成小球狀。
(4)幹燥、冷卻:從上擠出的物料水分仍較高,還要經烘幹、冷卻,使水分降至4%左右,溫度降至室溫。
(5)磨粉、篩分、包裝:經過幹燥的物料,用磨碎機磨碎,再過80~100目篩,用複合薄膜袋或金屬罐包裝即為成品。
4.產品特點
本品為粉末狀產品,含有不同的營養素,可以製成適合不同年齡人群的產品,尤其適合於老年人和嬰幼兒食用。
(十)鮮河粉
1.原料
大米,水。
2.製作方法
(1)大米預處理:將大米精研去雜,清洗,浸泡。為了考慮大米黏度和做出的米粉質量,最好對大米進行搭配,一般早稻米用60%~80%,晚稻米用20%~40%。
(2)磨漿、篩濾:用磨漿機將浸發的米磨成米粉漿,過60~80目篩,濾去粗粒,然後用泵輸送到裝有葉片式攪拌器的立式米漿儲罐中,避免米漿沉澱。
(3)塗布、蒸漿:調好的米漿,經粉層厚薄調節器,使米粉漿均勻地塗布於漿料帶上,隨漿料帶進入蒸漿機蒸煮。漿片厚度為0.5~0.7毫米,蒸漿機的槽內溫度要求保持在96℃~100℃,並要求溫度均勻,蒸漿時間一般在1分鍾左右。
(4)冷卻、切條:從蒸漿機出來的粉片,必須進行冷卻,以風幹表麵水分、降低黏度,便於切條,還可保持其口感爽滑。生產中,可采用軸流排風機強製風幹與冷卻。
當粉片被刮離漿料帶後,被輸送到托輥上,利用多刀口回轉刀將其切斷,一般寬度為5毫米左右。注意生產時,在切刀的刀口上要塗刷食用油,以防止粘連。切條後的成品裝入塑料箱即可上市銷售。
3.產品特點
本品為表麵有光澤、潔白的凝膠薄片,可做湯粉,也可用來炒粉,為了增加其韌性,可在調粉時加入3%~5%的魔芋精粉,則製出的米粉條可明顯增加筋力,減少斷條率,還具有一定保健功能。
(十一)方便河粉
1.原料
早稻米60%~80%,晚稻米20%~40%,水。
2.工藝流程
大米預處理→磨漿→篩濾→蒸漿→冷卻→預幹燥→定長切斷→時效處理→切條定型→二次幹燥→冷卻→檢驗、計量包裝
3.操作要點
方便河粉的生產是在鮮河粉基礎上的繼續,故大米預處理、磨漿、篩濾、蒸漿及冷卻成米粉皮片等前幾道工序操作要點都同鮮河粉,然後通過預幹燥、時效處理和第二次幹燥,其要點如下:
(1)預幹燥:蒸煮的米粉皮片經過強風冷卻,先將粉皮片表麵的水分吹幹後,立即送到預幹機的網帶上進行預烘幹。其作用在於把蒸熟的米粉片水分含量由60%以上降至35%~38%。
預幹機分為9層,烘幹溫度由低至高,再從高至低。最低溫度為38℃~40℃,最高溫度不得超過65℃,否則粉皮表麵會起皺,產生微小的裂痕,致使成品水泡後其斷條率很高。烘幹時間一般為45分鍾。
(2)時效處理:預幹後的米粉皮經人工定長切斷後,進行時效處理。米粉片切斷後一般長度為400~600毫米,數十片堆疊在一起,靜置2~3小時。使大米澱粉回生,一方麵可減少粉皮片的內壓力,增加其機械強度,便於切條等工序,使產品口感柔軟有一定韌性;另一方麵使產品水分含量均勻,切條時不會因表麵脆裂而使之成碎條。
時效處理時間不要過長,否則回生程度太大而使米粉皮片口感粗糙,複水時間太長而失去其方便性。
(3)切條定型:將時效處理後的米粉皮逐片撕開,用切條機切成長400毫米,寬5毫米的成束狀粉條,要求切出的米粉片要長短一致,切口平整不粘連。將成束狀的米粉條梳理,減少粘連現象,再折疊成長方形塊狀,經稱量後進入第二次幹燥機鏈盒中進行幹燥。
(4)二次幹燥和包裝:方便河粉的第二次幹燥在鏈盒式熱風循回幹燥機裏進行。幹燥時間2~3小時,幹燥的最高溫度不得高於55℃,否則會使產品脆斷。第二次幹燥結果要求幹河粉的含水量降到13%左右。從幹燥機出來的方便河粉還是熱的,在冷卻輸送機上裝有2台風扇,吹風冷卻。在輸送機上加上一個自然冷卻過程,待冷卻至室溫後即可進行包裝。
包裝分袋裝和碗裝兩種。袋裝多用手工包裝,即用預先製作好的一邊開口的複合塑料薄膜袋,以人工裝入粉塊和調味湯料後封口。碗裝則是用自動包裝機將米粉塊和湯料裝入碗中,先封蓋,後用玻璃紙進行收縮外包裝即成。
4.產品特點
本品色澤潔白,口感爽滑,複水時間較短,是一種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米製方便食品。
(十二)碎米閑食
1.原料
碎米40千克,大豆卵磷脂1.6千克,黃油21千克,洋蔥末16千克,馬鈴薯泥47千克,幹燥蛋白2.7千克,食鹽1.7千克,乳糖2千克,食用油若幹,水180千克。
2.工藝流程
淘洗→煮製→調料→定型→油炸→冷卻→成品
3.操作要點
(1)淘洗:碎米經反複淘洗,除去米糠、稻殼、稻草等雜質。
(2)煮製:在洗淨的碎米中,加入大豆卵磷脂,並加水112千克,先用中火煮15分鍾,再用文火煮20分鍾以上,至水完全被米吸收後,再蒸煮10~15分鍾,移入其他容器,其重量約為144千克。
(3)調料:趁熱加入黃油,攪勻後加水68千克,再將洋蔥末、馬鈴薯泥、幹燥蛋白、味精、食鹽、乳糖等加入,一起糅合。
(4)定型:用擀麵杖將上混合料擀成薄片,再製成長方形、正方形、圓圈或菱形、五角星等形狀(也可用擠壓成型機定型)。
(5)油炸:用食用油進行油炸,溫度為180℃左右,炸製時間為1~5分鍾,視麵團形狀、大小而定。
(6)冷卻、包裝:炸好、撈出、瀝油,待冷卻後,即為成品,定量包裝便可出售。
4.產品特點
本品可直接食用,也可不油炸而冷藏保存,食用時再油炸,經炸製後的產品內軟外焦,鮮香可口,為大眾歡迎的休閑小食品。
(十三)米胚芽營養片
1.原料
米胚芽(經滅菌處理的粉末狀)5千克、魔芋粉0.1%~0.3%,蜂蜜3%~25%,水500毫升。
2.製作方法
(1)和料:將事先預備好的各種原料放入製麵用的攪拌機內,充分攪拌混合。
(2)壓粒:經孔徑1.5厘米、長度10厘米擠壓模擠壓成顆粒。
(3)壓片:把製得的顆粒放於直徑為430厘米,以轉速80~100轉/分、間距為0.2厘米的軋輥內,進行壓片處理。
(4)烘幹:通入140℃的熱風,加熱幹燥約6分鍾。
(5)冷卻、包裝:待冷卻,定量包裝,即為成品出售。
3.產品特點
本品營養豐富,具有米胚芽獨特香味與風味,很受大眾喜愛。
(十四)油炸芝麻糯米球
1.原料
糯米粉500克,芝麻仁50克,白砂糖50克,食用油(實耗)100克,澱粉20克,蘇打粉20克。
2.製作方法
(1)和料:把糯米粉倒入和麵盆內,將澱粉擀細,摻在一起。同時加入蘇打粉、白砂糖和200毫升水,充分和勻成麵團。
(2)定型:將和好的麵團搓條揪成重約25克一個的劑兒,把劑兒用兩手逐個揉成圓球形,放在裝有芝麻仁的容器內,均勻地沾上一層麻仁,成生坯。
(3)油炸:將油鍋置火上,當油熱至60℃~70℃時,即可將生坯入鍋,炸至麻球浮出油麵,表麵呈棗紅色時,出鍋即成。
3.產品特點
本品外焦裏嫩,香甜酥軟,為春秋時節的小吃佳品。
(十五)江米條
1.原料
江米粉(即糯米粉)37千克,食用油8千克,白砂糖9.5千克,飴糖8.5千克,標準麵粉(作幹麵用)2千克,桂花0.5千克。
2.工藝流程
配料→打糊→和麵→切片→壓片→切條→過篩→炸製→掛漿→成品
3.操作要點
(1)配料、打糊:按原料要求將料先配好,並稱取3.5千克江米粉,加水和成麵團,上鍋蒸熟成糊。
(2)和麵:將糊投入和麵機內,加入飴糖繼續攪拌直到均勻,最後加入其餘的33.5千克江米粉,攪拌成麵團。
(3)切條:將麵團倒在撒有幹麵粉的操作案板上,然後送入切片機內,加工切成小手指粗細麵條,過篩即成生坯。
(4)油炸:將生坯條放入熱油鍋中炸製,待炸熟出鍋待用。
(5)上漿掛漿:在鍋裏加入白砂糖9.5千克和2千克水,大火熬製至沸騰後,一並將桂花和熟條坯倒入拌漿機內攪拌,即為成品。
4.產品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