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1947年,董必武隨中央工委率先抵達西柏坡,開展了一係列工作。比如,召開華北財經會議,統一貨幣;成立華北人民政府,擔任華北人民政府第一屆主席等。董老在西柏坡期間留下了不少讓人回味無窮的故事。
董必武自幼隨父親讀書學習,5歲時能一字不差地背誦《三字經》,17歲時參加了晚清最後一屆科舉考試,考中了秀才。少年時的董必武聰慧好學,練就了紮實的書法功底,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
1948年夏天,華北財經委員會請董老在新的人民幣上寫“中國人民銀行”幾個大字。董老對這件事很上心。為了寫出最好的字,他每天都要練習好幾遍。他把紙裁成細條狀,先寫正麵,後寫反麵。這樣做不僅能夠多加練習,還能節約紙張。
一次,董必武身邊的工作人員打掃房間時,準備把一張用過的吸墨紙扔掉。恰在這時,被董老撞見了。他趕緊製止了工作人員的行為並對他說:“這張紙還能用,先別扔了。現在我們的物資供給還很艱難,紙張供應比較緊張,要時刻注意節省才行啊。”
董必武的一席話說得工作人員連忙點頭,趕緊收起即將扔掉的紙張。
短短幾天時間,董必武前前後後寫了幾十次,又請別人反複挑選。最後,他將挑出來的幾張還算滿意的字送到了財經委員會。
通過這件事,我們不僅能看出董老節儉樸素的生活作風,還能看出董老為人誠懇,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