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哈西卜奇遇女蛇王(1)(3 / 3)

“我們已經飛了三個月的路程了。”

“讚美主!我們總算平安回家了。”

詹莎和舍姆塞都非常高興,正在這時,眼前忽然來了兩個男人,恭敬地向他們問好,詹莎仔細一看,知道是那天跟國王和他出來打獵的隨從,其中一個就是跟他追羚羊一直到海邊留在岸上看馬的隨從。主仆久別重逢,是多麼歡喜、親熱呀。接著隨從請示說:

“請王子允許我們先回去報告喜信吧。”

“好,”詹莎答應隨從的請求說,“你倆先回宮去報告我回來的消息,並給我們帶帳篷來,讓我們在這裏休息七天,再精神抖擻地進城去。”兩名隨從騎馬飛速地往回走,一口氣兒回到宮中,來到國王塔誼武麵前,說:

“給陛下報告好消息!”

“從哪裏來的好消息?”國王不知道其中的奧妙,“難道是我的兒子回來了?”“是的,王子詹莎回來了,現在他正在克拉尼草原上。”塔誼武聽到王子詹莎回來的好消息後,激動萬分,可由於高興過度,一下子昏倒在地,不省人事。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慢慢醒過來,命令宰相獎勵兩名隨從每人一套高貴華麗的衣服和許多金幣。

“好。”宰相答應著立即取來衣服和金幣,當麵獎給了兩名隨從,說:“拿去吧!這是獎給你倆的,無論你倆講的好消息是真還是假。”“我們沒有假報好消息。剛才我們見到他,還向他問好,給他行禮呢,並且是他命令我們來給他拿帳篷的。他想在克拉尼草原中休息七天,等待文武官員們去接他呢。”“我兒子的身體好嗎?”國王十分關心王子的身體。

“他很健康。身邊還帶著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好像是從天堂中帶來的仙女。”國王塔誼武聽完隨從的話,知道王子回來的消息是真的,就命令吹鼓手打鼓、吹號,熱烈慶賀,一方麵派人向王後和宰相以及文武官員們的妻子去報告好消息,於是王子詹莎返回的消息立刻傳遍了全城。另一方麵立即準備隊伍,親自率領著走出城市,到克拉尼草原去迎接王子。

詹莎正和舍姆塞肩並肩親切地談心,等隨從送來帳篷,忽然看見前麵來了一隊人馬,越走越近。他站起來,向過來的人馬走去。互相見了麵後,那些人知道他是王子詹莎,立即跳下馬來,走到他麵前向他問好,給他行禮。他一邊向騎兵打招呼,一邊不停地向前走,一直走到了國王麵前。

國王塔誼武一看見王子詹莎,立刻跳下馬來,把兒子抱在懷中,父子久別重逢。抱頭痛哭一場,然後每人騎著一匹戰馬,肩並肩地率領人馬向回城的方向走了一段路,然後決定在一處寬敞的地方休息。

騎兵支起帳篷,插好軍旗,敲鑼打鼓吹起號角,慶祝王子平安歸來,鑼鼓聲響遍了大地。國王命令侍從給舍姆塞支起一頂紅綢帳篷,讓她休息,還陪王子一起進帳去看她,表示十分歡迎、愛護她。

舍姆塞站起身迎接國王,並叩拜他。國王吩咐舍姆塞和王子詹莎坐在他的兩邊,十分高興地和他倆談話,最後說:“兒啊!你把我們分別後的經曆告訴我吧。”王子詹莎就把他的經曆和所見所聞,從頭到尾,詳詳細細地講了一遍。國王聽後覺得十分奇怪,心中感激不盡,對舍姆塞說:“讚美主!是他讓你和詹莎相遇的,並因你而使我們父子重新團聚。對我們來說,這是很高的獎勵。告訴我吧!現在你要我做什麼?為了尊敬你、感謝你,你所需要的一切,我都會滿足。”“懇求國王為我在花園中建一座宮殿,屋子下麵必須有清清的流水。”“好吧,我馬上派人去建。”國王立即答應了她的要求。

就在國王和舍姆塞親切談話時,王後和宰相、文武官員們的妻子也匆匆趕到休息地點。詹莎急忙出去迎接,母子很久沒有見麵,激動得熱淚盈眶。王後異常興奮,一邊流淚一邊歎道:

“快樂突然繞在我的身邊,

太多太多的喜事使我流下了熱淚。

自從你離開後,我的淚水一直陪伴著我,

憂愁使我悲傷地哭泣,

快樂也同樣讓我掉下淚水。”

國王站起身回到自己的帳篷中去了,讓宰相和官員們的妻子跟舍姆塞相見,同時詹莎也扶著母親來到了帳篷中,母子倆坐在一起促膝談心,互相講起分別後的思念、憂愁。兩人正談得十分起勁兒的時候,宰相的妻子和其他的官員太太們突然全部來到了帳前,對王後說:

“舍姆塞小姐向你問好來了。”

王後站起來相迎,互相問好,行見麵禮,王後讓舍姆塞坐在自己的身邊,談了幾句,就跟宰相的妻子和其他的官員太太們一起,送她回到她自己的帳篷中,大夥兒高高興興地陪她閑聊。

國王欣喜若狂,他重重地獎勵官員和士兵,跟他們一起吃喝、玩樂,歡歡喜喜地過了十天,才命令收拾行李,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他和王子肩並肩地騎著馬,率領將相和衛隊,浩浩蕩蕩地回到了城中。這時候,城市已被裝飾一新,家家張燈結彩,街道上鋪著豪華美麗的地毯,歡呼聲響成一片,百姓們相互來往報告好消息,大家都到街上看熱鬧。官員們和有錢人趁機大獻愛心,救濟窮人,整個城市的人們都很快樂,整整熱鬧了十天。舍姆塞受到了非常熱烈的歡迎和接待,感到非常高興。

國王履行了自己的諾言,聚集工人,在禦花園中為舍姆塞建築宮殿。詹莎悄悄地命令石匠把一塊白雲石鑽空,把舍姆塞的羽衣放在了裏麵,然後叫他們把石頭作為新建宮殿的石橋基石,埋在了地下。

宮殿按預期的日程竣工了,宏偉高大的矗立在禦花園中。屋下的渠道裏,清水潺潺流淌;屋內擺設得豪華而美觀。一切都經過精心加工,絕對無可挑剔。國王這時候才在宮中為王子詹莎和舍姆塞舉行了隆重的婚禮,請來了許多客人,大設酒席,熱鬧非凡。當天舍姆塞一進宮殿,馬上就聞到她飛行時穿的那件羽衣的氣味,並準備找到它,一心一意要把它拿到手,因此她耐心地等到深夜人們都睡著了,詹莎也呼呼睡著了時,才輕手輕腳地走出洞房,來到了石橋下麵,挖出了那個藏羽衣的石頭,削去封口的鉛,拿出羽衣,穿在了身上,飛上屋頂,大聲喊守夜的人,說:“你們幫我把王子詹莎請來吧,我想向他告別呢。”詹莎被仆人叫醒了,聽了守夜人的話,立刻跑出來,見舍姆塞穿著羽衣,站在屋頂上,他大吃一驚,說:“你這是要幹什麼?”“親愛的,憑主發誓,我太愛你了。我送你回家鄉,讓你和父母見麵,這使我感到無比的歡欣、快樂。如果你像我愛你這樣地愛我,那就請你到趙赫爾城堡裏去找我吧。”她說完就飛走了。

詹莎異常驚慌,當即摔倒在地,昏死過去。仆人們趕忙跑進王宮,向國王報告了事情的經過。國王馬上騎馬來到了花園,見王子詹莎躺在地上,認為他是太愛舍姆塞了,所以才昏過去的。於是立刻搶救,在他臉上灑了薔薇水。詹莎慢慢蘇醒過來,睜開眼睛看見國王坐在自己身邊,立刻想起剛剛飛走了的美麗的妻子,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國王問:“兒啊!你怎麼樣?”“告訴你吧,父王,舍姆塞是一個仙女,她生得漂亮無比,我一看見就愛上了她。她的一件羽衣原來在我手裏,不穿那件羽衣,她就無法回家。我把那件羽衣放在了一個被挖空的石頭裏,並用鉛封上了口,又把石頭埋在了宮殿的牆腳下。可是那石頭還是被她挖了出來,她穿上羽衣,飛到屋頂上,對我說:’我愛你,我已經送你回家了,你也和父母團聚了。如果你愛我的話,就請到趙赫爾城堡去找我,她說完,就飛回去了。”“兒啊,你不要為這事苦惱,我們可以把全國的商人和旅遊者都找來,向他們打聽那個城堡在哪兒。等把地點打聽清楚,我們就上那兒去,向舍姆塞的父母求親,以便你娶她。但願主給你方便,讓你順利地達到目的。”國王安慰著王子,接著回到宮中,立即把最親信的四個官員請進宮,對他們說:

“你們替我把城中的商人和旅行者請來,向他們打聽趙赫爾城堡在哪裏。所有了解那個城堡並告訴我它在哪裏的人,都會得到五萬金幣。”“好吧。”四個官員一齊回答。

四個官員辭別國王後,開始小心謹慎地執行命令。他們立即去拜訪常在外地經商的商人和常常出門遠遊旅行的人,向他們打聽趙赫爾城堡的情況。他們千辛萬苦,走遍了全城,問過了所有的商人和旅行者,可誰也沒聽說過那座城堡。沒辦法,他們隻好垂頭喪氣地回宮向國王報告打聽的結果。

國王聽完官員們的報告,非常失望,但還是不甘心,想另找辦法。於是他一麵命令官員們去民間找幾個漂亮美麗而且能歌善舞的妙齡女郎來陪王子詹莎遊玩,想借此讓他忘記舍姆塞。另一方麵派了一批人分別到各個鄰國、島嶼和各地區去尋找、探聽趙赫爾城堡的所在地。那些人不怕路途遙遠,辛辛苦苦地尋找了兩個月,但最終一無所獲,誰也不知道趙赫爾城堡的地點。他們無可奈何,隻得掃興而歸,如實報告給國王。

國王絞盡腦汁,還是找不到趙赫爾城堡的地點,已是計窮策盡,無法可想了,急得在地上來回踱步,傷心落淚。過後,他信步來到花園中,隻見雖有唱歌跳舞的女郎們陪著王子詹莎遊玩,但王子卻依然念念不忘舍姆塞,顯得無精打采,麵容憔悴,簡直不成人樣了。國王心疼兒子,隻好安慰他說:

“兒啊!雖然現在還沒找到趙赫爾城堡的位置,可我已給你找來了許多比舍姆塞還美麗的女郎。”詹莎聽到國王的話,更加失望,眼淚汪汪的說道:

“父王,你知道嗎?

我的心中隻有舍姆塞一個,

我對她的愛情永遠忠貞,

隻是極度的思念讓我失去了耐性,

為了舍姆塞,我身心憔悴,幾乎夫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別離的烈火烤焦了我的心靈,

不知何時才能與我心愛的舍姆塞重逢?”

古人說得好:好事無雙,禍不單行。國王正在為王子詹莎結婚的事感到憂愁苦悶,睡不著覺,吃不下飯的時候,突然強大的敵人來了。原來,國王塔誼武曾經侵犯印度,同印度結下了不解之冤。現在印度國王經過生息,變成了兵強馬壯的王國。他手下有一千個部落首領,每人掌管著一千個部落,每個部落有四千騎士。他有四名足智多謀的文官和許多勇敢善戰的武將,士兵之多,數不勝數。當這支軍隊精練、糧食充足之時,考慮到國王塔誼武過分疼愛兒子而不治理國家,實力減退,目前又因王子詹莎的婚姻大事而愁苦萬分,認為報仇的機會已到,果斷地召集文武官員,問他們:

“你們還記得從前卡彼勒國王塔誼武侵犯我國的事嗎?他殺死了我們的父兄,搶走了我們的財物,你們中每個人的衣服食物錢財都被他搶走過。他還殺害了你們的親戚,俘虜過你們的家屬。據我所知,這個國王現在過分疼愛王子詹莎,放鬆了治理國家的大事,兵力正在慢慢地消弱,我們報仇的大好機會到來了。你們做好一切準備吧,我就要去攻打卡彼勒,殺死塔誼武父子,把他的國土占領,報仇雪恥。”“我們立刻去準備。”文武官員一齊答應後便紛紛退了下去,緊張地準備兵革、糧草,調動士兵和將領,經過整整三個月的準備,一切安排妥當了。於是國王凱腓督率領軍隊,高舉旗幟,敲著鼓,吹著號出發了。他們越過邊界,大舉入侵卡彼勒,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

消息傳到了京城,國王塔誼武聽了,非常氣憤,馬上把文武官員集合起來,同他們商量對策,說:

“告訴你們,印度國王凱腓督帶領軍隊侵入我國,他的兵馬很多,數不勝數。麵對這種情況,你們的意見如何?我們該怎樣去對付呢?”“報告國王,”官員們高聲回答,“我們應該跟他打一仗,把他趕出我們的領土。”“那就準備打吧!”國王決定派出軍隊。

於是命令部下盡快準備,並發給他們各種武器。

官員們聽從國王的命令,調動大軍,舉著軍旗,敲著鼓,吹著號,由國王塔誼武親自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出發去迎戰敵軍。他們在離敵人不遠的宰赫蘭山穀停下來安營紮寨。國王塔誼武給凱腓督寫了一封親筆信,派一個人去敵軍送信,並探聽敵軍的情況。

送信的人帶著信,走近敵營,看見許多的帳篷和軍旗。當中有頂惹人注目、格外高大的紅綢帳篷,周圍站著很多戰士。他打聽到那是國王凱腓督的行營,於是走進去仔細一看,見國王凱腓督坐在一張椅子上,文武官員分別站在兩旁,盛氣淩人。他趕緊把戰書拿了出來,便有幾個士兵接過信,並帶他到國王的麵前,把信呈上。國王凱腓督把信打開一看,上麵寫著:

卡彼勒國王塔誼武致信印度國王凱腓督陛下:

你率領大軍侵入我國,這是強盜行為。如果你還有人性,還想作為一國之君,你就應該思過。你侵入我國,燒殺搶掠,任意殺死百姓,真是十足的暴君行為。假如你再不撤兵,我一定要與你大戰一場。現在你撤走兵馬,懸崖勒馬,是你的上策。否則,我們就隻有到戰場上拚個你死我活了。

讀完國王塔誼武的挑戰信,凱腓督立即寫了一封回信,交給來送信的人帶了回去。送信的人揣著回信,立即趕回了軍營,呈上回信,說:“報告陛下,我這次去送信,看到敵營中兵將很多,數不勝數。看來他們的援兵也很多。”國王塔誼武拆開回信,仔細閱讀,隻見上麵寫著:

印度國王凱腓督致回信卡彼勒國王塔誼武陛下:

我可以嚴正地告訴你,我們一定要報仇,要把你的江山踏破,把你的寶座毀壞,進而殺死所有的官員和百姓中年老的、體弱的和身體殘廢的,隻留下年青當奴隸。隻有這樣才能解我心頭之恨。明日戰場上見,比一比你我的威力。

國王塔誼武讀了應戰信,氣憤極了,命宰相奧誼努率一千騎兵當夜開往敵營,好趁敵軍不備,大殺一場。

“好,我這就去。”宰相奧誼努應道,立即率領人馬出動,準備半夜時候偷偷襲擊敵營。

同樣,國王凱腓督也命令他的宰相額突率領五千騎兵,即刻起程前往宰赫蘭穀,襲擊國王塔誼武的軍營。

兩支軍隊都抱著偷襲敵營的願望,不辭辛苦,黑夜趕路。半夜時分,剛走了一半路程,兩軍恰巧相遇,打了起來,一直戰鬥到天亮。宰相額突的隊伍死傷超過半數,活著的趕緊逃回了自己的軍營。國王凱腓督見隊伍混亂,十分氣憤,大罵:“沒用的東西!第一次打仗就被打敗,喪我士氣!”“報告陛下,我們隨宰相額突去偷襲,才走完一半的路程,就在宰赫蘭山穀附近,跟國王塔誼武的宰相奧誼努率領的部隊相遇了。我軍被包圍,跟敵人在近處作戰,雖然我們英勇衝殺,但是混戰到天亮我軍還是死傷慘重,活著的人馬,又被敵人追殺。當時戰場上滿是煙塵,誰也看不見誰,情況十分危急,如果我們不迅速退兵,一定會被殺得片甲不留。”國王凱腓督聽了報告,暴跳如雷,他隻想早點去報複,立刻把全部人馬集中了起來,編為十五個隊,每隊一萬名騎兵,在三百名部落首領的指揮下,打著旗,敲著鼓,吹著號,浩浩蕩蕩地開向了敵營。

宰相奧誼努打完勝仗歸來,國王塔誼武非常高興,並向軍隊,熱烈慶祝、慰問了一番,然後檢查部下,發現這次作戰共死亡二百名英勇的將士。於是調集了十萬軍隊,編為十隊,每隊一萬人馬,並選拔一百名部落首領,排列在他的左右,一起去前線作戰。

兩支大軍排列在戰場上,隻見到處是人,雙方的擊鼓聲、喊殺聲,震天動地,空中煙塵滾滾,兩軍混戰在一起,互相殘殺,從早晨一直打到太陽落山,才各自收兵回營。國王凱腓督清點人馬,共死傷五千多人,心中非常惱火。國王塔誼武清點部下,共死亡三千名將士,心裏也很氣憤。

第二天,兩軍再次交戰,他們都想把對方打敗,國王凱腓督鼓勵部下,說:“誰先衝出去,打先鋒?”一位很有聲望的族長白爾鏗庫響應號召,懇求國王讓他出去打頭陣。征得國王的同意後,他便英勇地向敵人挑戰,說:“誰敢和我作戰?不怕死的站出來。”國王塔誼武聽了挑戰聲,問部下:“你們中誰願去跟他對陣?”一個將領聽了國王的話,走出隊伍,騎著馬,來到了國王的前麵,他跳下馬,請求國王讓他上陣與敵將對陣。國王同意了,隻見他翻身上馬,奔向陣中。白爾鏗庫一看忙問:“你是誰?竟敢輕視我,獨自一人出來和我對陣!請報上姓名?”“我叫艾祖夫爾。”

“在國內我就聽說過你。無名之輩,怎麼敢和將軍對陣呢!”艾祖夫爾聽了對方的譏諷,十分氣憤地抽出股下的錘頭長矛,同持劍的白爾鏗庫對打了起來。兩人大顯身手,打了幾十個回合。這時白爾鏗庫對準對方的腦袋,一劍劈下去,卻砍偏了。艾祖夫爾沒有受傷,反手回擊,用錘矛打在了白爾鏗庫的身上,打得他血肉橫飛,死於馬下。緊接著,國王凱腓督軍隊中又衝出一人,高聲大喊:“你是何人,竟敢殺我哥哥?”說著舉起銳利的長槍,刺穿了艾祖夫爾的鋁甲,刺中了他的大腿。但艾祖夫爾反應很快,他強忍疼痛從腰中抽出了寶劍,一劍砍下去,把白爾鏗庫的弟弟砍成了兩截,等到對方落馬而死,才掉轉馬頭,奔回了陣營。

國王凱腓督眼看白爾鏗庫兩兄弟戰死疆場,氣得大聲吼叫:“戰士們,衝!衝進戰場,狠狠地殺敵,為這兄弟倆報仇。”同時國王塔誼武也趁機鼓勵將士們勇敢殺敵。於是鼓聲、號聲齊響,將士們拿著箭和弓,像潮水一樣湧進了戰場,雙方的軍隊又絞到了一起,互相廝殺了起來,喊殺聲、馬嘶聲、軍器碰撞聲混成了一片。將士們有的英勇進攻,有的穩紮穩打。兩軍彼此混戰,越打越起勁,越殺越凶猛。這場大戰,死傷無數,一直到天黑,彼此才收兵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