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章 國有三不祥(1 / 1)

佚名

在齊國,人們常把老虎和蟒蛇看做國家的不祥之物。

一次,齊景公去野外打獵。爬上山頭後,他手持弓箭,尋找獵物。突然一陣狂嘯,從草叢裏跳出一隻吊睛白額猛虎,嚇了齊景公一大跳。一夥人跌跌撞撞地扶著齊景公逃到山溝裏。在山溝裏沒走幾步,又見一條水桶粗的青皮蟒蛇盤在岩石上,惡狠狠地不斷朝他們吐著毒舌。

一次打獵受了兩次驚嚇,齊景公感到非常掃興,什麼也沒有捕捉到,就驚魂未定地返回了。回到宮中,齊景公急忙把晏子叫來問道:“今天寡人上山見虎,下溝見蟒,這怕是我們齊國的不祥之兆吧?看來下次外出還需要選擇一個黃道吉日啊!”

晏子回答說:“出門選擇吉日純粹是虛妄之言,大王不要被蒙騙了。我也聽說一個國家確實會有不祥之兆,而且有三不祥,猛虎、毒蛇都不算在內。”

景公問道:“是哪三不祥?”

晏子回答道:“一是國家有了賢明的人才,而大王不去選拔,不想知道;二是大王知道有德才兼備的人,也不願錄用;三是大王雖然用了賢明的人才卻不肯信任他們,所謂三不祥盡在於此。至於今天上山見虎,那是因為山是虎的巢穴;下溝見蛇,那是因為溝是蛇的洞穴,這同國家有什麼關係呢,怎能說是齊國的不祥之兆呢?”

齊景公聽了覺得非常有道理,重用了晏子。在晏子的輔佐下,齊國的朝政有了很大的起色。

大道理公正客觀地看待問題才能正中要害。此前提是需要智慧,和容忍接納智慧的心。接納了智慧,就是給自己一條生路。在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是不是也能就事論事,客觀地進行分析解剖以減少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