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奇
說起中外規矩的差異,不得不提一件尷尬事。
有一次,我在倫敦唐人街請幾個英國朋友吃中餐。酒足飯飽以後,我舉手跟兩米之外的侍者說“買單”。這本來是一個很正常的舉動,居然讓那幾個英國人瞠目結舌。他們那種表情,讓我覺得自己是個野蠻人。
事後,他們跟我解釋:按照英國的規矩,在正式的餐廳裏別說不能叫“買單”,甚至連舉手示意都是不禮貌的。我傻眼了,問:“那侍者怎麼知道你要買單呢?”一個帥哥指了指自己的眼睛說:“眼神交流。”
雖然有些洋規矩使中國人困惑,不過,對於歐美人來說,東方的規矩有的時候更讓人抓狂。我曾經聽一個韓國女生對一個希臘男孩解釋韓國的禮節:“如果我說你可以把這盒參茶拿回家,即使你真的想拿走,也要先表示推辭。然後我會問,你真的不要嗎?你還是應該說不要。當我第三次勸你拿走的時候,你才能表示接受。不過,現在有的時候也簡化了,問第二次的時候也可以拿走。”
希臘男孩問:“假定我第二次還是客氣地說不要,認為對方會繼續勸第三次。萬一人家因為簡化了程序而不再勸第三次,我還能再主動要求把東西拿回家嗎?”此時,連那位韓國女生也感到有些茫然。
大道理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每個民族都有各自不成文的規矩,在別人看來有時候比較難以理解,細細品味,則有其存在的文化原因。隻有在其中浸泡久了,才能領會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