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有一天,舒拉坐電車去體育場。車子上,有個大學生模樣年輕小夥子正在給他的同伴講故事,故事的內容深深地吸引著舒拉。
故事是這麼說的:
一個有錢的英國人非常喜歡小鳥,這天,他去動物商店,要營業員幫他挑一隻最好的鸚鵡。
於是營業員便建議他買那隻停在橫杆上的鸚鵡,商店開價是一萬元。營業員介紹說,這隻鸚鵡訓練有素,是目前同類中獨一無二的,如果拉一拉拴在它左腿上的繩子,它就會朗誦名詩,如果拉一拉拴在它右腿上的繩子,它就會高唱聖歌。“太好了,太好了!”英國人聽到這裏,忍不住連連拍手叫好,他毫不猶豫地掏出錢,把這個鸚鵡買了下來。英國人興高采烈地帶著鸚鵡走出商店,突然又轉回身來問營業員:“如果我同時拉兩根繩子呢?”
年輕小夥子正說到興頭上,這時候電車正好進站,他的同伴便急急忙忙把他拉下了車。
故事的結局會是怎麼樣的呢?這個懸念把舒拉攪了整整一個晚上,但他最終卻什麼也沒有想出來。
後來衛國戰爭爆發了,舒拉在守衛列寧格勒的部隊服役。這天,在戰鬥間歇中,一個戰友對舒拉說:“喂,夥計,我給你講一個有趣的笑話。有家商店出售一隻珍貴的鸚鵡,它的兩條腿上各拴著一根繩子,拉左邊的那根,它就朗誦名詩,拉右邊的那根,它就高唱聖歌……”
戰友這番話把舒拉的好奇心又重新吊了起來。“後來怎麼樣?”舒拉急不可待地追問道。那個戰友剛想說下去,營長派人來叫他,他走了。這個戰友從此再也沒有回來,他在執行任務時犧牲了。
戰後,舒拉被抽到巡回演出小分隊。在加裏寧格勒演出期間,有一次,演出間歇時馬戲團的報幕員說:“喂,我給你講一個有趣的笑話:一個商店裏出售一隻兩條腿上分別拴著一根繩子的鸚鵡……”“結果怎麼樣?”舒拉的心簡直要跳出來了,他不等報幕員說完,就急著追問結果。可是天下偏偏就有這樣的巧事,報幕員要上場去報下一個節目。而且說出來誰也不會相信,就在報幕的時候,這個報幕員突然心髒病發作,被送進了醫院,第二天就轉到莫斯科去了,直到巡回演出結束,他一直沒有回來。
原來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故事,但由於這一次次近乎傳奇的講述經曆,使它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事隔三年,故事的結局始終是一個深深的懸念,纏繞在舒拉的腦海裏。
三年後,舒拉因公出差又來到加裏寧格勒,有人告訴他,那個報幕員現在在加裏寧格勒電台工作。
辦完公務,離開加裏寧格勒的前一天,舒拉來到了電台。推開辦公室的門,那報幕員立即叫了起來:“噢,天哪!我這是看見了誰呀?”舒拉趕緊擺擺手:“安靜,安靜!別太激動,要知道你有過心髒病。”
那報幕員拉舒拉坐下,給他倒了一杯水,問道:“你好嗎?”舒拉咽了口唾沫,顧不得寒暄應酬,開口就問:“腿上拴著兩根繩子的鸚鵡後來怎麼樣了?”
“什麼鸚鵡?”報幕員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就是那個故事,一個英國人在商店裏買鸚鵡……”
“噢——”報幕員笑了,“當那個有錢的英國人問營業員,如果同時拉鸚鵡腿上的兩根繩子,鸚鵡會怎樣時,那隻鸚鵡說話了:笨——蛋,那我不就從杆子上掉下來了嗎?”
大道理因為再三沒有得到結果,一個平常的故事結尾竟然演變成了一個懸念。然而這個結尾並沒有存在絲毫的震驚效果,勾起懸念的,隻是當事者自己的好奇心。比故事更加有懸念的,是生活本身的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