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呢?
感情郭嘉在後麵給曹操支了一個小招。郭嘉提示曹操:劉明乃愚忠之人,若是曹操假朝廷之名義,傳檄天下,出兵討伐周瑜叛上自立,不談周瑜反叛孫權,隻說周瑜反叛朝廷。劉明必然不能袒護周瑜。而劉明遠在幽州,北隔中原,南隔巴蜀,也不能越地而討伐周瑜。
曹操看完了,哈哈大笑:“果然如此!我怎麼就忘了劉明乃是一個愚忠之人了呢。”
曹操隨即傳令叫來戲誌才,對其言道:“我欲詔令天下,討伐周瑜反叛朝廷自立。公所見若何?”
戲誌才聞言先是一驚,後是一喜,對曹操歎服道:“主公壅智。屬下愧不及也。如此,劉明愛惜羽翼,必不敢背負叛逆之名收留周瑜。當可便於我等取事。”
曹操哈哈大笑,也不說明此計乃是郭嘉所獻。隻是暗中想著:這個郭嘉倒也貼心,不枉自己花了這麼多的心思收買他。事後還要多多給他些好處。若是那郭嘉能幫著自己的妹妹在劉明那裏得勢。日後更可左右劉明。
而此時,戲誌才又進言道:“丞相此計雖妙。可仍有所為。若是在此之前,令蔣幹再次前往周瑜那裏曉之其若不投降。丞相定當出兵討伐朝廷叛逆,而那劉明也萬萬不會收留朝廷叛逆,以之威壓周瑜投降。或有可能攻破周瑜心誌。不戰而收周瑜數十萬軍馬。而即使不成,也可暗中令蔣幹暗中通知黃蓋。十一月初八,領軍於赤壁,與我回合。分化周瑜的兵力。爾後,若是周瑜投降。主公即可傳檄天下,言孫權乃殺兄奪位之叛臣,乃大不義之人。想來有此汙名,劉明也不會冒然收留孫權,隻要我軍能速滅孫權。當可無憂。而若是那時,周瑜還枉自強橫,不服丞相調度,那時丞再傳檄天下,言明周瑜乃是朝廷叛臣。爾後聯手孫權,大軍討之。那也委實不晚。”
曹操大喜,此計果然又完善了許多。隨即傳令蔣幹,細細叮囑之後,令其再往周瑜那裏說事。
然而,就在蔣幹再次動身的時候,徐庶也乘著幽州大船,來到了建業。
按照幽州的情報,此時的孫權早就在諸葛亮等人的陪同下,回到了建業老家。而沿江的九江,柴桑,巴陵,公安等地,卻在周瑜的占領之下。徐庶要走訪孫權行事。當然隻能奔建業來了。
好家夥,徐庶乘船一到建業,又是引起一陣轟動。沒辦法,誰讓徐庶是坐著幽州的大型戰艦來的。
原本那江南本是水軍為主。戰船本來是見慣了的。不應該對戰艦有什麼驚訝。那建業的水港更是深良。容納過的船隻無數,連番外之船,也停靠過不少。但是,徐庶如今乘坐的這艘戰艦,那確是幽州往來於海上的霸王鐵甲戰艦。那噸位,在如今來講,那實在是太大了,太不可思議了。而那鐵甲,更讓這些建業的軍民百姓想不通,這船不都應該是木頭做的麼。怎麼能是鐵的呢?他怎麼就不沉呢?
說實在的,別說是他們這些初次見到的人了。就是當初奉劉明之命建造鋼鐵龍骨的船匠,那也是想不通的。還是在第一艘鐵製龍骨的船下水成功後,這才相信,並逐漸做出了如今這種鐵甲戰艦。
不過,雖說這種戰艦在海上的威力很大,可那航行卻是要靠強勁海風的。徐庶來的這一道上,在海上之時,那真是快速無比,直接就從幽州沿岸穿插過來了。可到了近江,逆流而上,那可是費老勁了。全靠著沿岸的纖夫牽引。要不然的話,但隻靠著艦內的水手劃槳,那是沒日子到了。
但是,如今的這番轟動,那就全值了,徐庶要的就是這份效果。江南不就是水軍厲害,船隻厲害麼,那就讓他們瞧瞧幽州的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