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火燒赤壁(2 / 3)

無奈之下,呂蒙隻能領軍退回。

而曹操沿江設立的霹靂車大顯神威,打跑了江南水軍之後,蔡瑁,張允這才解散了船隊,令其各歸營寨休整。就連那些破損的船隻,也命人拖走修補。

諸事已畢,回見曹操交令。

曹操對此,很不滿意。斥責蔡瑁、張允道:“爾等領水軍十萬出戰,兵力勝來此之江南水寇。何故反倒落敗?若無本相沿江布下霹靂車助戰,此水寨豈不盡毀?莫非爾等不用心乎?”

也難怪曹操如此氣惱,若是水寨盡毀,那水寨之中的船隻也就全完了。而且連個修補的地方都沒有,那光剩下旱寨,曹操即使真的有百萬雄兵,過不去江,又能耐周瑜如何?即使反過頭去打孫權,可拿下了揚州之後,再與江水所攔,襄陽的船隻調不過去,那也是照樣有力無處使。

當然了,若僅是如此,曹操也不至於氣得顯露行色。畢竟水寨在曹操事先的布置下,並沒有損失。而且,還借此狠狠地打擊了一番江南水軍。單從這一點上,那些沒發生的隱藏風險,並不足以讓曹操動怒。最少不會氣得如此。

但是,除此之外,此時蔡瑁、張允不僅沒有獲勝,還損失了五萬多的水軍。那就讓曹操不能容忍了。雖然軍兵損失的數量還在曹操的容忍範圍內。可落實到軍種上,那可就不同了。

曹操的水軍,統共就那麼點,都是得到荊州後收編的,沒有了,那就是真的沒有了。雖說此時的水軍和步軍沒有什麼過多的硬性區分,步軍上船就是水軍,水軍下船就是步軍。可精通兵法的曹操卻知道,水軍下船是步軍,那妨礙並不大,可步軍上船是水軍,那可絕對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那絕對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否則,單單是那暈船,那就不是那麼好克服的。

故此,曹操才會如此生氣。

蔡瑁、張允也是水戰高手,自然知道曹操所說的利害,要不然,蔡瑁、張允退到水寨之中,也就不會還是集結船隻準備應戰了。不過,此時此刻,蔡瑁、張允卻還是要給自己找一個借口,好避免曹操的怒火。

蔡瑁連忙說道:“丞相,我荊州水軍,劉表在日,胸無大誌,久不操練,雖依附丞相之後,我等將士用心,可終歸時日短淺。而丞相他處之兵,更是不習水戰,舟船搖擺,就亂作一團。故,今有此敗。而今之計。當多造船之,使將士多習水戰,但得精通,方可用之。”

戲誌才也在一旁向曹操進言道:“主公,蔡瑁、張允雖敗,可卻也拖延了周瑜水軍,讓咱們能有餘暇,立下如此多的沿江高台,供霹靂車大展神威,守護我水寨。這蔡瑁、張允雖敗,可卻不是全無功勞。隻要我軍水寨尚在,當可訓練水軍,造備船隻。終有取勝江南之日,望丞相思之。”

曹操一聽,卻也有理,而且,訓練水軍,也還需蔡瑁、張允出力。於是轉回臉色說道:“爾等乃是水軍都督,水戰之事,均可便宜行事。”

蔡瑁、張允領命退下。

兩日後,奉命打造船隻,訓練水軍的蔡瑁、張允,突然急衝衝,興衝衝的來求見曹操。

曹操命人傳進。

蔡瑁對曹操說道:“丞相,我日前督造戰船,看我軍需之中,有數百架烈焰神龍,不知我等可否使用?”

曹操奇怪的問道:“烈焰神龍乃我軍機密之物,乃是把守要道,城池,或是野戰攻堅之時的利器,爾等水軍,盡是木船,正是怕火,要此物何用?”

蔡瑁高興的說道:“丞相,我軍大船,三樓箭塔,軍卒於其上,弓箭射擊,莫可抵擋,隻懼敵方小船登舟而戰,故需我軍小船護衛,頗為不靈活。而若是大船之上,置此烈焰神龍,首尾各一架,烈焰縱橫二十餘丈,無船可近也。我軍小船也就無需護衛,更可靈活調動拚殺。而除此之外,此時隆冬,盡是西北之風,順風放火,隻要小心操作,我水軍均可不受其害。而那周瑜水軍,卻萬萬難以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