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屍隨波漂流,鮮血染紅了江麵。一場激戰。好不慘烈!
隨著戰況的升級,更多的登艦肉搏,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曹操水軍的弱點,也就更多的湧現出來。
曹操兵馬,多是收服之後,直接選其精壯,編入作戰軍團為主。這荊州的水軍,自然也不例外。然而,為了保證軍隊的忠誠,曹操也不得不在每次收服一支軍隊之後,都要在該支軍隊中,安插一些自己的老部下。如此,既便於監控軍隊的忠誠。同時也能讓那些老兵做出一些榜樣,加強一下該部隊的戰鬥力。
但是,如今這無往不利的傳統習慣,卻顯現出不利的一麵。曹操那些老人,大部分都是兗州,徐州招收的兵丁,那些兵丁,陸地之上,雖然殺得勇猛。可水上卻是不行。雖經蔡瑁、張允等人的訓練,可這一真正的在船上打起戰來,大船上好,那些小船但凡有人稍一跳躍,立即搖蕩不止,若不是完全習慣於此的水上老手,那絕對就是腳底沒根。這如何還打得起來?
更有甚者,隨著戰船的搖蕩,慌亂的跑動,很容易就把整條戰船弄翻了,人也掉到水中,那就更不象話了。
而即使那些大船,雖然平穩一些,可也終是顛簸。尤其是曹操安插進來的那些中層將官,原本一個個的都是馬上將官,現在改成了步將不說,還是如此腳下沒根的步將,那實力就更難以發揮了。
而且,大船不便掉頭的弱點,也更一步的體現出來,船隻搖擺之間,很是容易碰撞到一旁護衛的小船不說。那在江中轉動的速度,那也遠遠跟不上江南水軍的前後移動。而如此遲緩的掉頭,也往往更容易被那些潛在江中的江南水鬼軍給跟上,鑿破船底。
而相對於曹操水軍的大船。江南水軍,船小靈活,往往是幾十艘小船,圍上一艘大船,形成凶猛的兵力優勢,摧毀一艘大船之後,在趕往下一艘大船。雖然交戰的江南水軍總數不如蔡瑁、張允帶來的兵多,可在局部戰鬥中,卻總是能形成優勢兵力。
如此也看出來了,這水戰卻是與陸戰不同,哪怕兵力再多,可終歸都要停留在一艘艘的船上,不向陸戰那樣可以隨便調集,移動。隻要船隻叉上了,堵在了一堆,那可比路上交通堵塞,更難疏通。隻能讓機動的一方,一塊塊的吃掉。
那蔡瑁、張允也是水戰高手,看此景情,已經知道再這樣下去,必然全軍覆沒不可。當即狠下心來,督促全部大船,不管周圍小船的安危,全力突圍,擺脫戰場。
蔡瑁、張允的船隊,橫衝直撞下,終於擺脫了江南水軍的糾纏,隻留下了一些小船殿後。十萬水軍,損失過半,三樓大船,一下子就去了三成,護衛的小船,更是損傷無數。
可就這樣,那呂蒙、徐盛還不依不饒呢。呂蒙、徐盛得到的軍令,那可是摧毀曹操正在立下的水寨。如今隻是戰敗曹操的這些水軍,那卻算是什麼?
呂蒙稍整船隊陣型,隨即擂鼓追趕。
隆隆的鼓聲,響徹長江兩岸。江南水軍,士氣如虹。各舞刀槍,呐喊聲不斷。而驅船撤退的蔡瑁、張允,雖有心列好陣型,重新廝殺一番。可看到那操船的士兵,一個個士氣不振,麵有怯色,大大小小的船隻,更是遍體鱗傷,需要整修,也隻得忍下一口怒氣,向曹操的水寨撤去。
不多時,曹操水寨在望。蔡瑁、張允領著船隻緩緩的退了進去。
呂蒙、徐盛趕來,剛要命令射箭,猛然間,無數巨石從天而降,軍卒受之,無不為之骨斷筋折,船之受之,無不為之裂穿。江南水軍立時亂作一團。
就連呂蒙、徐盛的船上也有巨石飛過,幸得呂蒙、徐盛武義高超,躍起空中,震歪了巨石,這才保住了船隻。
水戰之中,弓箭為先。如今連弓箭的射程還不到呢。卻受了如此巨石襲擊,這仗可還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