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九十九章 劉明新政(1 / 3)

皇帝傳位給劉明幼子劉夏。

這一消息在幽州上層蔓延開來,不亞於一石激起千層浪。

對於幽州上層來說,擁護劉明登上皇位,那是他們共同的心願。否則,他們也就不會集聚在劉明的旗下。難道還當過家家似的,打完天下就讓給別人?那他們這些大臣豈不全都越混越回去了?

隻不過,在這些人等計劃當中,在劉明武力取得天下之後,世間再無敵對勢力之時,召集劉氏宗親:祭天,上彈天子無德,而後公推劉明登上皇位。

可如今這一來,天子傳位,卻直接繞過了劉明,傳位給了劉明的幼子劉夏這麼一個剛滿周歲的小孩。這其中可爭議的地方就多了。

而這些紛爭,也絕對不止是那些知道消息的幽州上層,就連劉明的核心智囊團,對此也是分歧不少。

就拿荀彧、荀攸叔侄來說,雖然王允搞得這麼一手,大大出乎了這兩人的意料之外,跟他們原先的設計,大大不符。可是荀彧、荀攸卻是歡欣不已,絕對擁護的。

荀彧、荀攸,大氏族出身,自幼受的教育,那就是忠君,擁護正統,就連跟隨劉明,那也是因為劉明勢大、仁君之外,那也與劉明有靈帝親口承認的皇族正統身份有關。

故此,如今王允搞得著一處,雖然出乎荀彧、荀攸地意料之外,可皇上傳位的正統性,那可又比宗親公推的正統性強得多了。這在荀彧、荀攸地心目中,那優先級別,絕對是第一的。

於是,荀彧、荀攸給劉明的建言就是:“君權天授,天子傳位,乃是大統,不可辭!”

然而,郭嘉,賈詡卻認為:廢長立幼,乃是亂政之根苗。決不可因為一個名分,而遭致最終的隱患。

於是,郭嘉、賈詡給劉明的建言就是:“幽州大興,乃中興之貌。我主為開國之主,無需假手他人。且,自古長幼有序,廢長立幼,亂政之根苗。不可不防。當借此開國,自立門戶。安天下與大同。”

至於楊軍、蔡邕,這回倒是沒什麼看法。

那楊軍乃是跟著劉明一步步走過來的,深知劉明的底細。對於楊軍來說,隻要這皇位最終落在劉明的家中,他那一輩子就算沒有白活,至於皇位給誰,那都是一樣的。這也許就是一個人年紀大了,看待兒孫們的一個天真想法。

而那蔡邕,那心裏可就複雜多了。雖然對於蔡邕來說,劉明幼子劉夏是他女兒生的嫡子,可劉明長子劉振,那也是他女兒生的嫡子。而且還是嫡長子。這對於蔡邕這種大儒來說,規矩是不可廢的,這皇位,就應該是嫡長子劉振得。但是,天子待天而行事,皇命不可違。這對蔡邕來說,那也是一個束縛。難啊!

原本這種爭分的局麵,往常都是在劉明的大而化之下,最終有一個非常圓滿,讓所有人都認同的方案而劃下句號。但是,這一回,劉明也不知道怎麼搞得,在得知消息之後,聽完眾人的建言,就那麼不發一隅的走了。留下了一個爛攤子給荀彧、荀攸、郭嘉、賈詡等人。

雖說這也讓荀彧、郭嘉等人再次明悟:雖然主公劉明把大部分地工作都拋給了他們,平常主公不管,也沒什麼要緊的。可少了劉明確實就跟少了一根主心骨一樣。但是,如今這局麵,劉明哪能一走了之呢?該來的事情,終歸是要來的,躲能躲得過麼?

對比於這些大臣的分歧,劉明的內室,確是沒有什麼爭論。風平浪靜的很。不得不說在張秀兒的內宮軍事化管理下,劉明的內室,那還真是高度的統一。觀點也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蔡琰的長子劉振才是應該登上皇位,繼承劉明勢力的繼承人。因為張秀兒有過其父張角被兄弟暗害的經曆。故此,張秀兒在蔡琰生下嫡長子之後,就全力培養劉振文治武功,而對那些後來的孩子,包括她自己的孩子劉毅在內,都是引發興趣,讓那些孩子追逐各自的天性愛好。